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2篇
  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18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71.
目的 通过测定前列腺癌中癌组织、癌旁组织和良性前列腺增生组织中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α和β的表达水平,探讨ER在前列腺腺癌发生、发展中的变化和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超高敏链酶亲合素-过氧化物酶法检测28例前列腺腺癌标本中癌和癌旁组织以及29例良性前列腺增生组织中ERα和ERβ的表达水平,对比其在各组之间表达的差异,分析ERα和ERβ的表达水平与前列腺癌患者的Gleason评分、临床分期、年龄和TPSA的关系.结果 前列腺癌组织中ERα主要在间质细胞表达.ERα在前列腺癌组织、癌旁组织和良性前列腺增生组织上皮细胞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0%、14%、24%,间质细胞阳性率分别为57%、68%、31%,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列腺癌上皮细胞和间质细胞均有ERβ的表达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Rβ在前列腺癌组织、癌旁组织和良性前列腺增生组织上皮细胞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39%、64%、29%;间质细胞阳性率分别为50%、75%、79%,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Rβ在不同Gleason评分前列腺癌组织中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前列腺癌中ERα主要在间质细胞表达;ERβ在上皮细胞和间质细胞均有表达.ERα和ERβ的表达水平在前列腺癌组织、癌旁组织和良性前列腺增生组织均存在差异.ER口与前列腺癌变发生和恶性程度相关.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xpression of estrogen receptor (ER) α and β in human prostate cancer (PC), peri-cancer tissue and 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 (BPH) tissue, and to discuss the role of estrogen receptor in prostate cancer. Methods The expression of ERα and ERβ in PC (n=28), peri-cancer tissue (n=28) and BPH (n=29) were detected by immunohistochemistry with En vision method. The ERα and ERβ expression were compared among different tissues by chisqua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R expression and related clinicopathologic features was statistically analyzed by spearman rank collection. Results ERα was localized dominantly in the stromal cell of PC.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of the expression of ERα in PC, peri-cancer tissue and BPH tissue (epithelial cell 0%, 14%, 24%, P<0. 05; stromal cell 57%, 68%, 31%,P<0. 05). ERβ was localized in both epithelial and stromal cell of PC.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of the expression of ERβ in PC, peri-cancer tissue and BPH tissue (epithelial cell 39%, 64%, 29%, P<0.01; stromal cell 50%, 75%, 79%, P<0.05).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f the expression of ERβ in different Gleason scores of PC tissue. Conclusions ERα is localized in the stromal cell of PC tissue.ERβ is localized in both epithelial and stromal cell of PC tissue. The ERβ might be related to the tumor differentiation of PC.  相似文献   
72.
目的探讨结合前列腺特异抗原密度(PSAD)在指导经直肠超声引导前列腺穿刺活检诊断前列腺癌中的价值及穿刺方案的选择。方法对124例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升高,有阳性直肠指诊或经直肠超声检查发现前列腺有可疑病灶者进行经直肠超声引导前列腺穿刺活检,常规左、右前列腺尖、体、底6针穿刺活检。另对可疑病灶区加穿1针至2针,并将穿刺病理结果与患者血清PSAD进行对照分析。结果所有病例均1次穿刺成功,前列腺肿瘤阳性率为53.2%(66/124),其中前列腺癌(PCA)57例,前列腺增生(BPH)56例,前列腺上皮内瘤(PIN)8例,平滑肌肉瘤1例,前列腺炎(PI)10例。当血清PSA为4~20ng/mL,前列腺癌组与非前列腺癌组PSA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由ROC曲线分析,PSAD取值0.2时,敏感性93.1%,特异性75.0%,准确性84%,为诊断前列腺癌最佳界值点。结论经直肠超声引导前列腺穿刺活检为诊断前列腺癌重要方法,结合血清PSAD检查可提高诊断前列腺癌敏感性和特异性,有助于选择合适的穿刺方案。  相似文献   
73.
经电切镜外鞘气压弹道治疗膀胱结石20例报告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1  
目的探讨气压弹道治疗膀胱结石的新方法. 方法经电切镜外鞘置入输尿管镜或肾镜,气压弹道将膀胱结石击碎取出. 结果 20例均顺利一次性将结石取尽.术中、术后无大出血、膀胱穿孔和水中毒等并发症.20例术后随访2~18个月,平均4.6月,B超未见结石复发,无排尿不畅等尿道狭窄症状. 结论电切镜外鞘气压弹道碎石是处理膀胱结石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4.
目的 评价尿流动力学检查在男性下尿路症状(LUTS)临床诊治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Laborie尿流动力学分析仪对385例合并下尿路症状的男性患者进行检查,检测其各项尿流动力学指标,参考国际尿控学会(ICS)标准判断其膀胱尿道功能并进行分型,并根据其分型进行针对性治疗.结果 尿流动力学检查结果发现,385例男性LUTS患者中,膀胱出口梗阻(BOO) 283例,其中合并膀胱过度活动(OAB) 96例,合并逼尿肌无力38例;单纯OAB 64例;神经原性膀胱25例,尿流动力学检查正常13例.根据其尿流动力学检查结果分别进行治疗,有效率93%,疗效满意.结论 尿流动力学检查对于男性LUTS患者的诊断、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5.
目的评价输尿管镜辅助下双极等离子体电切治疗尿道狭窄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2004年1月至2008年12月,运用27 F GYRUS双极等离子体电切镜在8~9.8 F WOLF输尿管镜辅助下治疗41例男性尿道狭窄患者,年龄18~69岁,平均28岁。其中外伤性尿道狭窄27例,炎症性狭窄3例,前列腺术后狭窄8例,成人尿道下裂术后狭窄3例。所有患者经尿道造影及尿流率检查。狭窄段长度0.3~3.0 cm,平均1.23 cm。其中狭窄段内径>3 F者28例(A组);狭窄段内径<3 F,且部分病例为尿道闭锁、假道者13例(B组)。术后随访12~18个月。结果全组手术成功率78%(32/41),其中A组28例中23例(前尿道11例,后尿道10例,球膜连接部2例)手术1次成功,成功率82.1%(23/28);出现并发症5例(再狭窄3例,并发尿道穿孔、尿外渗各1例),并发症发生率17.9%(5/28);尿道穿孔、尿外渗2例患者经留置导尿管后自行愈合,3例再狭窄患者行开放性手术。B组13例中成功9例(前尿道3例,后尿道5例,球膜部1例),成功率69.2%(9/13);失败4例(1例因狭窄超过3.0 cm术后再发狭窄,1例合并假道,2例因尿道连续性完全破坏),并发症发生率30.8%(4/13),失败原因均为术中无法标记真道。B组4例内镜失败患者同样行开放性手术治疗。结论双极等离子体电切可以有效去除尿道瘢痕组织,在输尿管镜辅助下提高了治愈成功率,适宜于可以标引真道、且狭窄段长度不超过2.0 cm者,效果较好,为内镜治疗尿道狭窄的选项之一。  相似文献   
76.
目的对比分析开放与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治疗早期肾癌的安全性与疗效。方法总结2004年12月至2010年2月我中心60例肾癌肾部分切除术,其中开放手术19例,男∶女=17∶2;后腹腔镜手术41例,男∶女=33∶8。对比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及围手术期相关数据,所有患者肾癌临床分期均为T1N0M0,术后病理证实透明细胞癌54例,乳头状肾细胞癌6例。结果所有手术均获成功,开放组与后腹腔镜组患者年龄分别为(57.7±17.7)岁vs(55.2±16.6)岁(P=0.607);肿瘤直径为(3.3±0.9)cmvs(2.9±1.0)cm(P=0.063);术前肌酐为(107.9±54.7)μmol/Lvs(96.8±18.2)μmol/L(P=0.396);术后肌酐为(117.8±55.9)μmol/Lvs(107.5±19.6)μmol/L(P=0.443);手术前后肌酐变化分别为(9.8±22.2)μmol/L和(9.8±14.3)μmol/L(P=0.988);两组手术时间为(167.9±46.9)minvs(148.5±41.2)min(P=0.108);肾动脉阻断时间为(21.6±10.2)minvs(26.9±9.0)min(P=0.058);术中失血量为(327.9±174.2)mlvs(181.8±120.1)ml(P=0.247);术后住院时间为(11.0±3.4)dvs(8.9±4.0)d(P=0.015)。开放组与后腹腔镜组术后输血患者分别为3例和4例(P=0.668),出现术后并发症的患者分别为2例和3例(P=0.648)。两组患者分别随访38.8及45.4个月,肿瘤控制良好,两组患者末次随访肾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在治疗早期肾肿瘤方面,安全性及疗效与开放手术相似,而手术创伤小、恢复速度快。  相似文献   
77.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治疗T1b期肾癌的临床疗效。方法:2008年3月~2012年10月我院行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治疗17例T1b期肾癌患者,所有患者均为单侧。肾肿瘤,对侧肾功能正常。其中男/女=9/8,左/右=7/10。所有患者TNM分期肾癌符合T1bN0M0(直径4.1~7.0cm)。患者年龄36~80(55.3±21.5)岁,肿瘤直径为4.1~5.7(4.6±0.4)cm。结果:所有手术均成功。手术时间103~210(160.2±36.2)min,肾动脉阻断时间14~35(23.1±7.3)min,术中估计卅血量20~360(170.5±70.4)ml,术后住院天数4~13(8.7±3.4)d,患者术前血清肌酐为55~120(89.3±20.2)μmol/L,术后3天内血清肌酐为63~126(101.2±19.8)μmol/L。术后病理:透明细胞癌15例,乳头状肾细胞癌1例,粘液小管状梭形细胞癌l例。术后随访4~60(25.3±19.2)个月,所有患者均存活,无肾脏肿瘤的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末次随访时患者血清肌酐为58~114(93.2±20.6)μmol/L。术中2例患者行集合系统修补,术后所有患者均无尿漏发生。1例患者出现。肾周少量血肿,严格卧床后血肿逐渐吸收。结论: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手术治疗位置合适的T1b期肾癌患者安全有效,创伤小,恢复快,肿瘤中短期控制情况良好,但远期疗效尚待大规模随机对照研究及长期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78.
目的 探讨电子输尿管软镜联合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肾下盏结石的安全性、有效性.方法 我院2011年9月-2013年8月采用电子输尿管软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肾下盏结石35例.结石直径0.8-2 cm,平均1.3 cm.先将输尿管硬镜置入患侧输尿管,观察输尿管管腔情况并留置导丝,退出输尿管硬镜,将输尿管软镜外鞘沿导丝置入输尿管,将输尿管软镜直视下置入患侧输尿管至肾盂,观察肾盂及各肾盏,寻找到结石,术中使用200 μm光纤,0.8-1.5 J/10-20 Hz(10-30 W)功率碎石.将结石碎成〈0.3 cm的碎石,对于较大结石使用套石网篮将结石取出.结果 31例均一期成功完成输尿管软镜碎石术,4例因输尿管腔较窄,输尿管软镜无法上行,留置双J管1-2周后再次行输尿管软镜手术成功.手术时间30-120 min,平均60 min.围手术期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术后1-6个月随访,无泌尿系结石残留,或残留结石直径<3 mm.结论 电子输尿管软镜数字图像清晰、视野放大,与钬激光联合治疗肾下盏结石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9.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下肾盂离断成形术治疗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ureteropelvic junction obstruction,UPJO)的效果。方法2003年6月~2011年12月对47例UPJO行后腹腔镜下肾盂离断成形术,在。肾下极腰大肌前缘间找到输尿管,游离出输尿管肾盂连接部,在狭窄段远端约1cm处离断输尿管,裁剪肾盂,同时切除肾盂输尿管狭窄段,连续缝合吻合口后壁后顺行置入双J管,再连续缝合前壁。结果47例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放手术。平均手术时间157.7min(80~317min),平均出血量69ml(10~400ml),平均术后住院时间7.5d(4~28d),平均术后拔引流管时间5.7d(1~26d)。29例术后随访18~120个月,平均53.6月,其中18例随访时间〈5年,11例随访5~10年,以腰痛为主诉者有14例症状消失(6例积水消失,8例积水减轻),1例腰痛缓解不明显;14例体检发现肾积水中,4例积水消失,7例积水减轻,3例积水缓解不明显(1例术后2个月再次出现输尿管狭窄,行经皮肾造瘘)。结论后腹腔镜下肾盂离断成形术是治疗UPJO的安全方法,中期随访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80.
患者,女,68岁。因右腰部隐痛20余天入院。B超示右肾上方7.0cm×7.8cm×6.9cm低回声包块,内部回声不均匀;增强CT示右侧肾上腺区不均质软组织团块影,7.2cm×6.5cm×6.0 cm,增强后不均匀强化,右肾受压变形。于2006年2月行手术探查,术中见肿物上极紧贴膈肌,下极接近肾下缘,外侧至腰大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