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08篇
  免费   127篇
  国内免费   79篇
医药卫生   2314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44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51篇
  2014年   98篇
  2013年   119篇
  2012年   133篇
  2011年   150篇
  2010年   107篇
  2009年   120篇
  2008年   117篇
  2007年   129篇
  2006年   100篇
  2005年   86篇
  2004年   99篇
  2003年   86篇
  2002年   81篇
  2001年   65篇
  2000年   57篇
  1999年   67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46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33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3篇
  196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62.
关节软骨损伤在临床上很常见,由于关节软骨是一种无血管的组织,主要依靠关节液营养,一旦损伤,自我修复能力非常有限,治疗相当困难。随着生命科学、材料科学以及相关物理、化学学科的发展,细胞治疗和基因治疗对软骨损伤修复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  相似文献   
63.
探讨动脉自旋标记全脑容积灌注成像(3D-ASL)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诊断价值。对48例临床诊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患者据最后一次发作24 h内行磁共振常规扫描(包含T1WI、T2WI、T2-FLAIR、DWI序列)、磁共振血管成像(3D-TOF-MRA)及3D-ASL扫描,并根据扫描结果对48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进行分析。常规平扫检出异常14例(29.17%);3D-MRA检出异常18例(37.50%);3D-ASL检出异常37例(77.09%)。动脉自旋标记全脑容积灌注成像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检出率远高于常规平扫及血管成像,有显著性差异,且简便易行,可以作为诊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常规检查方法予以推广。  相似文献   
64.
在创伤患者致死原因中,失血性休克是一个主要原因。液体复苏是救治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的重要方法,但近年研究表明在有效止血前实施大量液体复苏会引发各类临床不良事件,因此,限制性液体复苏应运而生,是指在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出血症状未得到有效控制之前通过限制补液速度或补液量等方式维持血压处于机体耐受范围,确保其在彻底止血前不会因过量补液而引发各类临床不良事件。本文就限制性液体复苏的适应证与禁忌证、补液速度及补液途径、复苏液体种类的选择、复苏监测指标等进行综述,为临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5.
目的研究麝香保心丸对冠心病患者外周血中内皮祖细胞(EPCs)数量及血浆一氧化氮(NO)水平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共入选68例冠心病患者(年龄≥60岁)。随机分为麝香保心丸组(SXBXP)和对照组,每组34例。服药12周后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两组患者外周血中EPCs的数量,其中EPCs以CD34+/KDR+双标记阳性确定,对比两组患者在服药前后内皮祖细胞数量的及NO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入选本研究时EPCs数量和NO水平基本相近,在接受药物治疗12周后,两组患者的EPCs数量均较治疗前有所增加,但两组比较,SXBXP组患者治疗后的EPCs数量较对照组有明显升高(63±12个/106 vs 48±9个/106,P=0.026)。麝香保心丸组患者服药12周后,血浆NO水平较对照组患者有明显的增高(68μmol/L±9μmol/L vs 51μmol/L±8μmol/L,P=0.023)。结论麝香保心丸能够促进冠心病患者EPCs的动员过程,其机制可能与机体NO的合成分泌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66.
颅内动脉瘤是临床上一种较为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其突发性破裂容易造成蛛网膜下腔出血[1].动脉瘤在破裂之后,其导致患者病情恶化与死亡的主要原因在于动脉瘤再破裂以及脑血管痉挛[2].对破裂的颅内动脉瘤进行早期手术夹闭是目前治疗该疾病的的主要方法之一.本文就破裂颅内动脉瘤的早期手术治疗方法与技术进行分析和探讨,旨在总结治疗该疾病的手术经验,具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7.
患者男,54岁,右髋关节疼痛3个月,右下肢活动障碍1月余入院。患者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感到右髋关节疼痛不适,活动时加重,既往健康。体检:右髋部深压痛,右腿内收受限,右腿抬高试验及“4”字试验阳性,右下肢感觉正常,全身浅表淋巴结未扪及,B超示肝脾正常,胸部CR片未见异常,试验室检查:外周血常规及白细胞分类正常。CT平扫:右侧闭孔内、外肌、梨状肌、内收短肌、内收大肌及上孖肌弥漫性明显增大(图1),正常肌肉间羽毛样脂肪线消失,密度与正常肌肉基本一致,病变肌肉边缘模糊,与正常肌肉之间的脂肪间隙仍可见,骨盆诸骨皮质完整,未见骨破坏等异常征…  相似文献   
68.
呃逆是指以胸膈内气逆上冲、呃呃连声、声音短促而频繁、无法自行停止为特征的一种病理征象^([1])。中枢性呃逆是指颅脑病变后继发出现的呃逆,常见于脑卒中、脑外伤、颅内占位等患者^([2]),其发病原因主要与颅内病变影响脑干网状结构及网状脊髓束。  相似文献   
69.
目的探讨腰椎后路手术中应用自体椎板、棘突骨颗粒为植骨材料行椎间融合治疗特殊的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及腰椎滑脱症等腰椎退变性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特殊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及腰椎滑脱症并行后路腰椎融合术(PLIF和TLIF)患者184例,按椎间融合材料分为3组,A组61例,单纯自体骨组;B组64例,PEEK椎间融合器组;C组59例,异体骨垫组。平均随访18个月(12~60个月)。统计3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时间、住院天数、术后融合率以及术后椎间高度及融合节段角度的变化情况,按JOA评分标准评价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3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时间、住院时间、JOA评分、术后1年椎间隙高度及融合节段角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术后3个月.JOA评分较术前均显著提高(P0.05)。A组术后1年的融合效果高于C组(P0.05);B组术后融合器移位的并发症发生率较高。结论在后路椎间融合中纯自体棘突、椎板骨移植能起到和PEEK融合器和异体骨融合器一样的维持椎间隙高度的作用,不延长术后卧床时间,且具有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0.
目的传承历代中药调剂操作经验,规范现代中药小包装饮片调剂操作技术。方法通过查阅历代古籍和现代文献,系统整理和分析中药饮片小包装的历史渊源、使用利弊、包装选择、使用现状及调剂规程等五方面情况,回顾小包装饮片的发展历程,总结调剂操作经验,编排现代调剂操作规程。结果中药小包装饮片调剂具有独特的优势,"审、摆、看、对、拿、掂、分、核、包、发"的"十字口诀"是其主要操作要点。结论中药小包装饮片调剂"十字口诀"易记、易懂、易操作,提高临床调剂质量、规范调剂技能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