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32篇
  免费   82篇
  国内免费   66篇
医药卫生   2080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45篇
  2014年   82篇
  2013年   82篇
  2012年   162篇
  2011年   143篇
  2010年   128篇
  2009年   115篇
  2008年   103篇
  2007年   96篇
  2006年   88篇
  2005年   96篇
  2004年   100篇
  2003年   88篇
  2002年   74篇
  2001年   63篇
  2000年   56篇
  1999年   50篇
  1998年   37篇
  1997年   43篇
  1996年   43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5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7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研究采用神经内镜手术清除高血压脑出血合并脑疝患者的颅内血肿同时保留骨瓣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该科2015年1月-2017年6月行手术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合并一侧瞳孔散大的患者,共计54例。排除双侧瞳孔散大,术前行床边CT血管造影(CTA)排除合并动脉瘤、动静畸形和烟雾病等。其中神经内镜手术组23例,开颅手术组31例。比较两组病例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血肿清除率,术后再出血、脑梗死和死亡的发生率。术后3个月行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结果神经内镜治疗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上均优于开颅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两组间血肿清除率、术后再出血和脑梗死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尽管术后3个月GOS评分总体上内镜组与开颅组无显著差异,但内镜组植物生存率与重残率较开颅组有下降,而轻残率明显增加。结论神经内镜手术治疗脑出血合并脑疝患者手术安全,同时损伤小、降低了植物生存率与重残率。  相似文献   
52.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4例行ERCP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操作时间、住院时间、出血量、术后疼痛评分、满意度、不良事件发生率及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缩短ERCP患者操作时间和住院时间,减少出血量,减轻疼痛程度,提高满意度,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和复发率。  相似文献   
53.
目的构建符合国际标准、实现国际残疾数据可比的中国残疾服务数据架构。方法基于《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设计理论框架,应用文献归纳、逻辑推理、专家咨询等方法开展研究。结果构建涉及9个领域,35个维度,115个指标的3层指标体系。结论构建了包括9个领域,35个维度,115个指标的残疾服务相关数据框架。可以此框架开发相关数据采集方法。  相似文献   
54.
目的探究正畸美学区,包括面下1/3前牙区牙槽骨、切牙位置以及唇部软组织在不同矢状面型、年龄及性别之间的差异性。方法 2012年6月至2013年5月间在山东大学口腔医院进行治疗的60例12~50岁汉族人,根据不同矢状骨面型、性别和年龄分组。根据头影测量ANB的角度分为3组:骨性Ⅰ类(1°5°,18例,30%),骨性Ⅲ类(ANB≤1°,19例,31.7%);根据性别分组:女性41例(68.3%),男性19例(31.7%);根据年龄分组:青少年组12~19岁22例(36.7%),青年组20~29岁20例(33.3%),中年组30~50岁18例(30%)。分别进行锥形束CT(CBCT)测量分析。骨性分组以及年龄分组采用方差检验和多个独立样本检验(Kruskal-Wallis检验),性别组间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 1不同矢状骨面型之间,骨性Ⅱ类患者前牙区牙槽骨及切牙过度萌出,骨性Ⅲ类患者下唇缘点的唇厚度最小;2不同性别之间,骨和软组织的各项测量值男性均大于女性;3随年龄增长,切牙区牙槽骨的高度、切牙的位置以及唇部软组织变化明显,而牙槽骨的宽度和骨皮质厚度基本稳定。结论正畸美学区在不同的矢状面型、性别和年龄间呈现一定的变化规律,有利于指导临床决策。  相似文献   
55.
目的评价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糖耐量异常对左室重构及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共选取患者76例,年龄(55±15)岁,其中女性26例。将入选患者分为三组:单纯原发性高血压组(EH组)患者30例,男性20例,女性10例;单纯糖耐量异常(IGT组)的患者22例,男性14例,女性8例;高血压合并糖耐量异常(EH+IGT组)的患者24例,男性16例,女性8例。另选正常对照组(NC组)20例,男性10例,女性10例。接受常规心脏彩超检查,计算左室质量指数(LV-MI),舒张早晚期充盈速度的比值(E/A)。结果高血压并糖耐量异常组LVMI显著高于其他三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并糖耐量异常组左室舒张功能测定:E/A比值明显低于单纯高血压组及糖耐量异常组和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纯高血压及糖耐量异常患者比较,高血压合并糖耐量异常患者左室重构明显,且左室舒张功能降低。  相似文献   
56.
目的:为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中预防侧胸壁、腋窝及上臂后内侧感觉异常提供解剖学基础认识。方法解剖30具成人尸体的60侧腋区,观察肋间臂神经(ICBN )及其毗邻关系,详细测量并记录其起源、走行、分支、分布及交通支。结果本组60侧中侧胸壁以第三肋间神经(50侧)和ICBN(29侧)分布为主,未观察到臂内侧皮神经(MBCN)分布至此;腋窝区第三肋间神经、ICBN和MBCN均有分布,但以ICBN分布为主(42侧);上臂后内侧ICBN(42侧)和MBCN(44侧)的分布基本持平,未观察到第三肋间神经分布至此。81.7%(49侧)的ICBN与臂丛存在交通支。63.3%(38侧)的ICBN穿出胸壁时存在伴行血管。结论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除术中找到ICBN及相关神经及其间的交通支,并完整保留,可能更有利于预防患者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后感觉异常的发生。  相似文献   
57.
冠心病的高危因素是指经过多种类型的研究已确定的冠心病发病危险因素,包括年龄、性别、家族史、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和吸烟等,前三者可称为不可控制性的高危因素,而后四者称为可控制的高危因素。作者回顾分析在我院行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ngiography,CAG)确诊冠心病患者及非冠心病患者,比较两组高危因素的分布状况。  相似文献   
58.
目的:观察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在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治疗效果。方法:收集92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实验组采用实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比较两组血压、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等指标,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前的收缩压与舒张压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实验组的收缩压与舒张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的血压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5.6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61%( P ﹤0.05);实验组 TC、TG、LDL-L、HDL-L 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05)。结论:高血压合并冠心病应用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的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59.
目的:观察体部伽玛刀治疗42例早期(T1‐2aN0M0,Ⅰ期)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 NSCLC)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42例患者(90%的患者有病理学诊断)接受伽马刀治疗,其中ⅠA期者18例,ⅠB期者24例;放疗总剂量为48~60Gy(中位剂量为57Gy),50%以上的等剂量线必须包括100%以上的PTV ,60%的等剂量线覆盖90% CTV ,70%等剂量线覆盖80% GTV。完成治疗后评估近期和远期疗效以及不良反应。结果随访时间为3~42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28个月),其中完全缓解者22例、部分缓解者17例、疾病稳定者1例、疾病进展者2例,有效率为92.9%,2年局部控制率为82.6%,1年总生存率为94.5%,2年总生存率为52.2%。结论体部伽玛刀作为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的主要设备之一,对于无法手术或拒绝手术的早期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疗效确切,毒副反应小,可明显改善病人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60.
经胸椎椎弓根-肋骨途径置钉固定中上位胸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椎弓根.肋骨途径置钉的安全性和牢靠性,找出较理想的进钉点。方法6具成人胸椎尸体随机分为3组,A组经椎弓根途径置钉,B、c2组以不同的进钉点经椎弓根一肋骨途径置钉。对3组螺钉的位置、钉道总长度及各组成部分的长度行影像学测量。结果B、C2组的误置率明显低于A组,B、c2组间的误置率相当。B、c2-N.$T道的总长度明显长于A组,B、c2组间的钉道总长度相当。B组钉道的非骨性部分长度占钉道总长的百分比明强低于C组。结论经椎弓根一肋骨途径置钉固定中上位胸椎的安全性和牢靠性有一定保障,横突中外1/3头侧是较为理想的进钉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