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27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56 毫秒
41.
随着微创医学和内镜技术的不断发展,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检查已越来越多用于临床肝胆胰疾病的诊断及治疗。但因操作过程中对胃肠道刺激产生的不适,给病人带来一定痛苦,对合并有心脏病、高血压、肺功能障碍、胃肠黏膜病变等疾病的病人还带来一定风险,因此限制了ERCP检查。我们对50例行ERCP检查的患者采用了丙泊酚联合咪达唑仑(咪唑安定)一芬太尼静脉复合麻醉的方式,以力求减轻病人的痛苦,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2.
本文指出了核磁共振成象仪中,梯度方向与磁场方向的区别,给出了梯度磁场中的磁力线方程,标量磁势函数和计算它的方法。  相似文献   
43.
镇江市医药卫生科技情报协作网成立会议于1991年12月21日召开。来自全市23个单位的32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市医学会副秘书长郭惠珍主持,并就如何充分利用和发挥医学文献资料的作用等问题作了重要讲话。会议通过了市医药卫  相似文献   
44.
短寿命核素在核医学中的应用日益广泛,但过去传统标记方法都不够理想,国外近年来发展起来的电解标记法,具有标记率高、稳定好,操作简便迅速等优点,对短寿命核素尤其适用。我们重复了国外实验,并在此基础上,根据实际操作要求,设计了这个仪器。 1.仪器设计特点 (1)实验证明标记率主要由通过电解槽的电量决定。根据电流自动积分原理,予先由旋钮置定所要求的电量,当电解槽通过此电量时,仪器就自动切断电源。电流自动积分的基本方法是按着予置比例,分出电解槽的电流,给一个电容器C充电到确定的电压V。设通过电解槽的电量为Q,电流强度为  相似文献   
45.
目的观察减阻剂对急性失血性休克合并内毒素致伤大鼠皮肤微循环的改善作用及抗氧化能力。方法 60只SD大鼠,雌雄不拘,体质量(302±26)g,用简单随机法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20只。在30 min内自颈动脉放血完成失血性休克,最终的指标为平均动脉压(40±5)mmHg,然后静脉给予内毒素10 mg/kg,休克30 min后开始液体复苏。复苏时间为5 min。A组静脉给予3.5 ml/kg的生理盐水;B组使用内含0.4 mg/ml的透明质酸和0.05 mg/ml聚氧化乙烯作为减阻剂的等量生理盐水复苏;C组使用内含芦荟提取物0.05 mg/ml的等量生理盐水复苏。在不同时间点,使用激光多普勒血流仪观察大鼠左侧腹股沟皮肤灌注情况,并测定大鼠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浓度。结果 A、B、C三组的生存率分别为15%、55%和60%。三组的MDA和SOD在失血性休克开始后均显著升高并持续至实验结束。与A组比较,B和C组应用减阻剂60min后皮肤血流灌注得到改善并维持至实验结束,B和C组的SOD显著高于A组,MDA显著低于A组。结论减阻剂可在急性失血性休克复合内毒素大鼠模型中,提高大鼠生存率、有效改善大鼠的皮肤微循环、增强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46.
目的:观察丙泊酚预处理对减少依托咪酯全麻诱导时肌阵挛的作用.方法:60例静脉全麻下行胃肠镜检查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A组)和对照组(B组),A组静注依托咪酯0.15~0.3 mg/kg前先静注丙泊酚0.6 mg/kg,B组不用.结果:A组无1例出现肌阵挛,B组出现21例(P<0.01);两组间组内MAP、HR、RR、SpO2各值,以及两组手术时间、呼唤睁眼和定向力恢复时间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0.6 mg/kg的丙泊酚预处理,能明显减少依托咪酯全麻诱导时肌阵挛,不影响麻醉效果,不增加麻醉副作用.  相似文献   
47.
目的:探索姜黄素与中低剂量化疗药5-氟尿嘧啶(5-FU)联用对胃癌MGC-803细胞生长、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影响,为临床上应用姜黄素作为胃癌化疗药5-FU的增效剂,以减少5-FU使用剂量、降低其毒副作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应用MTT检测法检测药物作用对MGC-803细胞的抑制作用;应用基于AO/EB双染的荧光显微观察法和FITC/PI双染的流式细胞技术检测药物作用对MGC-803细胞凋亡的影响;应用基于PI单染的流式细胞技术检测药物作用对MGC-803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姜黄素(25 μmol·L-1)分别与低剂量(2.4 μmol·L-1)和中剂量(4.8 μmol·L-1)的5-FU联合作用能有效地抑制MGC-803细胞的生长,诱导细胞凋亡并将细胞周期阻滞在S期,并呈剂量-时间的依赖关系。姜黄素与低剂量5-FU联用组的效果显著优于中剂量(4.8 μmol·L-1)5-FU单用组(P < 0.01),而姜黄素与中剂量5-FU联用组的效果显著优于高剂量(9.6 μmol·L-1)5-FU单用组(P< 0.01),提示姜黄素能显著增强5-FU抗胃癌MGC-803细胞的作用,并呈剂量-时间的依赖关系。结论:本研究为临床上应用姜黄素作为5-FU治疗胃癌的辅助用药,以减少5-FU的使用剂量,从而降低其毒副作用提供了初步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48.
医学物理(Medical phyiscs)、生物医学工程(Biomedical Engineering)、生物物理(Biophysics)这三个学科的关系是很密切的,医学物理和生物医学工程两个国际组织虽然是独立的,但它们经常联合召开学术年会,这表明它们重叠的研究领域较多.生物物理国际组织并不与上述两个国际组织共同召开  相似文献   
49.
目的:观察针刺疗法治疗脑梗死后痉挛的疗效观察。方法:选择脑梗死后痉挛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治疗组健侧采用泻法,患侧采用补法。对照组双侧均采用平补平泻。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66.7%,对照组为20.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Ashworth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采用适宜针刺手法治疗脑梗死后痉挛具有显著疗效,较常规针刺手法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50.
目的探讨供体特异性骨髓胸腺内输注大鼠小肠移植后受体大鼠外周血嵌合体动态变化及对急性排斥的影响。方法对18只大鼠进行了供体特异性骨髓细胞(DBMC)输注(试验组),同期18只单纯接受异基因小肠移植(对照组)。采用原位PCR与流式细胞仪相结合的PCR-Flow方法对18只DBMC输注大鼠和18只对照大鼠外周血进行嵌合体检测。结果实验组大鼠术后存活时间(中位数=52.28d,P<0.005)明显延长,病理结果显示排斥反应轻微。可诱导较稳定的移植耐受。移植后5d即有少量嵌合体产生,嵌合状态在15d内呈明显增长,而在15d后嵌合状态增加缓慢。结论胸腺内注射异基因大鼠骨髓细胞可诱导大鼠特异的移植耐受,而外周血嵌合体与耐受状态有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