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68篇
  免费   246篇
  国内免费   151篇
医药卫生   4265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100篇
  2022年   86篇
  2021年   72篇
  2020年   89篇
  2019年   97篇
  2018年   129篇
  2017年   66篇
  2016年   95篇
  2015年   92篇
  2014年   159篇
  2013年   195篇
  2012年   238篇
  2011年   317篇
  2010年   250篇
  2009年   217篇
  2008年   181篇
  2007年   169篇
  2006年   181篇
  2005年   214篇
  2004年   142篇
  2003年   151篇
  2002年   125篇
  2001年   134篇
  2000年   101篇
  1999年   98篇
  1998年   76篇
  1997年   82篇
  1996年   66篇
  1995年   47篇
  1994年   41篇
  1993年   38篇
  1992年   46篇
  1991年   29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2篇
  1966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01.
目的:观察新风胶囊对犬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的影响。方法:杂种犬,雌雄各半,随机分为溶媒对照组、新风胶囊(97.35mg浸膏/kg、187.5mg浸膏/kg、375mg浸膏/kg)组,每组4只。灌胃给予相应浓度药物,观察用药后0min、15min、30min、1h、2h、3h、4h犬呼吸频率、潮气量、血压、心率和心电图变化情况。结果:与溶媒对照组相比,新风胶囊各剂量组4h内犬呼吸频率、潮气量、收缩压、舒张压及平均动脉压无明显变化;新风胶囊低、中剂量组个别指标如心率、Q-T间期、P波、T波等虽有所改变,但新风胶囊高剂量组心电图各项指标均无明显改变。结论:在所设计的剂量水平下,新风胶囊对犬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02.
目的研究和探讨脑缺血患者颅底Willis环及供血动脉CTA的代偿潜力及诊断价值。方法以我院2012年4月-2013年4月收治的121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无症状31例,脑梗死38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52例,对3组患者行性64层螺旋CT脑血管成像,多方位、多方式对患者后动脉结构、Willis环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3组患者的脑供血动脉狭窄情况具有明显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A可以有效评价Willis环及动脉狭窄代偿能力,可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3.
104.
刘有勇  刘健 《临床荟萃》2011,26(12):1066-1067
脓毒症(sepsis)是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是严重创伤、休克、感染、外科大手术等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具有发病率高、病死率高、治疗费用高的"三高"现象,其病死率高达30%-50%,是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主要死亡原因。有研究发现,6小时乳酸清除率不仅能反映严重感染早期的代谢紊乱和患者对治疗的反应性,而且与预后直接相关。  相似文献   
105.
高血压发病的具体机制尚不明确,氧化应激作为高血压发病机制之一,为其预防和治疗提供了靶点,通过调节机体氧化应激水平治疗高血压可能成为新的方向。然而使用作用途径单一的抗氧化剂,很难全面应对复杂的氧化应激过程。因此,全面了解氧化应激和高血压发病机制之间的关系,明确氧化系统及抗氧化系统的各种指标在高血压发生和发展过程中的具体作用,联合运用多靶点、多途径的抗氧化剂或提升机体抵御氧化应激能力的药物,或许能更好地控制高血压。  相似文献   
106.
目的 分析2008—2018年广州市结核病患者就诊延迟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 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的子系统《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收集2008—2018年广州市登记治疗的125201例结核病患者的信息,包括户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患者来源、患者分类及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核病患者就诊延迟的影响因素。 结果 2008—2018年广州市结核病患者从出现症状至就诊的天数中位数(四分位数)为13(2,38)d,就诊延迟率为49.25%(61656/12520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女性、年龄≥65岁、少数民族、职业为儿童、患者来源为追踪、患者分类为肺外结核、存在并发症者的就诊延迟率分别为49.98%(19951/39919)、53.60%(8323/15528)、52.05%(1128/2167)、64.66%(161/249)、53.06%(5347/10078)、56.27%(3465/6158)、63.80%(1202/1884),明显高于男性(48.90%,41705/85282)、年龄<25岁(43.99%,11493/26129)、汉族(49.20%,60528/123034)、教师/医务人员/干部(46.49%,1848/3975)、患者来源为健康检查(23.94%,643/2686)、患者分类为肺结核(48.88%,58191/119043)、无并发症者(49.02%,60454/12331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2.60、664.34、6.96、878.51、940.21、127.79、162.12,P值分别为<0.001、<0.001、0.008、<0.001、<0.001、<0.001、<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以下特征的结核病患者更容易出现就诊延迟:女性[以男性为参照,OR(95%CI)=1.11(1.08~1.13)],年龄组为25~、45~、≥65岁[以<25岁年龄组为参照,OR(95%CI)值分别为1.13(1.09~1.16)、1.37(1.32~1.42)、1.40(1.33~1.47)],少数民族[以汉族为参照,OR(95%CI)=1.22(1.12~1.33)];职业为儿童、工人/民工、农民、其他[以教师/医务人员/干部为参照,OR(95%CI)值分别为2.38(1.80~3.15)、1.17(1.10~1.26)、1.38(1.28~1.48)、1.17(1.10~1.25)],患者来源为因症就诊、因症推荐、转诊、追踪[以健康检查来源为参照,OR(95%CI)值分别为3.06(2.79~3.35)、3.27(2.83~3.77)、2.78(2.54~3.05)、3.35(3.04~3.70)],肺外结核[以肺结核为参照,OR(95%CI)=1.41(1.33~1.49)],有并发症[以无并发症为参照,OR(95%CI)=1.62(1.47~1.78)]。 结论 2008—2018年广州市结核病患者就诊延迟现象较为普遍,对上述各类就诊延迟的高危因素,需要重点加强关注。  相似文献   
107.
目的探讨中医药内外合治膝骨关节炎的用药特色。方法基于临床数据挖掘技术,即采取复杂网络技术和关联规则,对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2012年6月至2015年10月膝骨关节炎住院患者的病历资料回顾性分析,根据是否采用中医外治法进行分组,对每组的一般资料、中医证型、常用中药和外用药进行分类整理,采用SPSS 22.0软件包对两组的实验室指标和临床疗效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总共1588例,其中内外合治843例(占53.1%),单纯内治745例(占46.9%)。中药处方中以清热解毒、健脾化湿、祛风除湿、活血通络四类药为主,外治法以中药外敷为主,常用有芙蓉膏和消瘀接骨散。与治疗前相比,单纯内治和内外合治组均能降低补体C3、补体C4、免疫球蛋白A(Ig A)、免疫球蛋白G(Ig G)、红细胞沉降率(ESR)、超敏C反应蛋白(hs-CRP)(P0.05或P0.01);与单纯内治组相比,内外合治组降低补体C3、补体C4、Ig G、ESR、hs-CRP水平,以及上调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方面优于单纯内治组(P0.05或P0.01)。结论膝骨关节炎的内服药物以清热解毒、健脾化湿、祛风除湿、活血通络四类药为主,外用药以芙蓉膏和消瘀接骨散为主。内外合治组在降低患者体内炎症免疫反应,以及上调自由基清除剂SOD方面明显优于单纯内治组。  相似文献   
108.
目的应用关联规则和统计学方法分析应用健脾化湿清热通络药治疗活动期强直性脊柱炎对患者血小板参数及炎症指标、免疫指标的影响,以期为优化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整理2012年6月至2016年12月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录入的1011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资料。采用SPSS 21.0软件和SPSS Clementine 11.1软件分析治疗前后实验室指标情况并对中药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 (1)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常用药物分为4大类:健脾利湿药、祛风除湿药、活血化瘀药、清热解毒药。(2)健脾化湿清热通络药治疗活动期强直性脊柱炎后,患者血小板参数及炎症指标、免疫指标均有所改善。(3)中药与实验室指标关联分析发现,鸡血藤、陈皮、伸筋草、豨莶草、白花蛇舌草、蒲公英、黄芩与血小板参数相关。(4)当欧式距离为20时,可将药物分为3大类。第1类:含桃仁、红花、丹参、陈皮、薏苡仁、威灵仙、茯苓、山药、蒲公英、白花蛇舌草、泽泻、豨莶草12味药。第2类:含独活、伸筋草、鸡血藤3味药。第3类:含黄柏、知母、黄芩、桑寄生、川芎5味药。结论健脾化湿清热通络药可改善活动期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血小板参数,可降低患者的炎症指标及调节其免疫指标。  相似文献   
109.
目的:研究和探讨胎盘早剥的诊断和处理方法,为日后临床治疗和预防提供参考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2月到2013年12月接收的胎盘早剥患者150例,对患者胎盘早剥发病病因、临床表征、分娩方式和新生儿健康状况等方面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我院接受的150例患者中,轻度胎盘早剥产妇61例,中度胎盘早剥产妇46例,重度胎盘早剥产妇43例。妊娠高血压等血管疾病、胎膜破裂和外伤等是造成胎盘早剥的主要发病病因;阴道流血、腰腹部疼痛和血性羊水等是胎盘早剥患者的临床主要表征。结论:早期诊断和治疗时对处理产妇胎盘早剥具有积极和重要的意义,可以降低新生儿的死亡率,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0.
目的:筛选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相关心肌梗死(PMI)的危险因素,建立PMI发生风险的危险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了北京大学人民医院801例择期PCI患者的临床基线特征、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及PCI操作资料,并就此根据临床实际情况分为PMI组(n=113)和无PMI组(n=688)。同时利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PMI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建立危险模型。结果:PMI发生率为14.1%(113/801),经过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PMI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年龄(OR=1.040,95%CI:1.015~1.065,P=0.001),多支病变(OR=1.740,95%CI:1.028~2.945,P=0.039),支架数目(OR=1.787,95%CI:1.404~2.275,P=0.000),旋磨(OR=4.046,95%CI:1.336~12.252,P=0.013),并建立了危险模型。该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06(95%CI:0.657~0.754)。结论:年龄、多支病变、支架数目及旋磨均为PM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由此建立的危险模型能够较好地指导临床工作者评估PMI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