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27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本文对联合国维和任务区医疗分队卫生防疫保障的特点进行分析阐述,探讨了对加强我军基层部队卫生防疫保障工作的启示。  相似文献   
52.
目的:分析S100A3在胃癌中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蛋白质印迹和组织微阵列分析90例胃癌组织及正常胃组织标本和胃癌细胞系中S100A3基因、蛋白表达水平及组学定位。结果胃癌组织S100A3基因表达水平高于正常胃组织2.5倍,S100A3的上调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TNM分期相关,胃癌细胞S100A3基因呈上调表达。胃癌组织中S100A3蛋白表达水平强阳性表达(74.7%)。结论 S100A3上调表达与胃癌分化程度及TNM分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3.
目的分析治疗性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对胆胰疾病患者肝功能和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筛选2005年1月-2015年7月北京市垂杨柳医院应用电子十二指肠镜行ERCP治疗的397例胆胰疾病患者。根据不同病种分为8组:良性梗阻组(109例)、恶性梗阻组(47例)、胰腺炎组(27例)、异物梗阻组(127例)、单纯性胆管炎组(19例)、胆瘘组(15例)、十二指肠乳头憩室组(29例)、肝移植术后组(24例)。实施ERCP前1天和实施ERCP 4周后检测受试者的肝功能:ALT、AST、ALP、GGT和TBil。ERCP治疗完成后1个月对疗效进行全面评估。计量资料同组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各组受试者实施ERCP后,其ALT、AST、ALP、GGT以及TBil均有显著改善,即ERCP可以明显改善受试者肝功能(P值均0.05)。疗效评估发现,ERCP治疗后,各组的症状均有明显缓解,单纯性胆管炎组全部治愈,而肝移植术后组和恶性梗阻组只能达到好转的效果。结论治疗性ERCP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肝功能;但对肝移植术后患者和胆胰肿瘤患者,需要在进行ERCP治疗的同时实施腹腔镜手术联合治疗。  相似文献   
54.
目的:探索姜黄素与低剂量或中剂量化疗药丝裂霉素C(MMC)联用对胃癌MGC-803细胞存活率和凋亡率的影响,为临床上应用姜黄素作为胃癌化疗药MMC的增效剂,以减少MMC使用剂量、降低其毒副作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姜黄素和MMC作用于体外培养的胃癌MGC-803细胞24 h,采用MTT方法检测药物作用对MGC-803细胞存活率的影响;应用基于FITC-Annexin V/PI双染的流式细胞技术检测药物作用对MGC-803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姜黄素(25 μmol·L-1)与低剂量MMC(5.98 μmol·L-1)联用组的细胞存活率显著低于中剂量MMC(11.96 μmol·L-1)单用组(P <0.05);姜黄素与中剂量MMC(11.96 μmol·L-1)联用组的细胞存活率小于高剂量MMC(23.92 μmol·L-1)单用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 <0.05).而姜黄素与低剂量MMC联用组的细胞凋亡率显著高于中剂量MMC单用组(P <0.05);姜黄素与中剂量MMC联用组的凋亡率显著大于高剂量MMC单用组(P <0.05).结论:姜黄素与与较低剂量MMC联用对胃癌MGC-803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和凋亡诱导作用显著大于较高剂量MMC单独作用的效果,姜黄素对MMC抗胃癌细胞的作用具有增强效应.  相似文献   
55.
目的探讨用颈托限制患者颈部和头部移动,防止右双腔管错位的价值。方法将择期行左侧开胸手术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颈托组。均使用右双腔管插管,颈托组在气管插管前戴好颈托。在仰卧位和侧卧位,用纤支镜分别测定主气管导管开口到主隆凸以及支气管开口到支气管隆凸的距离,对比患者体位变动对导管错位的影响。结果仰卧位改为侧卧位后,对照组的主气管导管和右支气管导管的错位均大于颈托组(5.9±1.7 mm比对2.1±0.9 mm,2.3±0.8mm比对1.1±0.7 mm,P<0.01)。从正确位置移位>5 mm的发生率,对照组大于颈托组(47%比对17%,P<0.01)。结论左侧开胸术行右双腔管插管麻醉中使用颈托限制头颈活动,可以减少右双腔管位移。  相似文献   
56.
癌肿瘤,都被认为是难治之症,死亡率很高。致癌因子是多方面的,在食品中有两种主要因素,一为黄酶菌;另一为亚硝胺。由于这些致癌物质在食品中是以痕量存在,所以检测极为困难。亚硝胺测定仪在美国已有产品,但价格非常昂贵。在我国目前尚无此类产品,所以如何就地取材,利用国产元件,制成较廉价且可以推广使用的亚硝胺测定仪是非常必要的。在哈尔滨医科大学卫生学院的食品卫生专  相似文献   
57.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acupuncture plus moxibustion at Ciliao (BL 32) for primary dysmenorrhea (PD) due to cold-dampness.

Methods

A total of 58 cases with PD due to cold-dampness were randomly allocated into an observation group (n=29) and a control group (n=29).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acupuncture and suspended moxibustion at Ciliao (BL 32), whereas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routine acupuncture alone. After three courses of treatment, the clinical efficacy was evaluated and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After treatment, the symptom scores were significantly reduced in both groups (P<0.05), but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between-group differences in clinical efficacy and symptom scores (P>0.05).

Conclusion

With fewer points and less pain, acupuncture-moxibustion at Ciliao (BL 32) can obtain similar effect as routine acupuncture therapy for PD due to cold-dampness.
  相似文献   
58.
应用帕累托图分析门诊药房退药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我院门诊药房退药的主要原因,优化服务流程,促进合理用药.方法:利用Excel软件进行退药数据处理,应用帕累托图分析退药的主要原因.结果:药品不良反应、患者因素、医生因素是造成退药的主要因素,转入院、不合理用药为次要因素,其余为一般因素.结论:针对造成退药现象的主要原因,应加强制度建设、加强处方点评、提高医生的诊治水平和服务意识、加强药师素质等.  相似文献   
59.
目的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对软组织修复、创伤愈合及骨缺损修复均有促进作用,通过建立蛋白酶诱导的兔膝骨性关节炎模型并以PRP进行干预,探讨PRP对滑膜炎的抑制及治疗作用。方法取6月龄清洁级新西兰大白兔20只,雌雄不限,体重2.5~3.0 kg;于兔耳中央动脉取血采用Landesberg等的方法制备PRP,同时对外周血及PRP进行血小板计数及PDGF、TGF和VEGF浓度检测。于20只兔双侧膝关节内分别注射0.3 mL 4%木瓜蛋白酶建立膝骨性关节炎模型后,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n=10)。实验组:双侧膝关节每周注射0.3 mL PRP,共10周;对照组:注射无菌生理盐水。于第1次注射后第2、4、6、8、10周取血检测红细胞沉降率及IL-1β浓度,取膝关节滑膜标本行大体及HE染色观察,并根据Mankin评分标准对滑膜评分。结果血小板计数示PRP中血小板浓度约为外周血的6.8倍。PRP中PDGF、TGF-β和VEGF的浓度分别约为外周血中的5、8、7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实验动物均存活至实验完成。实验组第2、6、8、10周红细胞沉降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4周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第4、6、8、10周IL-1β浓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2周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关节滑膜广泛水肿、增厚,表面纤维素性渗出,标本滑膜表面偶见血管翳样组织出现;实验组自第2周开始,可见滑膜渗出减少,随时间延长表面充血现象减轻,水肿程度下降,第10周时可见标本滑膜略增厚,未见明显水肿,表面少量淡黄色关节液覆盖,无粘连现象。实验组第4、6、8、10周Mankin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2周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RP通过修复受损组织、抑制炎性因子释放等途径,对蛋白酶诱导的兔滑膜炎发挥缓解和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60.
目的观察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在小儿鼾症腺样体及扁桃体切除术后的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2011年1—9月,静脉复合吸入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择期行小儿鼾症腺样体及扁桃体切除手术的患儿60例。随机分为帕瑞昔布钠组(A组)、芬太尼组(B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20例患儿。于手术麻醉结束前30 min分别注射帕瑞昔布钠1 mg/kg、芬太尼1μg/kg或生理盐水。三组患儿的年龄、性别、体质量、失血量、手术时间和术中麻醉药用量等一般情况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拔除气管导管后患儿10 min的躁动评分。记录术后1、2、4、8 h各时间点患儿的疼痛评分、镇静评分。观察术后24 h内的不良反应。结果术后各个时间点的A组疼痛评分显著低于B组和C组。B组的镇静评分在术后1、2 h显著高于A组和C组。B组患儿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显著高于A组和C组。三组患儿均无明显呼吸抑制、血压剧烈波动等不良反应。结论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用于小儿鼾症腺样体及扁桃体切除手术可产生较好的镇痛作用,可预防全麻恢复期躁动的发生,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芬太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