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8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15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8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原发性腹膜后副神经节瘤14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顾性分析14例原发性腹膜后副神经节瘤患者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病理特征及外科治疗结果。结果示14例患者均以腹部包块就诊,所有病例均行手术完整切除。病理诊断良性者为11例,恶性3例。随访17例0.4~10年,2例死亡。该病对化疗、放疗均不敏感.外科手术是惟一确切疗效的治疗方法。术前应肠道:住备充分、备血,术中防止大出血、控制高血压,防止心跳骤停。  相似文献   
62.
目的研究慢性结石性胆囊炎中E-钙粘蛋白(E-cadherin,E-cad)和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 6,IL-6)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病理科2005/2010年间存档慢性结石性胆囊炎石蜡标本120例,其中轻度45例、中度45例、重度30例,另取36例胆囊癌标本作为阳性对照。免疫组织化学采用链霉亲和素-生物素-过氧化物酶复合物法(strept avidin-biotin complex,SABC)检测组织中E-cad和IL-6的水平。结果各组间E-cad和IL-6阳性颗粒的平均灰度和阳性单位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E-cad和IL-6阳性颗粒的平均灰度和阳性单位值在不同胆囊结石大小组(直径〉3 cm或≤3 cm)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在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组(年龄〉55岁或≤55岁)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结石性胆囊炎组织中的E-cad和IL-6阳性颗粒的平均灰度和阳性单位值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r平均灰度=-0.79,r阳性单位=-0.87,P〈0.01)。结论 E-cad和IL-6在慢性结石性胆囊炎和胆囊癌组织中均呈活化状态,其对慢性结石性胆囊炎向胆囊癌的转化可能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63.
内质网应激在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内质网应激(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ERS)是一种重要的信号反应通路系统,属于细胞自我保护机制,但应激反应过强或应激反应时间过长,都会导致组织损伤。缺血再灌注损伤时,ATP耗竭、  相似文献   
64.
目的:探索复方芪芎颗粒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作用机制。方法:随机将60只Wistar大鼠分成空白组、模型组、复方芪芎颗粒高剂量组(高剂量组)、复方芪芎颗粒中剂量组(中剂量组)、复方芪芎颗粒低剂量组(低剂量组)、雷公藤组。除空白组外其余大鼠通过弗氏完全佐剂诱导建立佐剂型关节炎模型。造模2周后,进行给药。空白组和模型组每日给予纯化水10 mL·kg-1,高、中、低剂量组分别给予0.05,0.045,0.04 g· mL-1复方芪芎颗粒水溶液10 mL·kg-1、雷公藤组给予0.94 mg·mL-1雷公藤多苷片水溶液10 mL·kg-1,给药每日1次,持续3周。主要检测指标包括:大鼠足爪的肿胀度、大鼠TLR2、TLR4、TLR9的蛋白和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组比较,造模大鼠均表现出足爪肿胀增高、TLR2、TLR4、TLR9蛋白与mRNA水平的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给药组均能不同程度抑制大鼠足爪的肿胀和TLR2、TLR4、TLR9蛋白和mRNA的表达水平(P<0.05)。其中高剂量组与中剂量组的抑制作用优于小剂量组与雷公藤组(P<0.05)。结论:复方芪芎颗粒能抑制佐剂型关节炎大鼠的关节炎症表现,这种抑制作用优于雷公藤多苷片,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TLRs的过度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65.
目的 观察肝胆手术病人营养风险的发生率,探讨谷氨酰胺(Glutamine,GLn)治疗对有营养风险病人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 采用队列研究的方法,连续定点采集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于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行手术治疗的肝胆外科病人资料,用NRS2002评分标准,对≥3分的病人纳入研究。共402例病人,分Gln治疗组248例和非Gln组154例,观察两组住院时间和感染性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Gln组和非Gln组感染性并发症分别为9例、14例(P<0.05),住院天数分别为(11.28±7.77)d、(12.03±9.02)d(P>0.05)。NRS评分≥5分的病人,Gln组(130例)和非Gln组(47例)病人的并发症分别为4例、6例,住院时间分别为(11.21±7.15)d、(12.73±1.26)d(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Gln治疗是感染性并发症的保护因素,而NRS评分≥5分、术前GGT升高、术前前白蛋白降低是危险因素,其OR值分别为0.76、1.19、1.25、1.39,P值均小于0.05。结论 Gln治疗能显著降低存在营养风险肝胆外科手术病人的感染并发症发生率,且NRS评分≥5分的病人尚可缩短住院时间,更能从Gln治疗中获益。  相似文献   
66.
肝胆管结石术后择期再手术58例原因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 通过分析肝胆管结石术后择期再手术原因,提出防治措施。方法 对1994年6月至2002年3月期间58例肝胆管结石术后择期再手术病例的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再手术原因主要为:①首次手术仅行胆囊切除或加胆总管探查T型管引流术,未能彻底去除充满结石并纤维化的肝内病灶。②首次手术时未能对肝内胆管狭窄部位、尤其是开口部位高、难以显露的二级胆管狭窄部位予以整形。③首次手术清除结石不彻底,尤其是位于肝尾状叶胆管内的结石未能彻底清除。④胆肠吻合为胆总管空肠吻合,开口低,吻合口小,术后狭窄,残石积蓄于胆总管,易再发梗阻性黄疸。结论 强调应严格遵循“解除梗阻、去除病灶、通畅引流”的基本原则,充分注意首次手术时对肝内病灶的处理、必要时的病肝切除,胆管狭窄处的整形,尾叶胆管的开口探查、取石,肝门部大口胆肠吻合等,加强规范化手术实施和医师素质培训,是提高手术治疗效果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67.
胆囊结石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多发的良性疾病,是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笔者提出应以黄志强院士有关胆囊结石病的病理发展、治疗原则、核心问题的系列论述为指导思想,认真关注、合理把握相关外科治疗策略问题。  相似文献   
68.
肝内胆管癌是起源于胆管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由于肝脏相关的肿瘤均可引起肝脏的损伤,因而在临床表现上往往相似,但是这些肿瘤在病理学、形态学、发展过程以及治疗方面都有着显著区别,因此利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准确诊断肝内胆管癌是十分必要的.近年来关于肝内胆管癌的分子诊断有了很大的突破,发现IDH1/2、BAP1、p53、KRAS、FGFR等都与肝内胆管癌有着显著的关系.不少生物分子都有希望作为胆管癌的潜在生物标志物.本文就近年来有关肝内胆管癌的分子诊断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9.
目的探讨应用选择性肝血流阻断技术手术治疗严重肝右叶创伤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1年3月至2008年7月应用选择性肝血流阻断技术治疗创伤性肝右叶损伤98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救治成功77例(78.57%),死亡21例(21.43%)。其中,因伤势严重术中死亡5例(Ⅵ级3例,Ⅴ级2例),术后因严重多发伤和各种并发症死亡16例。结论根据肝脏损伤的情况采取适宜的肝血流阻断技术可有效控制出血,有利于严重肝损伤的救治。  相似文献   
70.
早期生长反应基因-1为即刻早期基因,是含3个锌指结构的转录因子.研究表明,早期生长反应基因-1基因及其产物在调节细胞的周期,生长和分化,以及损伤修复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通过对其靶基因的诱导使多种细胞外环境的刺激信号(如缺氧、氧化应激、机械损伤、细胞因子等)与机体复杂的生物反应相耦联.对早期生长反应基因-1的深入研究有助于进一步阐明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本文将从早期生长反应基因-1的基因及蛋白的结构、信号转导、生物学功能和早期生长反应基因-1与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关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