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4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糖尿病烧伤患者2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糖尿病烧伤患者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措施。方法:回顾分析26例糖尿病烧伤患者并经饮食控制,降糖药物的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加强围手术期的处理,对深度烧伤创面行削(切)痴及自体皮移植,控制并发症等。结果:糖尿病组除一例病情较重并发多器官衰竭(MODS)死亡外,其余均治念,其中19例经手术治愈,6例未手术创面自行愈合。结论:加强血糖控制,纠正酸碱失衡及电解质紊乱,创面早期处理,重视图手术期,防治多种并发症,是治疗糖尿病烧伤患者成败的关键。  相似文献   
22.
提高严重延迟复苏烧伤患者复苏效果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延迟复苏烧伤患者因人院晚而存在一系列复杂的病理生理变化,全身微循环的改变更为突出,治疗上较为棘手,常规液体复苏效果往往不理想。延迟复苏仍是造成当前烧伤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如何提高延迟复苏烧伤患者的复苏效果是烧伤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1995年以后,我们采用一套新的复苏措施与方案,取得较佳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23.
烧伤患者肺部真菌感染防治的临床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烧伤后由于大量或长期应用多种抗生素 ,并发真菌感染发病率日益增高[1] 。1994年 1月~ 2 0 0 1年 12月 ,我们收治的烧伤病例中 16例发生肺部真菌感染 ,发生率 0 67%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情况 本组共 16例 ,年龄 48~76岁 ,平均 ( 5 6 6± 13 8)岁 ,男 10例 ,女6例。 2~ 6月份 12例 ( 75 % )。烧伤面积分布情况 :5 0 %~ 70 %TBSA 4例 ,大于70 %TBSA 10例 ,小于 5 0 %TBSA 2例 ;其中Ⅲ度及深Ⅱ度烧伤面积大于 5 0 %者10例。休克期渡过不平稳者 11例( 68 8% )。早期 ( 48~ 72h内 )切 (削 )痂植皮者 3例 ( 18 …  相似文献   
24.
目的 探讨改良分次骨水泥推注在骨质疏松性腰椎压缩性骨折改良经皮椎体成形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该院收治的66例骨质疏松性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2例)与研究组(34例)。所有患者均行经皮椎体成形术,其中对照组采取传统骨水泥注射治疗,研究组采取改良分次骨水泥推注治疗。对比2组手术耗时、骨水泥推注量及渗漏率。观察2组不同时间点的疼痛情况[视觉模拟评分法(VAS)]、伤椎椎体前缘高度、后凸Cobb角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结果 研究组手术耗时、骨水泥推注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骨水泥渗漏率低于对照组(P<0.05)。VAS评分、ODI评分均存在时间效应及交互效应(P<0.05);与术前相比,术后3 d、末次随访时的VAS评分、ODI评分均降低(P<0.05),且末次随访时的VAS评分、ODI评分均较术后3 d降低(P<0.05);2组间VAS评分、ODI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伤椎椎体前缘高度和后凸Co...  相似文献   
25.
目的 研究骶骨椎弓根及侧块的解剖学特点和生物力学特征,为临床骶骨椎弓根和侧块螺钉固定定位技术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选择60例成人患者进行尾骨螺旋CT扫描,应用三维重建技术测量骶骨椎弓根和侧块解剖学参数,同时对15例成人尸体标本进行大体解剖测量椎弓根及侧块解剖学参数,确定骶骨椎弓根和侧块螺丝钉植入的解剖学基础,确定螺丝钉进钉点和植入技术;选择8例尸体标本并测定其骶骨椎弓根钉、侧块螺丝钉拔出最大拉力。结果S1~S5骶骨椎弓根及侧块的直径、长度变化大而规律,倾斜角约20°,S1椎弓根进钉点位于关节突基底部外侧与横突中线交点,且椎弓根与侧块螺丝钉最大拔出力无显著性差异(P>0.05);S2~5的椎弓根中心点位于相邻骶后孔之间连线与横突中线交点;侧块进钉点位于椎弓根中线与骶外侧嵴交点内侧。椎弓根钉最大拔出力大于侧块螺钉(P<0.05),该螺钉固定技术可为骶骨骨折提供有效内固定。结论 骶骨椎弓根、侧块固定技术均可为骶尾骨骨折固定和重建提供有效固定,椎弓根固定技术较侧块固定技术更加方便、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26.
目的探讨Bold螺钉内固定治疗掌指骨关节内骨折的疗效。方法自2007年6月到2010年12月用Bold空心加压螺钉治疗掌指骨关节面骨折39例,术后第2天开始功能锻炼。结果 39例均获随访,术后平均随访(11.2±4.5)个月;骨折全部一期骨性愈合,无伤口感染、骨髓炎及创伤性关节炎发生。采用TAM/TAF评分标准对掌指关节及指间关节功能进行评估,优32例,良5例,可2例。结论 Bold螺钉治疗掌指骨关节面骨折对骨折端有加压作用,具有固定稳固、可经关节面置入等优点。  相似文献   
27.
1998年以来 ,我们对 1 2例颅骨缺损应用Medpor进行修复 ,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本组共 1 2例 ,男 8例 ,女 4例 ,年龄 8~ 58岁 ,平均年龄 (2 9.3± 1 1 .6)岁。颅骨缺损直径 2~ 1 3cm ,平均 (4.6± 2 .7)cm。外伤性 9例 ,脑部术后 3例。其中 9例为晚期颅骨缺损修复 ,3例为外伤后及时修复。 2例是因用其他材料整形后外形欠佳要求再次手术。1 2 手术方法 局部麻醉或全麻下 ,采取冠状切口径路。先在帽状腱膜下分离 ,至颅骨缺损边缘约 1 .0cm处切开骨膜 ,在骨膜下分离缺损区 ,术中应注意保证头皮瓣有一定的厚…  相似文献   
28.
目的:观察早期削痂植皮治疗小儿手部深度烧伤的效果。方法:对同期住院病人分成二组即早期手术组(n=16)与传统治疗组(n=21)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早期手术组的创面修复与功能康复情况均较传统组为佳。结论:早期削痂植皮可较大程度地减少手部深Ⅱ度烧伤的手部畸形与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29.
1,6-二磷酸果糖保护严重烧伤病人心肌损害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严重烧伤病人心肌酶谱的变化及 1,6 二磷酸果糖 ( 1 6 FDP)对它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双盲对照法 ,将烧伤面积在 3 0 %~ 60 %,Ⅲ度在 10 %~ 3 0 %的 3 8例病人及 2 0例健康志愿者 ,分为三组即 1,6 二磷酸果糖治疗组 (A组 ,n =2 1) ,安慰剂对照组 (B组 ,n =17) ,C组为健康志愿者 (n =2 0 )。A组静滴FDP 5 g( 5 0ml) 1次 /d ,B组静滴相同容量的的生理盐水 ,疗程为 10d。检测A ,B两组入院即时、伤后(PBD)第 1,2 ,5 ,10 ,14天烧伤病人的血清心肌酶谱 (LDH ,CK ,CK MB ,GOT)的变化和入院即时、伤后 (PBD)第 1,2 ,7,14 ,2 1天的心电图情况。结果 A ,B两组各时相点的LDH ,CK ,CK MB ,GOT值与C组比较明显升高 (P <0 0 5 ) ,且A组第 5 ,10 ,14天均低于B组 (P <0 0 5 ) ,A组伤后第 10天心肌酶的同功酶 (CK MB)已接近正常水平 ,B组第 14天时才接近正常。结论 烧伤后尽早应用心肌保护药有助于心肌功能的恢复 ,减轻烧伤后心肌损害程度 ,可作为严重烧伤病人的常规治疗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30.
提高成批烧伤救治成功率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进一步提高成批烧伤临床救治水平的措施和方法。方法 按不同时期治疗措施的不同 ,将 16批12 3例烧伤病人分成 1990 - 0 1~ 1992 - 12 (第一阶段 )和 1995 - 0 1~ 2 0 0 1- 12 (第二阶段 )两个阶段 ,进行比较分析。第二阶段重视院前急救与入院后早期处理 ,包括 :早期综合复苏与内脏器官功能保护、早期胃肠营养、早期切 (削 )痂、早期应用广谱抗生素、早期气管切开等。结果 第二阶段的休克纠正时间、创面愈合时间缩短 ,治愈率明显提高 ,MODS、休克、脓毒症、应激性溃疡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下降 (P <0 0 1~ 0 0 5 )。结论 对成批烧伤病人实施院前急救与入院早期处理可明显提高成批烧伤病人的救治成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