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9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47篇
医药卫生   1297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78篇
  2010年   64篇
  2009年   79篇
  2008年   65篇
  2007年   98篇
  2006年   52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64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4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3篇
  1974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外置式MBR和NF系统运行参数及膜污染控制技术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北京阿苏卫垃圾卫生填埋场渗沥液处理设备,即MBR和NF设备运行过程中的一些控制参数和传统的膜污染控制技术进行现场记录和分析,并对相关运行参数进行研究和控制,经扩容改造后阿苏卫垃圾卫生填埋场渗沥液工程采用膜污染控制技术,从而使设备稳定运行,最大程度地增加回收率,提高了系统的处理效率。  相似文献   
32.
目的:分析比较鹰嘴解剖形接骨板与张力带治疗尺骨鹰嘴骨折的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8月-2013年8月在本院就诊的尺骨鹰嘴骨折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在2013年8月-2014年8月对术后患者进行完全随访。将60例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克氏针张力带钢丝固定法,试验组采用鹰嘴解剖形接骨板固定法。术后通过完全随访,追踪患者的康复情况,包括肘关节功能评定、骨折愈合状况和并发症发生率等,对两组患者尺骨鹰嘴骨折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本次研究60例患者均得到随访,骨折均获得骨性愈合。试验组优25例,良3例,可2例,优良率93.3%;对照组优23例,良4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9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鹰嘴解剖形接骨板与张力带内固定这两种治疗尺骨鹰嘴骨折的方法在疗效上无明显差别,都是较为有效的治疗方法,临床上对于尺骨鹰嘴骨折的治疗需要针对不同骨折类型和人群需要而选择不同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33.
目的 探讨1.5 T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容量转移常数(Ktrans)对乳腺良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1.5 T MRI扫描成像仪和8通道乳腺相控阵线圈对乳腺肿块性质待定的患者进行DCE-MRI检查.多病灶患者取最大者纳入研究,最终收集26个病灶,其病理结果为乳腺癌16例、乳腺纤维腺瘤10例.测量并记录两组病灶的Ktrans(mean)、Ktrans(max)、表观扩散系数(ADC).采用Levene方差分析比较两组间差异,受试者特性曲线(ROC)描述并比较Ktrans与ADC两者的诊断效能.结果 乳腺癌的Ktrans(mean)为(0.56±0.12)min-1、Ktrans(max)为(2.25±0.43)min-1、ADC值为(1.36±0.27)×10-3mm2/s;乳腺纤维腺瘤的Ktrans(mean)为(0.17±0.03)min-1、Ktrans(max)为(0.37±0.07)min-1,ADC值(1.36±0.20)×10-3mm2/s.乳腺癌与乳腺纤维腺瘤间Ktran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以最大约登指数作为最佳诊断切点值,即Ktrans(mean)=0.26min-1、Ktrans(max)=0.58min-1、ADC=1.38×10-3mm2/s作为阈值时,三者判断乳腺良恶性病变的敏感度分别为87.5%、93.8%和62.5%;特异度分别为80.0%、90.0%和60.0%;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00、0.944、0.528.结论 Ktrans对乳腺肿瘤良、恶性鉴别诊断具有显著临床价值,且诊断效能明显优于ADC.  相似文献   
34.
目的 探讨经直肠超声造影在前列腺穿刺活检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临床疑诊为前列腺癌预行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术的68例患者,分为对照组(30例)和造影组(38例),所有患者均采用10点系统穿刺法行前列腺穿刺活检,造影或者常规超声提示可疑病灶处增加1~2针.比较两组患者穿刺病理结果、病理阳性率及两组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结果 造影组病理阳性率(36.9%)显著高于对照组(27.0%)(P<0.05).经直肠超声造影引导前列腺穿刺活检对诊断前列腺癌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82.4%、71.4%、76.3%)均显著高于经直肠超声引导的前列腺穿刺活检(64.2%、56.3%、60.0%)(P<0.05).结论 经直肠超声造影引导下前列腺穿刺活检提高前列腺癌的检出率,但由于假阴性和假阳性的存在,经直肠超声造影引导前列腺穿刺仍无法代替系统穿刺.  相似文献   
35.
背景 眼眶爆裂性骨折引起明显的眼球形态和功能的异常.眼眶解剖结构复杂,故眼眶骨折修复手术中植入物的设计和制作具有一定的难度,而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作(CADM)技术有望提供一种新的方法,但其临床应用价值有待评估.目的 研究CADM技术在眼眶爆裂性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方法,评价其临床效果.方法 对河南省眼科研究所河南省立眼科医院2006年7月至2012年7月收治的眼眶爆裂性骨折患者74例74眼的手术过程和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CADM手术者58例58眼,非CADM手术者16例16眼,2个组间患者基线特征,如年龄、性别和眼别均匹配.CADM手术组术眼采用CADM技术进行个体化三维立体植入物的设计和制作并进行眶骨骨折缺损处的填充,非CADM手术组术眼采用常规羟基磷灰石人工骨或多孔聚乙烯高分子合成材料(Medpor)填充法.所有术眼术前均行常规眼部检查以及CT检查,术后随访22~69个月,在随访期间内定期进行眼部临床观察和CT检查.观察指标包括最佳矫正视力、眼球突出度、眼球位置、眼球运动和复视改善情况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CADM手术组和非CADM手术组术眼术前最佳矫正视力分别为0.71±0.37和0.69±0.41,术后最佳矫正视力分别为0.74±0.38和0.72±0.41,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分组=0.043,P=0.837),术眼手术前后视力的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时间=13.576,P<0.01),其中2个组术眼术后视力均好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个组间复视和眼球运动障碍治愈和好转的眼数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Z=-0.298,P=0.766;Z=-0.548,P=0.584).CADM手术组和非CADM手术组术眼术前眼球眼球内陷度值分别为(3.93±0.99) mm和(3.88±0.97)mm,术后分别为(0.91±0.67)mm和(1.84±0.80)mm,组间总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分组=3.558,P=0.063),各组术眼术后眼球眼球内陷度值均明显低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T影像显示,CADM手术组术眼植入物在位,与眶骨骨折缺损处贴合良好,患者眼球位置及外观均恢复正常.非CADM手术组术眼发生植入物翘起并损伤内直肌.随访期内CADM手术组未发现组织感染、排斥反应等不良反应.结论 CADM技术用于眼眶爆裂性骨折的治疗可重建三维立体骨性眼眶,并有效改善患眼位置、眼球运动功能和视觉功能,其疗效优于传统植入物填充术.  相似文献   
36.
目的 探讨装载阿苯达唑的细胞外囊泡体外对细粒棘球蚴原头节活性的影响。方法 将H22小鼠肝癌细胞分为低、中、高浓度组,分别加入终浓度为200、 400、 600μmol/L的阿苯达唑,紫外线(UVB, 300 J/m2)照射1 h,孵育18~20 h,然后通过超高速差速离心法制备阿苯达唑载药囊泡;以同样方法制备未加阿苯达唑的空载囊泡。用透射电镜观察载药囊泡的形态、激光粒度仪测量粒径、液相色谱仪检测载药囊泡的最佳载药量。将体外培养的细粒棘球蚴原头节随机分为4组,分别加入培养基(空白对照组)、空载囊泡(空载囊泡组)、载药囊泡(载药囊泡组)、阿苯达唑(阿苯达唑阳性对照组),其中载药囊泡组和阿苯达唑阳性对照组的阿苯达唑终浓度为13μmol/L。共培养第1、 3、 5、 7天取原头节进行伊红染色,观察原头节形态与活力,计算各组的存活率;共培养第3、 5、 7天取原头节,用半胱天冬氨酸蛋白酶-3 (caspase-3)检测试剂盒检测原头节caspase-3的表达量,观察原头节凋亡情况。组间比较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透射电镜观察结果显示,载药囊泡形态呈大小不一的小囊泡,具有双层膜结构;粒径为200~...  相似文献   
37.
目的:建立HPLC-DAD结合HPLC-MS法检查牛黄解毒片中的土大黄苷的检测方法.方法:以C18柱为色谱柱,以乙腈-水(25∶75)为流动相,采用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检测波长为326nm.并采用HPLC/MS法对检测结果进行验证.结果:对18批市售的牛黄解毒片进行筛查,检出土大黄苷的牛黄解毒片有6批.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专属性强,能有效地检查牛黄解毒片中是否掺入土大黄苷.  相似文献   
38.
诊室血压与家测血压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早在20世纪40年代Ayman等首先观察到高血压患诊室血压与在诊室外测量值有差别,其原因未明;直至20世纪60~70年代,随着动态血压监测技术(ABPM)在临床上的应用,欧美学才开始探究引起这种差别的原因;20世纪80年代后期,Mancia等通过连续直接动脉内测压,发现医生给患测压时会使血压明显升高,把这种现象称之为“白大衣效应”(white-coat effect;WCE)或“白大衣现象”(white-coat phenomenon,WCP).  相似文献   
39.
病历摘要:患者男性,20岁。因说话时突感右侧胸部剧烈疼痛、咽喉阻塞感、气急,于1985年11月12日急诊入院。入院前曾患感冒伴干咳,但无寒热、咳血痰等。既往无肺结核、哮喘等病史。查体:体温37.1℃,脉搏84次/分,呼吸29次/分,血压130/70mmHg。呼吸尚平稳,气管稍向左偏移,右胸较对侧饱满,右  相似文献   
40.
目的探讨使用1次/d基础胰岛素或2次/d预混胰岛素联合或未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但血糖控制欠佳的T2DM住院患者采用地特胰岛素+门冬胰岛素±二甲双胍方案(胰岛素类似物组)是否优效于中性精蛋白锌胰岛素+可溶性人胰岛素±二甲双胍方案(人胰岛素组)。方法两组住院治疗2周并进行有效性及安全性比较。结果两组治疗后8个时点血糖平均值较治疗前下降,两组间下降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157)。两组不良反应事件、低血糖事件发生率均较低,无严重药物不良反应和低血糖报告,胰岛素类似物组总体低血糖事件和日间低血糖发生率较人胰岛素组低(P=0.0056、0.0263)。结论胰岛素类似物和人胰岛素的基础-餐时胰岛素强化治疗方案均可改善T2DM住院患者血糖水平,但胰岛素类似物组总体低血糖和日间低血糖风险较人胰岛素组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