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8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13篇
医药卫生   31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后牙缺失者髁突X线影象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Schuller位片和侧位体层摄影片显示的髁突X线特征的临床意义。方法 :先对 2 5例颞颌关节紊乱症患者和 88例缺牙修复患者分别拍摄Schuller位片和双侧TMJ侧位体层摄影片 ,然后对 2组患者分别进行临床症状 (缺牙情况及咬合干扰情况 )的检查记录 ,对 2组患者的X线影像进行对称性、骨质变化情况的记录 ,再将 2片所显示的髁突影像情况和临床检查结果之间作相关性分析。结果 :髁突形态不对称比例及骨质变化比例 ,各组之间无明显的差异 (P >0 .0 5 ) ;髁突形态异常者 ,成对缺牙数较多 ,与年龄无明显差异 (P >0 .0 5 ) ;颞颌关节紊乱症症状与咬合紊乱症成正相关关系 (P <0 .0 1)。结论 :TMJ形态及骨质变化与TMD临床症状和体征的关系并不密切 ,后牙缺失后久未修复所导致的各种咬合干扰与TMD有明显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02.
肾损伤对百草枯中毒患者预后影响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百草枯(PQ)中毒自1966年首次报道以来,以高病死率、无特效治疗而成为临床工作中的一个难点.  相似文献   
103.
目的对一个线粒体DNA缺失综合征8A型(MTDPS8A)家系进行致病基因突变及表型分析。方法应用目标序列捕获加高通量测序技术对1例MDS患者及其父母进行神经肌肉Panel平行测序,在确定先证者的致病基因型后,应用Sanger测序法进行验证,同时检测患者直系亲属的基因型,并用REVEL、MutationTaster与PolyPhen-2软件预测该突变对蛋白功能的影响。结果患者的RRM2B存在罕见的复合杂合错义突变:c.587AG(p.Y196C)和c.424GA(p.D142N),导致该基因编码蛋白的第142位和第196位相应氨基酸的改变。这两种突变通过蛋白功能预测都为有害。结论 RRM2B基因的c.424GA和c.587AG复合杂合突变很有可能是MDS家系的分子发病原因,此基因型与临床表型有相关的部分。  相似文献   
104.
目的:探讨基于PDCA循环的精细化管理在儿童健康体检中心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2017年8月~2018年8月在体检中心接受健康体检的156名儿童及家属(1名主要照顾者)为研究对象,给予其实施基于PDCA循环的精细化管理,另抽取实施前的156名儿童及家属作为对照分析;比较实施前后护士工作效率及差错遗漏等不良事件发生率、家属知识掌握率及满意率。结果:实施精细化管理后,体检耗时较实施前明显缩短(P 0. 01),差错遗漏等不良事件发生率较实施前明显降低(P 0. 05),家属的相关健康知识掌握率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较实施前明显提高(P 0. 01)。结论:儿童健康体检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将基于PDCA循环的精细化管理应用于儿童健康体检中心,可以提升护理工作效率,减少不良事件,提高体检儿童家属的知识掌握率及护理满意率,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5.
目的:探讨三级责任护理管理制在重症医学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按实行护理模式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1 015例和对照组978例,对照组采用科护士长-护士二级责任制,观察组采用护士长-护理组长-护士三级责任护理管理制.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并发症、心理状态及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不良事件、并发症发生情况低于对照组(P<0.05,P<0.01),观察组DSI评分、SDS评分及满意度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重症医学科患者采用三级责任护理管理制,可减少患者不良事件和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06.
丹参多酚酸盐对急性左心衰疗效的随机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丹参多酚酸盐对急性左心衰(AHF)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9月至2015年3月我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的126例AHF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70例)和对照组(56例)。两组的治疗均按AHF指南进行,治疗组在指南治疗基础上加用丹参多酚酸盐静脉滴注,200 mg/d,疗程14d。比较两组住院死亡率、住院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在治疗前和治疗第14天进行血清B型脑钠肽(BNP)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检测。结果两组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38)。治疗组住院天数中位数低于对照组(7d vs.9 d,P=0.030)。治疗14 d后,治疗组血清BN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LVEF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多酚酸盐不能降低AHF患者住院死亡率,但能够改善心功能,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07.
目的 构建SCG10的原核表达载体并诱导、纯化和鉴定其表达.方法 pcDNA3.1-SCG10质粒用BamHI和XhoI双酶切后,克隆至pGEX-5X-1栽体,IPTG(异丙基硫代半乳糖苷)在BL21大肠杆茵中诱导glutathione S-transferase(GST)-SCG10 融合蛋白表达,利用GST-beads纯化诱导的融合蛋白,经Western blot印迹鉴定.结果 SCG10全长编码序列克隆至pGEX-5x-1载体中,双酶切鉴定片段大小为500 bp,在BL21大肠杆茵中IPTG诱导融合蛋白的表达分子量为47 kDa,成功纯化出GST及GST-SCGl0蛋白,Wstem blot检测到蛋白表达.结论 构建了SCG10基因原核表达载体,鉴定了GST-SCG10融合蛋白表达.  相似文献   
108.
目的探讨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在早期妊娠妇女血清和妊娠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复发性自然流产(RSA)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连接(SP)方法,检测35例RSA病人、45例人工流产的正常妊娠妇女(对照组)早期妊娠绒毛和蛻膜组织中MIF的定位与蛋白表达,采用RT-PCR技术检测绒毛和蛻膜组织MIF mRNA表达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MIF水平。结果两组孕妇绒毛滋养层细胞和蜕膜细胞中均有MIF表达,RSA组绒毛滋养层细胞胞质和蜕膜细胞胞质中MIF表达呈淡棕色,而对照组中呈深棕色。RSA组绒毛滋养层细胞胞质和蜕膜组织MIF蛋白和MIF mRNA表达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t=7.089~40.610,P<0.01)。RSA组血清MIF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t=8.903,P<0.01)。早期妊娠血清MIF水平与绒毛和蛻膜组织中的MIF mRNA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873、0.657,P<0.01);与MIF蛋白表达水平也呈正相关(r=0.794、0.616,P<0.01)。结论 MIF mRNA及其蛋白在RSA病人绒毛及蜕膜组织中低表达可能参与了RSA的发病,早期妊娠血清MIF水平下降对RSA的发生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09.
刘芙蓉  程雪君  杨艳芬  王会娟 《中国民康医学》2011,23(23):2904-2905,2907
目的:通过了解流水线作业工人的负性情绪状态,开展相应的心理干预措施,从而减轻工人的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改善生活质量。方法:选择流水线作业工人102例,随机分为研究组51例,对照组51例,对研究组进行针对性的心理干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102例流水线作业工人进行问卷调查,评定两组之间的差别。结果:①研究组在接受心理干预后,SAS、SDS总分值显著降低(P<0.001)。②研究组女性抑郁分减少值与男性比较存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心理干预对女性流水线作业工人效果更明显。结论:心理干预对于改善流水线作业工人负性情绪具有良好的作用,可提高流水线作业工人对负性情绪的认识,减轻焦虑、恐惧程度,明显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0.
改良B-Lynch缝扎术治疗剖宫产难治性大出血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改良式B-lynch缝扎术治疗剖宫产术中难治性大出血的应用价值。方法2008~2010年我院42例剖宫产术中难治性大出血采用改良式B—lynch缝扎术治疗作为研究组,随机选择34例剖宫产术中大出血病例(采用出血部位“8”字缝扎、结扎双侧子宫动脉、官腔填塞纱条等方法治疗)作为对照组,对手术时间、产后出血量、产褥病率以及治疗效果等进行对比。结果B—Lynch缝扎术治疗组上述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式B—lynch缝扎术安全、有效、操作简单、止血迅速,是治疗剖宫产术中大出血的一种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