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33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了解正常女性随年龄增长体内铁含量与骨密度变化的关系,分析铁含量与骨密度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435名22~80岁体检女性血清铁蛋白和骨密度数据。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铁蛋白,采用双能X线吸收仪测定骨密度。按每5岁为1个年龄段分组,分别统计各组受试者血清铁蛋白和不同部位骨密度的平均值,观察血清铁蛋白、骨密度随年龄变化的情况。将血清铁蛋白按5等分法分类,运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法,分析随血清铁蛋白升高,发生骨量减少风险的变化。采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偏相关分析法,了解正常女性血清铁蛋白变化与骨密度的相关性。结果女性血清铁蛋白随年龄增加而增加,骨密度随年龄增加而下降,两者变化趋势在围绝经期、绝经期变化显著。骨量减少组(-2.5T值-1.0)血清铁蛋白平均值显著高于骨量正常组(P0.001),骨质疏松组(T值≤-2.5)血清铁蛋白平均值显著高于骨量减少组(P0.01)和骨量正常组(P0.001)。校正混杂因素后,血清铁蛋白按5等分法分组,非条件Logistic回归显示血清铁蛋白最高组与最低组相比,股骨颈和腰椎发生骨量减少的OR值(95%CI)分别为2.82(1.25~6.38)和2.04(0.92~4.51),提示随血清铁蛋白增加,骨量减少发生的风险增加。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与骨密度变化相关指标为年龄、体重、血清铁蛋白和体重指数(BMI),校正年龄、体重、BMI、C反应蛋白(CRP)等混杂因素后,血清铁蛋白与不同部位骨密度均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随着年龄增长,女性血清铁蛋白逐渐升高、骨密度逐渐下降,二者呈显著负相关。血清铁蛋白增高时,骨量减少、骨质疏松发生率升高。  相似文献   
12.
341例耳廓烧伤治疗及耳软骨炎防治的体会刁永力(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烧伤整形科盐城224001)耳廓烧伤在临床上较多见。耳廓是暴露部位,皮肤薄,皮下组织少,烧伤常累及耳软骨;而耳软骨抗感染能力差,易并发耳软骨炎,常可造成耳廓疤痕挛缩畸形。为预防耳软骨炎...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吸引(VSD)治疗四肢大面积软组织缺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1年12月期间,我科32例接受一期换药、二期植皮及41例接受一期VSD术、二期植皮术的四肢大面积软组织缺损患者的植皮前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植皮成活率。结果:32例接受一期换药、二期植皮术植皮前住院时间(17.3±2.6)d,总住院时间(46.5±5.6)d,首次植皮成活率为81.25%;41例接受一期VSD、二期植皮术植皮前时间及总住院时间明显缩短,分别为(9.5±1.1)d和(22.6±3.2)d,首次植皮成活率为95.12%。两两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四肢大面积如组织缺损患者的治疗中,VSD 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措施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吸引(VSD)治疗四肢大面积软组织缺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1年12月期间,我科32例接受一期换药、二期植皮及41例接受一期VSD术、二期植皮术的四肢大面积软组织缺损患者的植皮前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植皮成活率.结果 32例接受一期换药、二期植皮术植皮前住院时间(17.3±2.6)d,总住院时间(46.5±5.6)d,首次植皮成活率为81.25%;41例接受一期VSD、二期植皮术植皮前时间及总住院时间明显缩短,分别为(9.5±1.1)d和(22.6±3.2)d,首次植皮成活率为95.12%.两两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 在四肢大面积如组织缺损患者的治疗中,VSD 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措施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拇指脱套伤、离断无法再植或再植失败者行趾甲皮瓣再造拇指的方法和疗效。方法:采取趾甲皮瓣为30例拇指脱套伤、10例拇指离断无法再植、18例拇指再植不成功的患者实施拇指再造。结果:58例患者趾甲皮瓣均成活,其中10例趾植皮区皮肤部分坏死,5例2月后发生甲下感染,换药均愈合。所有患者均能完成对掌、对指活动,功能恢复较好。再造指与对侧相似50例,略粗大8例,外观满意。结论:利用趾甲皮瓣再造拇指,具有外观好,成活率高,功能恢复良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16.
本文报告51只手部深度烧伤早期处理体会,术前认真处理创面,对于时间长、苍白、老化、基底部已形成较厚纤维板样的肉芽创面及伴有创周肉芽形成者,于术中一并切除,游离移植大张厚中厚皮片。术后随访1—2年,功能和外观均较满意。  相似文献   
17.
118例接触性电烧伤的局部治疗刘其成,刁永力(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烧伤整形科盐城224001)1983年1月~1991年12月,我科共收治接触性电烧伤118例,现就局部治疗问题作一探讨。1临床资料本组男102例,女16例,年龄5~51岁,以青壮年居多。...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于深度烧伤创面真皮成分的缺失造成瘢痕化愈合的认识不断提高[1],在深度烧伤治疗中开始使用皮能快愈敷料,不但促进创面的愈合,而且提高了创面愈合的质量。我们从2010年1月开始利用皮能快愈敷料治疗了16例深度烧伤创面,取得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类胚体(EBs)中残留未分化胚胎干细胞(ESCs)的数量与其致瘤性的相关性.方法 小鼠R1胚胎干细胞株,体外类胚体诱导分化10d,流式细胞仪检测残留未分化ESCs表面标志SSEA-1阳性率.将第10天EBs消化打散后重新给予ESCs常规培养体系培养,观察EBs中残留未分化ESCs形态,流式细胞仪检测残留细胞表面标志物;第10天EBs消化打散后以104~2×106细胞量分别注射至裸鼠四肢肌肉内,观察不同细胞数量与畸胎瘤形成的相关性.结果 ESCs分化为EBs 10 d后有(13.5±0.75)%的细胞表达SSEA-1,提示存在残留未分化ESCs.残留未分化细胞生长形态呈克隆样,高表达SSEA-1等未分化ESCs标志.EBs消化打散后仅在注射2×l06个细胞的部位形成畸胎瘤,瘤体组织中存在成熟的内胚层、中胚层和外胚层组织,其余各组均未见畸胎瘤的形成.结论 胚胎干细胞分化为类胚体后仍存在残留未分化胚胎干细胞,并需要一定细胞数量才具有致瘤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普萘洛尔治疗婴幼儿血管瘤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9月至2013年3月,我科对44例血管瘤患儿予口服普萘洛尔,治疗前行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血常规、肝功能、心肌酶谱等检查进行评估。服药剂量为第1天1.0mg·kg^-1,第2天1.5mg·kg^-1,第3天2mg·kg^-1,分2次服用,每12h服药1次。住院治疗期间严密监测心率、血压、呼吸情况变化,无异常表现者住院1周出院,并每月复诊,治疗结束时逐渐减量至停药。对服药后1周、1个月和停药时疗效分别作评价。患者平均随访时间为12.3个月(9.2~20.3个月)。结果:所有患儿在口服普萘洛尔1周后血管瘤瘤体生长受到抑制,服药1个月和停药时95.5%(42/44)的患儿表现为瘤体缩小。4例伴发溃疡的血管瘤患儿在服药后1个月内溃疡均愈合。用药期间6.8%(3/44)患儿出现腹泻、食欲减退,22.7%(10/44)患儿停药后有复发倾向。结论:普萘洛尔治疗婴幼儿血管瘤疗效明显,不良反应小,可作为严重婴幼儿血管瘤的一线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