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篇
  免费   5篇
医药卫生   12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研究糜烂性食管炎及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患者胃电节律,以及兰索拉唑对其症状及胃电节律的影响。方法采取反流性疾病问卷分析20例糜烂性食管炎(EE组)及20例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NERD组)4周及8周兰索拉唑30mg/a治疗前后的症状程度,并使用体外胃电图描述方法记录10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胃电节律,以及EE组及NERD组患者4周及8周兰索拉唑30mg/d治疗前后的胃电节律。结果EE组和NERD组均存在胃电节律的异常,且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P〈0.05),并且EE组与NERD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经过兰索拉唑30mg/d治疗后,EE组及NERD组RDQ评分均较前好转,并且治疗8周后的RDQ评分小于治疗4周时(P〈0.05),且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治疗4周时EE组的餐前及餐后的正常慢波百分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而NERD组治疗4周时正常慢波百分率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P〉0.05)。当兰索拉唑30mg/d疗程满8周时两组餐前、餐后的正常慢波百分率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并且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EE及NERD均存在胃电节律异常,兰索拉唑不仅能缓解EE及NERD的症状,也能使其胃电节律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62.
目的:为完善我国临床试验用药品管理的法规及相关要求提供参考与借鉴.方法:比较国内外临床试验中试验用药品的法规、指南及相关要求的异同点,并以"临床试验""药品管理""pharmacy-based investigational drug service"等为关键词或主题词,查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PubMed、OVID等...  相似文献   
63.
目的 检测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OPCAB)术中、术后不同时段不同部位血浆内皮素水平,观察手术中各个循环内皮素水平的变化.方法 30例冠心病患者分为两组.A组[15例,男13例,女2例,年龄(57.4±8.25)岁]使用左乳内动脉+大隐静脉移植;B组[15例,均为男性,年龄(50.50±7.05)岁]进行全动脉化移植.手术中各桥血管移植前后,分别取冠状静脉、肺动脉、桡动脉血,检测内皮素水平.术后2、24 h分别取肺动脉、桡动脉血,检测内皮素水平.结果 A组,手术中冠状静脉(34.31±15.10)ng/L、肺动脉(35.79±18.89)ng/L、桡动脉(34.65±15.62)ng/L]血内皮素无显著升高;手术后2 h,肺动脉(45.93±20.58)ng/L、桡动脉(52.68±21.46)ng/L血明显升高;手术后24 h,肺动脉(39.21±23.39)ng/L、桡动脉(33.31±21.54)ng/L血下降至术前水平.B组,搭桥前、左乳内动脉搭桥开放后,冠状静脉(36.77±21.45)ng/L、肺动脉(35.50±24.39)ng/L、桡动脉(33.17±20.80)ng/L血内皮素无明显变化;在剩余移植桥开放后,冠状静脉(52.00±20.86)ng/L、肺动脉(48.84±23.26)ng/L、桡动脉(49.66±21.22)ng/L血显著升高.术后2、24 h,肺动脉(52.52±30.34)ng/L、桡动脉(53.72±33.42)ng/L血维持高水平.结论 OPCAB会引起血浆内皮素水平小幅升高.全动脉与乳内动脉+大隐静脉比较术中血浆内皮素升高较早持续时间较长.  相似文献   
64.
目的探索卫生Ⅷ项目中不同的干预策略对孕产期卫生保健服务质量的影响。方法使用卫生Ⅷ项目妇幼专项评价所搜集的入户调查资料,从服务利用方(孕产妇)所察觉到的卫生服务质量的角度,从服务质量的过程和结果2个方面,利用秩变换的方法来比较不同干预县和对照县之间的孕产期卫生保健服务的提供者的服务态度、医疗水平和孕产妇的满意度来进行孕产期卫生保健服务质量的评价。结果综合试点县的服务态度、医疗水平和满意度均好于一般项目县和对照县,一般项目县的服务态度、医疗水平和自感满意度也比对照县要好,其中对孕产期服务的满意度与服务提供者的服务态度的关联性较医疗水平要更大。结论卫生Ⅷ项目的干预提高了项目县孕产期卫生保健的服务质量,改善提供者的服务态度对提高孕产期卫生保健服务的质量有巨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65.
对1996 ̄1999年审批备案的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CME)项目的情况进行了回顾,并依此进行现况研究;进而深入分析这些项目,指导CME项目的申报,为今后国家级CME的审批和备案的发展对策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6.
肝癌早期往往没有明显的症状,乃至症状出现常常已届晚期,所以早期诊断非常重要,实验室检查对早期诊断有很大帮助。  相似文献   
67.
目的:观察和分析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效果,为三叉神经痛患者提供治疗方案的选择。方法:选取2012年4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76例三叉神经痛患者,其中50例为典型性三叉神经痛患者,26例为非典型性三叉神经痛患者,38例血管神经压迫者采用微血管减压术( MVD)治疗为观察组,38例无明显血管压迫者采用三叉神经部分感觉根切断术( PSR)治疗为对照组,术后随访1~6年,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与比较分析。结果:通过临床治疗和观察分析,观察组行MVD 者3例(7.89%)三叉神经痛复发,行PSR者10例(26.31%)复发,两组显著差异具有统计意义。典型性三叉神经痛患者预后明显好于非典型性患者( P<0.05)。结论:对于有明显血管压迫的三叉神经痛患者采用MVD 治疗是安全有效的,典型性三叉神经痛患者预后明显好于非典型性患者,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68.
目的:缺血性二尖瓣关闭不全是由缺血性心肌病引起的左心室重构,瓣叶牵拉所导致。本研究通过心脏核磁延迟强化成像分析左心室心肌瘢痕对冠心病患者发生中重度缺血性二尖瓣关闭不全的预测作用。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1至2018年12月31日,在北京安贞医院就诊的冠心病患者,共有111例患者符合入排标准入选本研究。应用心脏核磁延迟强化成像定量技术,计算左心室心肌瘢痕总量,乳头肌瘢痕及左心室前壁、间隔壁、下壁、侧壁瘢痕量。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索与冠心病患者发生中重度缺血性二尖瓣关闭不全相关的左心室心肌瘢痕情况。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分析提示:左心室心肌瘢痕总量(RR=1.02,95%CI:1.002~1.03,P<0.05)及乳头肌瘢痕(RR=3.45,95%CI:1.03~11.58,P<0.05)与冠心病患者发生中重度缺血性二尖瓣关闭不全相关,而左心室各壁瘢痕量与冠心病发生中重度缺血性二尖瓣关闭不全无相关性。结论:左心室心肌瘢痕总量及乳头肌瘢痕是冠心病患者发生中重度缺血性二尖瓣关闭不全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9.
目的 探讨慢性硬膜下血肿脂联素(APN)、基底膜蛋白多糖(PL)的表达变化。方法 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钻孔引流术治疗CSDH共32例,所有病人入院后均服用阿托伐他汀钙片,直至复查CT示血肿完全吸收。术前、术后3 d、术后3周各取静脉血5 ml,术中采集血肿液5 ml,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APN和PL的浓度。结果 血肿液APN浓度[(12.3±1.9)ng/ml]较外周血[(13.8±0.7)ng/ml]明显降低(P<0.05),而PL浓度[(10.9±4.3)ng/ml]较外周血[(7.6±2.3)ng/ml]明显增高(P<0.05)。术后3 d外周血APN浓度[(14.1±0.7)ng/ml]较术前无明显变化(P>0.05),术后3周外周血APN浓度[(15.3±0.8)ng/ml]较术前明显增高(P<0.05)。血肿液APN浓度与血肿液PL浓度呈明显负相关(r=-0.585,P<0.01);血肿液APN浓度与血肿量呈明显负相关(r=-0.486,P<0.01);血肿液PL浓度与血肿量呈明显正相关(r=0.557,P<0.01)。结论 本文结果提示APN和PL在CSDH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一定作用,APN可作为CSDH阿托伐他汀治疗反应的评估指标。  相似文献   
70.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和肺癌都多发于中老年患者,近年来同时患有这两种疾病的患者日益增多.对于单独的冠心病和肺癌,手术都是有效的治疗方式;但是冠心病合并肺癌患者手术方案如何制定目前还存在争论.我院自2002年7月至2006年7月对5例冠心病合并肺癌患者进行同期手术治疗,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