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0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27篇
医药卫生   62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53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91.
目的:探讨脐尿管腺癌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7月~2017年9月收治的18例脐尿管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4例,女4例,中位年龄52岁。临床表现为无痛性肉眼血尿13例,下腹部可触及肿块5例。肿瘤直径1.3~5.7cm,平均3.7cm。14例行扩大的膀胱部分切除手术,脐部切除及盆腔淋巴结清扫;3例行腹部肿块切除,侵犯回肠行部分回肠切除术;1例转移者给予姑息化疗。结果:18例病理诊断均为腺癌,其中黏液腺癌8例,中分化腺癌4例,低分化腺癌1例,印戒细胞癌3例,未分型2例。Sheldon分期T2期3例,T3期11例,T4期4例。随访时间3~76个月,7例死于肿瘤复发和转移,11例存活至今,其中5例出现盆腔淋巴结转移,余未发现肿瘤复发及转移。结论:脐尿管腺癌临床罕见,早期发现和诊断困难,大多数发现时以局部晚期为主,有远处转移倾向,预后差。主要的临床表现是无痛性肉眼血尿,膀胱镜和CT是定性和定位诊断的必要手段。手术治疗是有效的治疗方法,术后结合内科治疗可能会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92.
目的 研究近端血流阻塞式脑保护装置MO.MA系统在颈动脉支架成形术中预防脑血管栓塞的疗效,并评价其安全性及可操作性.方法 2007年10月至2008年7月,23例符合外科治疗指征的颈动脉硬化狭窄患者入选本研究,其中19例(82.6%)患者有神经系统症状.全脑血管造影后在脑保护装置MO.MA系统下行颈动脉球囊扩张及支架成形术,计算术中脑缺血时间,观察术中及术后30 d神经系统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 颈动脉造影示,6例(26.1%)颈动脉狭窄50%~70%,17例(73.9%)颈动脉狭窄>70%.所有病例在MO.MA系统保护下颈动脉球囊扩张及支架植入均顺利进行,颈动脉平均阻断时间(5.3±1.2)min.术中及围手术期无死亡及脑卒中发生;2例在颈总动脉球囊阻断时出现短暂意识丧失伴对侧肢体短暂抽搐;2例术后出现心动过缓和低血压,持续时间分别为6 h及1周.9例患者术中颈动脉抽血中可见细小斑块碎片.术后30 d随访有1例TIA发作,1例对侧新发脑卒中,术后30 d累积脑卒中发生率及病死率为4.3%.结论 应用近端血流阻断式脑保护装置MO.MA系统在颈动脉支架成形术中预防神经系统事件发生是安全有效的,尤其适合重度及不稳定性斑块的颈动脉硬化狭窄支架成形术治疗.  相似文献   
93.
1996年,Starr将具有"听性脑干反应不能引出或严重异常,耳声发射能引出,言语识别率相对听力不成比例下降"等特殊临床表现的一组听力障碍患者,命名为"听神经病(auditory neuropathy,AN)",受到医学界的广泛关注。10多年来,从基础研究到临床研究,国内外对该病的认识不断加深。2008年6月,意大利科莫举行的国际新生儿听力筛查会上,美国科罗拉多州儿童医院的Deborah Hayes教授组织专家对该病进行了热烈讨论,专家们一致认为将听神经病改称为听神经病谱系障碍(auditory neuropathy spectrum disorder,ANSD)更能代表本病的特征。会后Deborah Hayes教授组织专家们编写和出版了《婴幼儿听神经病谱系障碍诊疗指南》一书,书中还编入了专家们从不同角度对该病认识的阐述。为了让大家能够更深入细致地了解婴幼儿听神经病,规范我国婴幼儿听神经病的诊疗工作,经与DeborahHayes教授协商,该书的翻译和出版权被授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和北京市耳鼻咽喉科研究所,由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听力学组组织有关专家对指南进行了翻译。现将《婴幼儿听神经病谱系障碍诊疗指南》翻译稿刊登于《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在指南的翻译过程中,得到了倪道凤、卜行宽和李兴启等教授的大力支持和指导,参与此项工作的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听力学组的同仁们尽心尽力,付出了大量的辛勤劳动,指南的翻译和审校工作得到了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吴展元教授耐心和细致的指导,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相似文献   
94.
目的调研在医院信息系统下建立临床听力诊断系统基本功能需求,分析作为医院子系统与医院信息系统集成建设存在的问题并确立要实现的目标。方法通过对临床听力诊断业务的整体评价和分析,确定与医院信息系统集成的标准与方法;通过文献查询和专家咨询了解系统研发现状及研发经验、工作流程,同时采集信息化建设所需的各种信息和数据资料。结果临床听力医学中心业务现状及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耳聋患者基本信息不能与HIS系统共享;听力学资料手工绘制并以纸质方式保存,数据资料不能实时调阅、录入及综合分析;目前约有十余种不同类型的听力设备需要入网,系统将采用C/S(Client/Server)和B/S(Browser/Server)协同工作的结构设计。需求内容主要包括:听力设备入网软硬件配置现状与需求、安全性需求、听力报告单数据管理模块功能需求,数据输出格式需求、测试结果统计分析需求等。结论研发MCCAIS是提高临床听力医学中心工作效率与质量、促进科研与教学发展的需要。通过需求分析确定了信息系统研发的方向,可从根本上保证工作的进度和质量,是有序建设信息化系统的重要措施,也是购买、测试、实施、验收研发软件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95.
孟立锋  史伟 《新中医》2012,(8):200-201
腹膜透析是终末期肾脏病的主要替代治疗方法之一,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腹膜透析治疗的患者呈快速增长趋势。目前,全球维持性腹膜透析治疗患者约为12万,占透析总人数的14%[1],但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纤维化使超滤失败高于血透,同时,也是导致腹膜透析超滤功能丧失和患者退出腹膜透析的首要原因,阻碍了腹膜透析的发展。  相似文献   
96.
目的:观察糖尿病肾病中医证型的分布规律,并探讨其与尿蛋白、肾功能、血脂和血糖的相关性。方法:对360例DN患者的一般情况、分期、中医主证和标证进行统计分析,并检测尿蛋白、肾功能(BUN、Scr)、血糖(BS)、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结果:DNⅢ期136例,DNⅣ期144例,DNⅤ期80例,其中Ⅲ期中医证型以肝肾阴虚证(51.5%)为主,Ⅳ期以气阴两虚证(33.3%)为主,Ⅴ期以脾肾阳虚(45.0%)为主。标证的分布各期则以瘀血和湿浊多见。脾肾阳虚证和阴阳两虚证的尿蛋白,BUN,Scr,TC,TG,LDL-C水平显著高于其他证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但血糖(BS)与中医证型无关;瘀血证和湿浊证的尿蛋白,BUN,Scr,TC,TG、LDL-C水平显著高于湿热证患者(P<0.05或P<0.01)。结论:DN证型演变规律为阴虚—气阴两虚—阳虚,标证以瘀血及湿浊为主。尿蛋白,BUN,Scr,TC,TG,LDL-C水平可反映中医证型的动态变化,与脾肾阳虚证、阴阳两虚证、瘀血证及湿浊证可能存在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97.
沟通交流作为融入社会、团结协作的前提,越来越被人们重视,因此,良好的社交技能,对于大学生的生存与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进入大学后,交往的范围比以前有所扩大,大学校园生活也日渐丰富多彩,很多大学生在想与别人交往但却交往失败后,可能导致性格孤僻或少言寡语,甚至与人沟通困难,因而不敢或不愿参加校园各种社团活动,而且更多的人走不出自己狭小的空间。  相似文献   
98.
背景:以往的研究多采用长骨机械分离法获得破骨细胞,破骨细胞为终末分化细胞,无法进一步增殖和传代。因此目前常用骨髓细胞诱导培养法和RAW264.7细胞诱导培养法获得大量的破骨细胞以满足实验需要。 目的:探讨细胞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诱导破骨细胞前体细胞分化为成熟破骨细胞的最佳方法。 方法:分离小鼠骨髓细胞后添加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与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共同诱导或者取RAW264.7细胞单独加入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诱导破骨细胞的形成;分别给予不同浓度的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观察生成破骨细胞的数量,评价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与破骨细胞生成的量效关系;采用膜联蛋白V-FITC联合PI染色进行流式细胞术分析破骨细胞形成过程中单核巨噬细胞的凋亡情况。 结果与结论:当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浓度为10 μg/L时,破骨细胞形成数量最多的时间点在第六至七天;而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浓度为100 μg/L时,高峰期出现在第四至五天。破骨细胞的形成数量随着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刺激浓度升高而增加,呈浓度依赖性,50 μg/L的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是破骨细胞形成数量与浓度关系曲线的转折点,高于150 μg/L以后破骨细胞形成数量的增幅明显放缓。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即能诱导单核巨噬细胞形成破骨细胞又可以促进其凋亡,通过破骨细胞计数比较发现在同一浓度(104/cm2)接种单核巨噬细胞后以30 μg/L的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诱导后,平均每单位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所获得的破骨细胞数量最多。提示骨髓细胞或RAW264.7细胞诱导破骨细胞的培养方法皆简单可行,细胞接种的最佳浓度为104/cm2;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的适宜刺激浓度为30-50 μg/L。  相似文献   
99.
产后尿潴留是一种膀胱排空功能障碍的表现,膀胱功能受盆神经支配,在孕妇分娩过程中盆神经可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如神经损伤严重,则可能影响排尿功能[1]。本文对北京市大兴区人民医院2009年8月至2011年10月间产妇膀胱残余尿量值≥400ml者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