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3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6篇
医药卫生   19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本研究旨在观察不同动员方法对健康供者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的动员效果、采集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及移植后受者造血功能恢复的影响.2008年1月-2013年5月期间本院43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供者分为单纯动员和联合动员两组.单纯动员组采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5-10 μg/(kg·d)皮下注射,动员4-6天开始采集;联合动员组在单纯动员基础上于采集前2-4h给予静脉滴注地塞米松10 mg.观察不同组采集的MNC、CD34+细胞数及其与采集前外周血MNC数的关系,观察采集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和回输不同组供者造血干细胞后受者造血重建情况.结果表明:两组供者采集造血干细胞数均满足移植需要,单纯动员组采集的MNC及CD34+细胞数均高于联合动员组.两组采集物中MNC与采集前外周血MNC计数均呈正相关;联合动员组采集后血红蛋白及血小板下降幅度较单纯动员组明显.单纯动员组采集过程中不良反应轻微,可以耐受及逆转,联合动员组未出现不良反应.在两组患者预处理方案无统计学差异的情况下,联合动员组相应的受者造血重建时间较单纯动员组明显缩短.结论:在G-CSF动员供体外周血干细胞时加用地塞米松,可以减少外周血造血干细胞采集的不良反应,可采集到足够的造血干细胞数,采集前外周血中MNC计数仍可以作为评估采集物中MNC高低的一项参考指标,特别是联合地塞米松动员干细胞对于受者造血重建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12.
本研究旨在观察多西他赛对人骨髓瘤细胞系RPM18226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探讨其作用的分子机制。采用MTT法检测骨髓瘤细胞增殖抑制率,光学显微镜及电子显微镜观察多西他赛对骨髓瘤细胞形态的影响,Annex-in-VFITC/PI双染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PI染色流式细胞术检测骨髓瘤细胞周期分布情况,半定量RT-PCR检测多西他赛对B观-2、caspase-8及caspase-3mRNA表达影响,Westernblot法检测多西他赛作用前后骨髓瘤细胞BCL-2蛋白表达变化。结果显示:0.25-8.0μg/ml终浓度的多西他赛均可抑制RPM18226细胞增殖,抑制率呈时间(r=0.927)和浓度(r=0.726)依赖性;多西他赛处理组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细胞数量明显减少,排列紊乱,高倍镜可见凋亡细胞,偶见坏死细胞;电子显微镜下可见细胞典型凋亡改变以及少数坏死细胞;多西他赛可明显诱导骨髓瘤细胞凋亡(P〈0.01),主要将细胞阻滞于G2/M期(P〈0.01),作用48h时BCL-2mRNA与BCL-2蛋白表达量减少(P〈0.05),caspase-8、caspase-3mRNA表达量增加(P〈0.05)。结论:多西他赛通过诱导细胞凋亡可抑制骨髓瘤细胞增殖,其诱导细胞凋亡可能与细胞周期阻滞,激活细胞内、外源性凋亡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13.
详细.于 X 线平片中仅1/3的成人能显示松果腺钙化.而在 CT 扫描中松果腺的钙化确不罕见。本组405例正常人 CT 扫描中见有300例显示松果腺钙化。另外测量幕上有占位性病变者30例,松果腺肿瘤2例,以供对照.一、材料与方法本组300例松果腺钙化中,男  相似文献   
114.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86例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总结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临床特点,探讨复发诱因及可能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对186例ITP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儿童组102例,男女比例为1.27∶l;年龄3个月~14岁,中位年龄5岁;急性型70例(68.63%),慢性型32例;起病前有诱因者47例,占46.08%。成人组共84例,男女比例为1∶1.47;年龄15~77岁,中位年龄21岁;急性型4l例,慢性型43例(51.19%);发病前有诱因者15例,占17.86%。两组的性别构成、分型、起病诱因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儿童病例共随访26例,急性型23例,16例治愈;慢性型3例,l例治愈,儿童总痊愈率为65.38%。成人患者预后略差,随访31例,急性型11例,仅4例治愈;慢性型20例,无一例愈痊。结论:儿童患者发病前多有感染史,以急性型多见,病情可自发缓解,预后好;成人患者起病隐匿,多无感染史,好发于育龄女性,多呈慢性过程,病情反复。本组少数患者合并其他疾病可能影响疗效。  相似文献   
115.
刘心  冯华  张辉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12,31(11):949-956,972
目的:评估采用同种异体跟腱重建内侧副韧带(MCL)浅层结构对恢复膝关节外翻稳定性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8月至2010年12月我科收治的诊断为陈旧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并符合重建手术指征的患者19例,均采用同种异体跟腱作为移植物。患者入选标准为:1)陈旧MCL损伤,受伤至手术时间超过3周;2)IKDC膝关节外翻不稳定分级为C级[内侧关节间隙开口程度(侧侧差值)为6~10 mm]或D级(内侧关节间隙开口程度大于10 mm);3)随访时间至少12个月。术前、术后采用Telos装置拍摄膝关节外翻位应力像评估内侧结构稳定性。其他评价指标包括IKDC主观功能评分和Lysholm主观功能评分。结果:19例患者中,16例获得随访,其中男性12例,女性4例;平均年龄31.8岁(19~53岁),受伤至手术时间平均17.6个月(24天~84个月),随访时间平均27.8个月(12~67个月)。患者术前膝关节内侧间隙开口程度平均为(8.9±3.1)mm(6~23.2 mm),术后平均(0.1±1.4)mm(-2~2.4 mm),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KDC主观功能评分术前平均(49.8±6.7)分(31~57.5分),术后平均(82.8±4.8)分(71.3~93.1分),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ysholm评分术前平均(69.3±5.7)分(55~78分),术后平均(88.3±4.6)分(75~95分),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6例患者中,术前膝关节外翻稳定性IKDC分级C级12例,D级4例;术后A级14例,B级2例。结论:采用同种异体跟腱重建内侧副韧带浅层结构能够显著改善膝关节外翻稳定性,术后平均2年的随访表明患者主观功能评分满意。  相似文献   
116.
目的 比较使用异体肌腱保留残端重建前交叉韧带(ACL)和标准ACL重建术的临床疗效. 方法 前瞻性地将2008年8月至2010年4月收治的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ACL损伤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使用保留残端的ACL重建术(保残组,45例)和切除残端的ACL重建术(对照组,45例),移植物均使用4股异体肌腱.两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比较两组患者术后Lysholm评分、IKDC分级、稳定性检查(Lachman试验、轴移试验和KT-1000 测量)、滑膜覆盖情况及本体感觉测试结果.结果 保残组和对照组分别有39例和41例患者完成至少2年(平均25.7个月)的随访.保残组和对照组患者Lysholm评分分别为(96.0±6.0)分和(93.0±7.5)分,分别有97.4% (38/39)和97.6% (40/41)的患者评为IKDCA级或B级、97.4% (38/39)和97.6%(40/41)的患者Lachman试验阴性、94.9% (37/39)和87.8% (36/41)的患者轴移试验阴性、KT-1000侧-侧差值分别为(1.6±1.7) mm和(1.8±1.8) mm、滑膜覆盖分型为A或B的分别有71.4% (20/28)和70.4% (19/27)、关节位置觉侧-侧差值分别为3.6°±1.8°和3.9°±2.2°,以上指标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保残组受伤至手术时间与Lysholm评分、KT-1000侧-侧差值、移植物滑膜覆盖情况和关节位置觉侧-侧差值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使用异体肌腱时,保留残端重建ACL与标准的ACL重建术相比,对膝关节术后稳定性、移植物滑膜覆盖及膝关节本体感觉恢复等无明显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7.
目的:探讨专人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于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康复作用。方法:抽取科室2018年1月至2020年9月接收的58名脑卒中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软件抽签分组的形式将病例分为试验组(n=30)和对照组(n=28);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专人早期康复护理,比较两组对象的康复效果。结果:统计显示:试验组干预后的自我效能感评分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干预后的肢体功能评分为(48.3±5.2)分,高于对照组的(43.5±6.7)分,两数据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干预后生活质量量表(SF-36)中躯体功能、健康至角色限制、疼痛、活力、心理健康五项指标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为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71%(P<0.05)。结论:专人早期康复护理是一种成熟有效的促恢复护理手段,可进一步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肢体功能和生活质量,并能有效推动和谐护患关系的建立。  相似文献   
118.
目的:研究ETV4转录因子各保守结构在转录调节结直肠癌细胞增殖以及迁移过程中的作用以及机制。方法:利用PCR介导的克隆技术,在前期构建的ETV4载体基础上,构建含不同ETV4结构域的蛋白截短体ETV4(1~339)(包含酸性结构域)与ETV4(340~484)(含DNA结合结构域)。利用CCK-8试剂盒检测不同截短体对结直肠癌细胞增殖的影响,利用细胞划痕实验检测不同截短体对结直肠癌细胞迁移的影响。进一步利用定量PCR技术检测表达不同截短体过表达细胞中上皮间质转换(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标志物的变化情况。结果:CCK-8实验结果显示截短体ETV4(1~339)无明显促进结直肠癌细胞增殖的作用,而截短体ETV4(340~484)和全长蛋白都可明显促进结直肠癌细胞增殖(P<0.01)。细胞划痕实验显示截短体ETV4(340~484)和全长蛋白可促进结直肠癌细胞迁移而截短体ETV4(1~339)却无此作用。进一步对EMT标志物检测发现ETV4(340~484)和全长蛋白可导致E-cadherin表达下降,N-cadherin、Vimentin和Twist表达上调(P<0.01),而ETV4(1~339)中EMT标志物无明显变化。结论:本实验首次证明,ETV4促进结直肠癌细胞增殖和迁移主要是通过ETV4中的ETS结构域起作用,并且可能通过介导EMT标志物来调控结直肠癌细胞转移。  相似文献   
119.
236例涎腺手术围手术期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涎腺手术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帮助病人很好地配合手术治疗。方法:收集涎腺手术病例236例,其中腮腺手术113例(47.88%),颌下腺手术96例(40.68%),舌下腺手术27例(11.44%)。分别对手术前护理、手术中护理及手术后护理的内容及实施措施进行总结。结果:236例患者均能主动、积极地配合手术,平安地度过围手术期,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促进了术后的康复。结论:涎腺手术围手术期护理可以稳定患者情绪,促进术后康复,是提高手术质量的重要辅助环节。  相似文献   
120.
目的 观察川芎嗪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大鼠巨噬细胞凋亡的影响,探讨其机制。方法 于六孔板上建立LPS诱导的大鼠巨噬细胞凋亡模型,同时设立空白对照组、LPS和川芎嗪单独作用组,并设两组川芎嗪治疗组。于指定时间加入各药品,中止时间为实验开始30小时之后。观察计数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LPS刺激能诱导细胞发生凋亡;川芎嗪单独作用对细胞凋亡无明显影响,但能明显抑制LPS诱导的细胞凋亡。结论 川芎嗪对LPS诱导的大鼠巨噬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可能是抑制了LPS激活的核因子-κB的活性,从而抑制了细胞凋亡的启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