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66篇
  免费   127篇
  国内免费   60篇
医药卫生   215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56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64篇
  2014年   101篇
  2013年   129篇
  2012年   148篇
  2011年   193篇
  2010年   203篇
  2009年   185篇
  2008年   165篇
  2007年   106篇
  2006年   84篇
  2005年   125篇
  2004年   75篇
  2003年   58篇
  2002年   54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超声检查在布氏杆菌性睾丸附睾炎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巍  白冰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12,33(10):1104-1106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布氏杆菌性睾丸附睾炎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布氏杆菌性睾丸附睾炎患者35例,年龄24~68岁,平均(44.9±13.0)岁,以阴囊肿痛首次就诊,临床确诊为布氏杆菌病.正常男性志愿者30例作为对照组,年龄21~65岁,平均(43.0±11.6)岁.对两组受检者均行右侧阴囊超声检查,检测指标包括睾丸体积、附睾头尾部厚度、睾丸动脉的血流速度和阻力指数等.对两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比较其差异.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布氏杆菌性睾丸附睾炎患者睾丸体积增大(P=0.010),附睾头部和尾部增厚(P=0.008,0.00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睾丸动脉收缩期峰值速度和舒张末期血流速度增快(P=0.000),阻力指数显著降低(P=0.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临床表现为阴囊肿痛的患者,结合与病畜及其畜产品接触史,超声检查可以为布氏杆菌性睾丸附睾炎的诊断提供依据,为防止出现严重并发症争取治疗时间.  相似文献   
992.
郝玉太  刘巍 《实用医技杂志》2012,19(10):1092-1093
甲床缺损合并骨外露在手外伤中非常常见,通常须皮瓣移位或移植才能完成创面的覆盖,而修复术式方法较多.本院自2002年采用手指背侧筋膜皮瓣修复末节甲床缺损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93.
目的:研究miRNA-200c对人胃癌耐药SGC7901/DDP细胞顺铂敏感性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SGC7901/DDP及其亲代SGC7901细胞E-cadherin、PTEN、p-Akt及总Akt蛋白的表达;瞬时转染miRNA-200c前体(miR-NA-200c precursor,Pre-200c)提高SGC7901/DDP细胞miRNA-200c的表达,MTT法检测转染后SGC7901/DDP细胞对顺铂的敏感性,并分析p-Akt表达的改变;应用Akt通路抑制剂LY94002处理SGC7901/DDP细胞抑制Akt磷酸化,检测处理后细胞对顺铂的敏感性。结果:与SGC7901细胞相比,SGC7901/DDP细胞中p-Akt蛋白的表达量显著增高(1.02±0.09 vs 0.17±0.02,P<0.05),E-cadherin、PTEN蛋白的表达量显著降低(0.10±0.03 vs 0.47±0.06,0.18±0.06 vs 0.87±0.06;均P<0.05)。转染Pre-200c后,顺铂对SGC7901/DDP细胞的IC50显著低于对照组[(7.52±0.19)vs(12.18±0.29)mg/L,P<0.05],细胞中p-Akt蛋白的表达量也显著低于对照组(0.22±0.04 vs 0.69±0.09,P<0.05);LY94002处理后,SGC7901/DDP细胞p-Akt蛋白的表达显著抑制(0.18±0.06 vs 0.66±0.10,P<0.05),顺铂对细胞的IC50显著低于对照组[(6.80±0.28)vs(11.94±1.73)mg/L,P<0.05]。结论:SGC7901/DDP细胞的耐药可能与E-cadherin和PTEN蛋白的表达缺失及Akt通路的异常激活有关,而miRNA-200c提高该细胞对顺铂的敏感性可能是通过抑制Akt通路而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994.
目的:对比观察国产氯吡格雷(泰嘉)和进口氯吡格雷(波立维)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 258例冠心病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国产氯吡格雷组563例,进口氯吡格雷组695例。两组患者术前1 d分别服用泰嘉或波立维300 mg,阿司匹林300 mg作为负荷量,以后泰嘉或波立维75 mg.d-1及阿司匹林100 mg.d-1两联抗血小板治疗,比较泰嘉和波立维对冠心病患者PCI术后9个月的MACE事件、血小板聚集率的影响,以及两药在PCI术后抗血小板作用的安全性。结果:国产和进口氯吡格雷组的血小板聚集率及冠心病患者PCI术后MACE事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国产和进口氯吡格雷均有良好的抗血小板作用,临床疗效相似,不良反应轻微。  相似文献   
995.
目的 设计并合成新型查尔酮类化合物, 初步评价其体外抗肿瘤活性。方法 以2,4-二羟基苯乙酮为原料,经酚羟基烷基化、氯甲基化、氮烷基化、 羟醛缩合 4 步反应合成目标化合物。以A-549(人肺腺癌细胞株)、SGC-7901(人胃癌细胞株)、SW-1990(人胰腺癌细胞株)、MCF-7(人乳腺癌细胞株) 4 种肿瘤细胞为测试细胞株, 采用 MTT 法测定目标化合物的抗肿瘤活性。结果与结论 合成了 16 个新型查尔酮类化合物, 其结构经 1H-NMR 谱确证。体外抗肿瘤活性数据表明: 合成的目标化合物具有较好的抗肿瘤活性, 可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996.
刘巍  翁祥辉  罗娟美  郭良栋 《江西医药》2010,45(11):1129-1130
目的评价我院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水平的提高。方法按月随机抽取我院2009年8月~2010年1月门诊药房处方,每月抽取1d处方(180张),对所抽取处方进行分析评价,不合理处方视为不合格处方。结果调查处方1080张,处方合格率为98.7%;平均每张处方药品费用为63.51元,有逐月上涨的趋势;平均用药品种数为2.39种,处于平稳状态;抗生素物使用率为41.76%;注射剂使用率为31.94%,使用波动比较大;药物通用名使用率为99.57%。结论我院处方合格率符合省卫生厅对二级甲等医院处方管理规定要求(处方合格率≥95%),但仍存在不少问题,需医师、药师共同努力,把不合理用药的现象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997.
目的:研究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HLA)DQA1。DQB1基因多态性与扩张型心肌病(idiopathic dilated cardiomyopathy,IDC)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关系。探讨IDC发病的免疫学机制及遗传易感性,为IDC的预防等方面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1999—09/2001—09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心内科IDC患者133例。符合纳入标准IDC患者72例(IDC组),包括IDC家系先证者4例,其余68例为无血缘关系的散发IDC病例。选同期本院体检健康自愿者100例为对照组(男62例,女38例),平均年龄(51&;#177;16)岁。人选者均经超声心动图测量射血分数。采用PCR-SSP方法对IDC组和对照组进行HLA-DQA1,-DQB1基因分型;IDC组所有研究对象均接受超声心动图检测心脏射血分数。结果:IDC组HLA-DQA1★0501基因和HLA-DQB1*0303基因频率分别为0.3889,0.1806,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0.0900和0.0364)。OR值分别为5.20(95%CI:3.60—8.50)和4.85(95%CI:2.56~9.39)。且该趋势随射血分数降低而愈趋明显,表现为HLA-DQA1*0501及HLA-DQB1*0303基因型在射血分数&;lt;15%的IDC患者中分布高于射血分数≥15%者。相反,IDC组HLA—DQA1*0201基因(0.0139)和HLA-DQB1*0502(0.0139),*0504(0.0417)基因明显低于对照组(0.2000,0.0727,0.1091)(χ^2=14.67,10.76,10.01,P&;lt;0.05)。IDC组中HLA—DQA1*0501基因型患者射血分数(18%)明显低于IDC组中其他基因型患者(41%),临床心力衰竭症状较重(χ^2=8.36,P&;lt;0.01)。HLA-DQB1各基因型间射血分数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gt;0.05)。HLA-DQA1,-DQB1基因与IDC家系连锁分析Lod值&;lt;1。结论:HLA-DQA1*0501和HLA-DQB1*0303与中国北方汉族IDC患者遗传易感性相关;而HLA-DQA1*0201和-DQB1*0502,*0504则是IDC的保护基因。DQB1基因外显子第57位的丝氨酸对IDC具有保护性,其缺失或取代有可能造成IDC易患倾向。HLA-DQ基因多态性可作为IDC的遗传标记。  相似文献   
998.
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 这是美国撒拉纳克湖畔,一位医生的墓志铭。在医学科学飞速发展的今天,医生用极大的精力去追求新技术治愈疾病的可能,越来越多的疾病已不再威胁生命,这是不是意味着这段墓志铭已经过时?  相似文献   
999.
目的观察静脉溶栓联合醒脑静注射液对脑梗死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2020年4月至2021年5月在兴安盟人民医院治疗的脑梗死患者142例,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71例, 静脉溶栓)、醒脑静组(71例, 静脉溶栓+醒脑静注射液)。比较两组患者颅内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神经缺损评分(NIHSS)、日常运动功能评分(FMA)、血清炎性因子、氧化应激指标、脑损伤标志物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 醒脑静组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肿瘤坏因子α(TNF-α)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4.05±0.83)ng/L比(6.85±1.02)ng/L, (43.61±5.14)ng/L比(60.31±7.04)ng/L, (35.93±4.25)ng/L比(20.93±3.11)ng/L, t=17.94、16.14、15.37, 均P < 0.001];醒脑静组治疗后大脑前动脉、中动脉、后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49.36±5.28)cm/s比(41.15±5.12)cm/s, (61.27±7.02)cm/s比(50.19±6.08)cm...  相似文献   
1000.
肺癌中nm23基因表达产物NDPK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检测 114例肺癌标本中nm2 3 H1基因表达状况 ,分析nm2 3 H1在肺癌不同组织学类型与转移中的意义。方法 :免疫组化。结果 :nm2 3 H1表达率为 5 1.8% ,其中鳞癌 6 6 .7% ,腺癌 6 0 .4% ,小细胞癌 2 0 %。nm2 3 H1在非小细胞癌 (鳞癌 +腺癌 )高于小细胞癌 (P <0 .0 5 )。结论 :①在肺癌发生中nm2 3 H1的作用可能具有组织特异性 ;②nm2 3 H1表达与淋巴结有否转移无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