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48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比较几种不平衡氨基酸营养支持对荷瘤宿主营养状况及生存时间的影响。以荷 Walker- 2 5 6癌肉瘤 SD大鼠为研究对象 ,空肠喂饲肠外营养制剂 10天。据所喂饲肠外营养制剂中氨基酸组成的不同 ,分为 A组 (平衡氨基酸组 )、B组 (增量精氨酸不平衡氨基酸组 )、C组 (去蛋氨酸不平衡氨基酸组 )、D组 (去缬氨酸不平衡氨基酸组 )、E组 (增量精氨酸、去蛋氨酸、去缬氨酸不平衡氨基酸组 )。宿主体重变化、血清转铁蛋白浓度作为衡量宿主营养状况的指标 ,并观察宿主生存时间。结果 :1B、C、D、E组与 A组相比较 ,宿主体重减轻 ,血清转铁蛋白浓度均明…  相似文献   
32.
目的研究靶向甲硫氨酸腺苷转移酶(MAT)2A基因的小干扰RNA(siRNA)对肝癌细胞生长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以MAT 2A为目的基因,以产生siRNA质粒载体pSilence-2.1-U6为表达模板,细胞内转录合成4条siRNA;并构建携带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的重组质粒载体plucA-MAT 2A。脂质体转染法将重组质粒载体plucA-MAT 2A与产生siRNA的质粒pSilence-2.1-U6共转染293 T细胞,定量检测荧光素酶活性,初步筛选出抑制荧光素酶表达的有效siRNA,然后将有效的siRNA转染Bel-7402肝癌细胞,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MAT 2A mRNA表达,并检测转染后肝癌细胞MAT的活性,进一步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法观察siRNA对肝癌细胞生长的抑制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siRNA对肝癌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所合成的4条siRNA中有2条抑制荧光素酶表达,抑制效率分别为81%和89%,并特异性抑制肝癌细胞MAT 2A表达,降低了肝癌细胞中MAT活性,抑制肝癌细胞的生长,诱导肝癌细胞凋亡。结论靶向MAT 2A基因的siRNA抑制肝癌细胞生长,诱导肝癌细胞凋亡;MAT 2A是肝癌基因治疗的一个很有希望的靶位点。  相似文献   
33.
为了探讨适合肿瘤病人使用的复合不平衡氨基酸制剂 ,我们采用正交设计筛选荷瘤机体营养支持的最佳氨基酸谱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正交设计 :其目的是既保证宿主氨基酸供给 ,使治疗后宿主体重增加 ,又尽量延缓肿瘤生长。选择可能影响肿瘤生长的 4因素 4水平[1 3] :蛋氨酸 (A1=0 ,A2 =2 ,A3=4,A4=6g/L) ,缬氨酸 (B1=0 ,B2 =2 ,B3=4,B4=6g/L) ,酪氨酸(C1=0 .1,C2 =0 .5 ,C3=1,C4=2 g/L) ,精氨酸 (D1=2 ,D2 =4,D3=6,D4=8g/L)。选用L16 ( 45)正交设计表 ,将荷瘤大鼠空肠喂饲后瘤重及体重增量百分比作为…  相似文献   
34.
目的比较几种不平衡氨基酸营养支持对肿瘤生长的影响.方法以荷Walker-256癌肉瘤SD大鼠为研究对象,空肠喂饲肠外营养制剂10 d.据所喂饲肠外营养制剂中氨基酸组成的不同,分为:A组(平衡氨基酸组)、B组(增量精氨酸不平衡氨基酸组)、C组(去蛋氨酸不平衡氨基酸组)、D组(去缬氨酸不平衡氨基酸组)、E组(增量精氨酸、去蛋酸、去缬氨酸不平衡氨基酸组).肿瘤体积增长速度、肿瘤重量、肿瘤重量/尸重,以及肿瘤组织PCNA指数、肿瘤细胞周期各时相百分比、DNA倍性作为观察肿瘤生长速度的指标.结果上述各指标值显示:B,C,D组与A组相比,除DNA倍性外,其余各指标值均明显降低(P<0.01),但B,C,D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1);E组与B,C,D组相比,所有指标值均降低(P<0.01).结论①平衡氨基酸营养支持具有促进肿瘤生长作用;②增量精氨酸、去蛋氨酸及去缬氨酸三种不平衡氨基酸营养支持,具有同等程度抑制肿瘤生长作用;③增量精氨酸、去蛋氨酸、去缬氨酸不平衡氨基酸,抑制肿瘤生长作用最显著.  相似文献   
35.
目的 评价早期经皮穿刺腹腔置管引流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52例,根据经皮穿刺所置入引流管不同分为中心静脉导管置入组29例和肾造瘘管置入组23例;比较两组患者日均引流量、引流时间、住院时间及主要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中心静脉导管置入组日均引流量为( 850±140) ml/d,肾造瘘管置入组...  相似文献   
36.
目的 观察促血管生成素2(Ang2)单链抗体(ScFv-Ang2)对人肝癌血管生成及肿瘤生长的作用.方法 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各组分别添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VEGF+ Ang2、VEGF+ Ang2+ ScFv-Ang2,通过HUVEC增殖测定、迁移实验、小管形成实验观察ScFv-Ang2在体外对HUVEC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建立荷人肝癌细胞株MHCC97的肝原位移植瘤模型裸小鼠24只,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瘤内注射ScFv-Ang2 (4×1011 pfu/ml),对照组予以生理盐水,测量肿瘤大小、肺转移灶数目、癌组织CD31蛋白表达及微血管密度(MVD)计数,观察ScFv-Ang2对肝细胞癌(HCC)血管生成及肿瘤生长的作用.结果 体外实验中观察到ScFv-Ang2可抑制VEGF和Ang2诱导的HUVEC增殖、迁移及小管形成;ScFv-Ang2瘤内注射组肿瘤体积、重量、肺转移灶数目、CD31表达水平以及MVD计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ScFv-Ang2在体外实验中具有抑制HUVEC形成血管的作用,体内实验中对裸鼠人肝癌具有抑制血管生成和肿瘤生长的作用.  相似文献   
37.
生长激素和生长抑素联合低热量肠外营养治疗SAP并发MOD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目的 探讨生长激素和生长抑素联合低热量肠外营养在重症急性胰腺炎 (SAP)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 (MOD )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 41例SAP并发MOD患者随机分为受试组 (2 1例 )和对照组(2 0例 )。受试组给予低糖、低热量、低脂肪的肠外营养 ,总热量不超过 62 .9~ 83 .9kJ (kg·d ) ,供氮量为 0 .10~ 0 .12g (kg·d) ,脂肪供热不超过总热量的 40 % ;配合生长抑素 (疗程为 7~ 14d )和生长激素 (疗程为 7d)治疗。对照组接受传统TPN治疗。检测治疗前、治疗 1周后血浆清蛋白、前清蛋白、转铁蛋白、C反应蛋白浓度 ,外周血T淋巴细胞计数 ,氮平衡 ,血尿素氮浓度 ,及血液中炎症介质TNF α ,IL 1和IL 6的浓度。结果 受试组经治疗后 ,血浆中清蛋白、前清蛋白、转铁蛋白浓度显著升高(P <0 .0 5 ) ,C反应蛋白浓度则明显降低 (P <0 .0 5 ) ,负氮平衡纠正 (P <0 .0 1) ,外周血T淋巴细胞计数升高 (P <0 .0 1) ,血尿素氮生成减少 (P <0 .0 1) ,TNF α ,IL 1,IL 6过度表达明显抑制 (P <0 .0 1)。对照组治疗前后各项指标无显著变化。结论 生长激素和生长抑素联合低热量肠外营养 ,能够有效地克服SAP并发MOD患者所出现的营养代谢障碍 ,抑制炎症介质的过度表达 ,减轻高分解代谢状态 ,从而提高营养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8.
目的比较肠内营养(EN)、EN联合肠外营养(PN)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后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14年1月我院87例PD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营养方式分为EN组(37例)及EN+PN组(50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手术及术后营养相关并发症发生率、血生化相关性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及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N组与EN+PN组营养支持相关并发症率分别为30%、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N+PN组血清总胆红素、丙氨酸转氨酶高于EN组(均P0.05),但两组均在正常值范围内。结论 PD患者术后应用EN联合PN安全性及实用性均与单独应用EN相似,但可明显减少营养相关并发症,是PD术后更好的营养方式。  相似文献   
39.
目的 比较几种不平衡氨基酸营养支持对肿瘤生长的影响。方法 荷Walker-256癌肉瘤SD大鼠,空肠喂饲肠外营养制剂10天,据所喂饲制剂中氨基酸组成的不同,分为:A组(平衡氨基酸组)、B组(增量精氨酸不平衡氨基酸组)、C组(去蛋氨酸不平衡氨基酸组)、D组(去缬氨酸不平衡氨基酸组)、E组(增量精氨酸、去蛋氨酸、去缬氨酸不平衡氨基酸组)。肿瘤体积增长速度、肿瘤重量、肿瘤重量/尸重,肿瘤组织PCNA指数,肿瘤细胞周期各时相百分比以及DNA倍性作为观察肿瘤生长速度的指标。结果 上述各指标值显示:B、C、D组与A组相比,除DNA倍性外,其余各项指标值均降低(P<0.01),但B、C、D组间比较无显性差异(P>0.05)。E组与B、C、D组相比较,所有指标值均显降低(P<0.05)。结论 平衡氨基酸促进肿瘤生长;增量精氨酸、去蛋氨酸、去缬氨酸三种不平衡氨基酸对肿瘤生长有同等抑制作用;增量精氨酸、去蛋氨酸、去缬氨酸复合不平衡氨基酸对肿瘤生长抑制作用更显。  相似文献   
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