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0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9篇
医药卫生   34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7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21.
22.
目的探讨影响甲状腺结节超声引导下细针抽吸活检(US-FNA)无效率的超声特征。方法选取我院存在恶性风险的甲状腺结节患者235例(共251个结节),根据其常规超声特征(结节大小、位置深度、钙化类型、钙化比例及实性比例)进行分组,均行US-FNA检查并依据Bethesda分类标准判断标本无效率(BethesdaⅠ类为无效,Bethesda≥Ⅱ类为有效),比较各类型分组的无效率,分析相关超声特征对无效率的影响。结果US-FNA无效率比较:①根据结节大小分组,A1组(0.5 cm≤最大径<1.0 cm)无效率最高(42.4%);②根据结节位置深度分组,C2组(深层)无效率最高(41.9%);③根据钙化类型分组,C3组(粗钙化)无效率最高(49.1%);④根据钙化比例分组,D4组(50%<钙化比例≤75%)和E4组(钙化比例>75%)无效率较高,分别为75.0%、80.0%;⑤根据实性比例分组,A5组(0<实性比例≤25%)和B5组(25%<实性比例≤50%)无效率较高,分别为83.3%、80.0%,上述无效率较高组与相应特征类别中的其他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甲状腺结节较小(0.5 cm≤最大径<1.0 cm)、位置位于深层、粗钙化、钙化比例>50%、实性比例≤50%等均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US-FNA结果不满意。  相似文献   
23.
本文建立了一种简便,特异的棒状杆菌鉴定方法。依据有关文献,首选葡萄糖OF和硝酸盐还原2最可靠的试验,将棒状杆菌属的30个种(群)分成4组,然后分别选择6或4项有鉴别力的生化试验进行种的鉴别,结果表明,分组鉴定法明显优于张颖悟法(P〈0.01),而与Clarridge法符合率达96.4%,但比它更简便,适于各级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应用。  相似文献   
24.
目的寻找简便、特异并易于普及的棒状杆菌鉴定方法。方法对临床分离的56株棒状杆菌进行40余项生理、生化特性鉴定,并依据有关文献,首选葡萄糖OF和硝酸盐还原两个试验将该属的30个种初步分为4组,然后分别选择几项有鉴别意义的、关键性试验进行种间鉴别,从而建立棒状杆菌的分组鉴定法。结果56株棒状杆菌经鉴定分得12个种,有2株未定种。分组鉴定法与Clarridge法符合率为96.4%。结论分组鉴定法具有简便、条理性强、准确性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25.
低分子右旋糖酐过敏死亡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例;男性,62岁。1991年3月7日因肾功能异常半年,双下肢浮肿半月余入院,查体:T36.8,P84,R20,BP16/9,3kPa,慢性病容,贫血貌,神志清醒,皮肤巩膜无黄染,颜面轻度浮肿,口唇紫绀,双侧瞳孔等圆等大,双肺叩诊呈过清音,呼吸音稍粗,左下肺可闻及干性啰音,心率84次/分,律齐,心音低钝,各瓣膜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平软,肝脾肋缘下未触及,无移动性浊音。双下肢中度凹性水肿,心电图检查为窦性心律、心肌劳损。X光胸片:尿毒症性心肌病及尿毒性肺改变(肺水肿,胸腔少量积液),左肺感染。BUN15.35mmol/L,Cr247.5μmol/L。入院诊断为慢性肾炎、慢性肾功能衰竭。给予泰利必妥,尿毒清、速尿、氨茶硷、苛甫定等治疗。3月9日上午10时给予低分子右旋糖酐500毫升静脉点滴(拟在静  相似文献   
26.
目的回顾86例特重烧伤患者伤后血小板计数(PLT)的变化,探讨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办法。方法选5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取人院时伤后4、7、14、21、28d的PLT值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人院时比对照组PLT稍有升高(P〈0.05),伤后4d明显小于对照组(P〈0.01),伤后7d恢复至正常范围.伤后14d达到高峰,伤后14d、21d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1),28d有下降,但乃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特重烧伤后患者PI月经短暂时间下降后增高,持续时间较长,其潜在的危害性是深静脉血栓形成;深静脉血栓预防包括尽量避免长时间深静脉置管,鼓励卧床患者早期肢体活动和锻炼,预防性用药可干扰血小板的活性和凝血因子的产生。  相似文献   
27.
目的 体外研究乙肝病毒X蛋白(HBx)对E-钙黏蛋白(E-cadherin)和T-钙黏蛋白(T-cadherin)表达的调节作用.方法 建立稳定表达HBx基因的HepG2细胞系(HepG2-HBx),稳定转染空质粒pcDNA3.1的HepG2细胞系作为对照(HepG2-pcDNA3.1),分别用荧光实时定量(Real-time)PCR和Western-blot技术检测转染前后E-cadherin和T-cadherin在mRNA及蛋白水平表达变化.结果 以HepG2-pcDNA3.1细胞为参照,转染HBx基因后的HepG2-HBx细胞E-cadherin mRNA和蛋白水平分别为其(42.28±8.73)%和(35.28±4.33)%,而T-cadherin则分别为其(4.47±0.78)和(5.11±0.83)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Bx下调E-cadherin的表达,上调T-cadherin的表达,其机制可能为HBx促进E-cadherin向T-cadherin转换.  相似文献   
28.
加热对肝癌HepG2细胞肺耐药蛋白表达及耐药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多次加热对肝癌HepG2细胞肺耐药蛋白(1ung resistanceprotein,LRP)表达的影晌以及加热后HepG2细胞对阿霉素敏感性的变化.方法:肝癌HepG2细胞在42℃恒温水浴箱中加热,60min/次,1次/d,共10d,获取稳定生长的加热HepG2细胞.以未加热HepG2细胞为对照,应用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检测两种细胞LRP的mRNA和蛋白水平;通过体外细胞毒实验(MTT法)观察阿霉素对两种细胞生长抑制的影响,分析加热后HepG2细胞对阿霉索敏感性的变化;应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两种细胞内阿霉素的平均荧光强度,分析加热对细胞内药物浓度的影响.结果:加热HepG2细胞的LRP mRNA和蛋白水平较未加热HepG2细胞分别增)30(4.01±0.23)和(4.67±0.36)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加热HepG2细胞半数抑制浓度/加热HepG2细胞半数抑制浓度=3.18;应用阿霉素1 h、2 h后,加热HepG2细胞内平均荧光强度分别比未加热HepG2细胞高46.1%和33.9%.结论:加热虽然使LRP表达上调,但不足以引起耐药性增加;加热能够显著提高肝癌HepG2细胞对阿霉素的敏感性,其机制可能与细胞膜通透性增加,细胞内药物浓度增高有关.  相似文献   
29.
1 一般资料 患者,女,19岁,学生,主因口服诺氟沙星6粒出现紫癜4小时,意识障碍1小时,于2006年10月31日凌晨4时入院.患者于1997年确诊为"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于 1999年在天津血液研究所行"脾切除术",术后血小板维持在正常范围.2006年10月30日下午出现发热,服安瑞克1包(0.2g)退热,并伴有恶心、呕吐、腹泻多次,患者口服诺氟沙星3粒,用药2次,服药8小时后,颜面部出现针尖样鲜红色出血点,并迅速增多且蔓延至躯干及四肢,并出现意识障碍,急诊送入我院治疗.  相似文献   
30.
脂肪肝灰阶超声造影定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应用灰阶超声造影定量研究脂肪肝的超声造影增强情况.方法 脂肪肝及正常肝各12例,应用低机械指数灰阶超声造影和时间-强度曲线定量分析脂肪肝与正常肝的造影增强效应.结果 脂肪肝的前、中场与相同部位的正常肝比较超声造影峰值强度降低.结论 脂肪肝超声造影增强效应低于正常肝,可能影响中后场病灶的观察.如显示中后场病灶可采用提高机械指数及局部放大等提高显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