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4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21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2.
目的探讨女性股疝病人行腹腔镜经腹腹膜前修补术(TAPP)并对子宫圆韧带进行重建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4月至2013年10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收治的8例女性股疝病人的临床资料,均行腹腔镜TAPP,并行子宫圆韧带重建。结果 8例病人术后均顺利出院,住院时间为3~9(5.2±1.7)d,手术时间28~51(37.9±4.8)min,术后下地活动时间为4~6 h。术后病人疼痛较轻微,子宫圆韧带重建对女性生理功能影响较小,术后无切口感染、腹股沟区血清肿等并发症。随访6~36个月,8例子宫圆韧带重建病人无性生活不适感,所有病人均无慢性疼痛及股疝复发。结论腹腔镜TAPP治疗女性股疝疗效确切,同期行子宫圆韧带重建对女性生理功能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单孔腹腔镜手术的操作技巧。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为189例患者行单孔腹腔镜手术的临床资料。其中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60例、阑尾切除术12例、脾脏切除术7例、切口疝修补术5例、腹股沟斜疝修补术3例、胃癌根治术1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1例。结果:本组中1例胆囊切除患者术中胆道损伤,予以放置支架管,一期胆道修复,余均无医源性损伤。术后胆囊切除术患者发生迟发性胆漏1例,经穿刺引流后治愈,余均无发热、腹腔积液发生,患者恢复顺利,痊愈出院。住院415 d。术后随访115 d。术后随访123个月,无黄疸、腹部不适等症状。结论:理性的外科操作理念、精准的细节操作、扶镜手与术者的巧妙配合是保证单孔腹腔镜手术顺利进行的关键技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荧光腹腔镜下小鼠胃癌可视化成像在鉴别肿瘤和正常组织中的价值。方法共20只3~4周龄,体重20 g裸鼠。2只裸鼠右后肢皮下注射0.2 ml高表达HER-2基因的NCI-N87胃癌细胞悬液用于观察背部成瘤情况,1周后当瘤体直径达1 cm左右进行下一步实验观察。将0.2 ml高表达HER-2基因的NCI-N87胃癌细胞悬液注射于12只裸鼠胃黏膜下,建立裸鼠胃癌模型。将量子点与HER-2的单抗结合制作量子点纳米荧光探针。将12只胃癌模型裸鼠分为A、B组,每组6只,A组裸鼠尾静脉注射量子点纳米荧光探针100μl与裸鼠胃癌模型进行体内结合,B组裸鼠尾静脉先注射HER-2单克隆抗体再注射量子点纳米荧光探针100μl,C组6只正常生长的裸鼠尾静脉直接注射量子点纳米荧光探针100μl。最后利用改装后的荧光腹腔镜分别以15、30 min和1、2、4、8、12、24、30 h时间点观察不同时期裸鼠体内胃癌组织及其他部位的荧光显像,标本送检。结果裸鼠种瘤成功,胃癌组织在荧光腹腔镜下完成可视化成像,荧光探针结合后稳定性良好,荧光强度在1 h后达到峰值,30 h后荧光消失。发光组织病理切片证实为胃癌组织,免疫组化证实该组织高表达HER-2蛋白。结论量子点纳米荧光探针性质稳定,荧光强度1 h达到峰值,然后逐渐衰减,荧光腹腔镜下可清晰看到高表达HER-2的NCI-N87胃恶性肿瘤的边界和周围组织及淋巴结的转移情况。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不同器械经脐单切口与三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安全性、手术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9月~2012年6月胆囊切除术150例,随机分为3组:A组行经脐单切口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可转腕器械);B组行经脐单切口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普通器械);C组行三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比较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满意程度、C反应蛋白、免疫球蛋白及T淋巴细胞亚群等损伤指标。结果中位手术时间A组40min和B组37.5min显著长于C组25min(X2=25.165,P=0.000;X2=16.184,P=0.000),但A、B2组无统计学差异(X2=0.987,P=0.610)。中位术中出血量A组10.0ml和B组10.0ml显著多于C组7.5ml(X2=12.571,P=0.002;X2=13.619,P=0.001),但A、B2组无统计学差异(X2=0.021,P=0.989)。3组术后疼痛评分、满意程度、创伤及对免疫系统影响均无差异(P〉0,05)。发生并发症4例,其中胆漏3例(B组1例,C组2例),术中胆道损伤l例(B组),A组未发生并发症。结论SILC是一种兼顾安全与美观的胆囊切除术式,可转腕器械使SILC更具安全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关节镜在强矿压爆震伤致膝关节急性损伤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在43例有强矿压爆震伤史的患者中进行早期关节镜诊断,其中35例行关节镜下手术治疗。结果:35例行关节镜下手术治疗的患者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各项指标都有明显改善。结论:早期行关节镜检查可全面评估损伤程度,提高诊断水平;镜下手术治疗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功能恢复快。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液相色谱同时测定食品中多种甜味剂和防腐剂的方法.方法:采用ODS C18柱,甲醇-乙酸铵作为流动相,针对不同类型样品,采用不同前处理方法,样品处理液最后于液相色谱仪进行分析定量.结果:乙酰磺胺酸钾、苯甲酸、山梨酸、糖精钠、脱氢乙酸、阿斯巴甜在0~0.32 mg/ml浓度范围内,标准曲线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分别为0.9999、0.9999、0.9999、0.9999、0.9999、0.9996;乙酰磺胺酸钾的RSD为0.93%~5.8%、苯甲酸的RSD为0.36%~5.6%、山梨酸的RSD为0.67%~6.8%、糖精钠的RSD为1.9%~4.9%、脱氢乙酸的RSD为2.1%~3.3%、阿斯巴甜的RSD为1.3%~6.4%;乙酰磺胺酸钾加标回收率为93.1%~99.6%、苯甲酸为90.5%~98.7%、山梨酸为91.5%~102.5%、糖精钠为91.8%~100.9%、脱氢乙酸为92.3%~99.8%、阿斯巴甜为90.3%~103.5%.结论:本方法简便、快捷,不但可以同时测定食品中多种甜味剂和防腐剂,而且精密度、准确性均满足检测要求,此外对适应食品中多组分同时检测的需求和发展趋势有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直肠前突 (rectocele ,RC)又称直肠前膨出 ,为常见的出口阻塞综合征。我们自 2 0 0 0~ 2 0 0 2年采用吻合器直肠黏膜环形切除联合经直肠闭式修补术治疗RC 8例 ,效果满意 ,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 :本组 8例均为女性 ,年龄 2 7~ 6 9岁 ,平均( 4 2± 11)岁 ;分娩史 1次者 3例 ,2次者 2例 ,3次者 2例 ,5次者 1例 ;病程 2~ 35年 ,平均 ( 12± 8)年 ;排便时间 2 7~ 6 9min ,平均 ( 34± 6 )min。临床主要表现为排便困难、肛门阻塞感 ,常需口服泻剂或手助排便 ;排便时间延长 ,肛门及会阴坠胀、有排空不全感 ,部分病人出现下腹及肛…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直肠癌根治术中应用右美托咪定对免疫功能及血循环微转移的影响。方法将本院84例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各42例,麻醉诱导、维持、术后镇痛等方式相同,观察组于气管插管后给予右美托咪定,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比较两组围术期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检测术中、术后免疫指标CD4~+、CD8~+、CD4~+/CD8~+水平,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PT-PCR)法与右美托咪定输注前、右美托咪定输注后30 min、术后24 h检测外周血中细胞角蛋白19(CK19)、细胞角蛋白20(CK20)阳性率。结果 SBP:插管前两组较基础值降低(均P0.05),插管即刻较前一时点升高(P0.05),后逐渐降低呈平稳趋势,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DBP与SBP变化趋势基本相同。HR:两组插管前HR均低于基础值,观察组应用右美托咪定后HR降低,右美托咪定输注后30 min HR低于之前各时点及对照组同时点(均P0.05),对照组插管即刻略有上升,但基本维持平稳。两组术中1 h、术毕、术后1 d CD4~+、CD4~+/CD8~+呈降低趋势,观察组术毕、术后1 d CD4~+、CD4~+/CD8~+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各时点CD8~+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24 h观察组CK19及CK20阳性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直肠癌根治术中应用右美托咪定可减轻免疫抑制,且降低血循环微转移风险,但仍需补充研究以获得更为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20.
<正>乳腺增生病是一种临床常见的增生性疾病,既非炎性增生,又非肿瘤。其本质为增生的乳腺实质、间质和异常的乳腺结构和形态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