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29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21.
目的 探讨尿动力学检查对良性前列腺增生术前评估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9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进行尿动力学检查。无逼尿肌乏力的80例患者行TURP手术。并对其术前、术后3-6个月尿流动力学检查的参数及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估(QOL)等进行统计学分析,有逼尿肌乏力的10例患者采用保守治疗。结果 80例手术后尿动力学检查的参数(最大尿流率、最大尿流率时逼尿肌压力、Schafer分级、A-G值、最大膀胱容量、有效膀胱容量)、IPSS及QOL均得到改善(P〈0.001)。结论 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手术前详细的、规范的尿动力学检查对手术前的评估有重要意义。可更好地掌握TURP手术指征、并能预测术后患者症状改善的程度,避免逼尿肌乏力患者的过当治疗。杜绝手术的盲目性。  相似文献   
22.
刘建华  王健  刁伟霖  李利峰  卢建棠 《重庆医学》2012,41(13):1349-1350
由于人口老年化的增高,生活习惯、饮食结构的改变,中国前列腺癌的发病率逐年增加。随着医疗诊断水平的提高,特别是应用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PSA)进行筛查和普及前列腺穿刺活检,越来越多的早期前列腺癌被发现[1]。早期前列腺癌的最佳治疗手段是前列腺癌根治术。近  相似文献   
23.
使用包皮去除环行成人包皮环套术(附138例报告)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包皮去除环在成人包皮环套术中的应用。方法:对138例包皮过长及包茎的患者应用GM SDS-2包皮去除环包皮环套术;同期行6例传统皮皮环切术。结果:包皮环套术组手术时间及术后疼痛持续时间较传统环切术组短;环套术组出现1例内板脱落出血,环切组术后早期出血2例,1包皮血肿。环套组7天拆环后7例出现包皮肿胀内外板裂开。环套组愈合后,包皮对称良好,切缘整齐美观,无线头反应。结论:成人包皮环套术术时短,术中出血少,患者较痛苦轻,术后外形美观,无线头反应,远期效果理想,应用性强。  相似文献   
24.
药物配合电刺激治疗逼尿肌无力症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逼尿肌无力症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 逼尿肌无力症患者98例,分为电疗组32例,药物组32例和综合治疗组34例.分别进行电疗、药物、电疗加药物的治疗。以尿动力学检查和临床指标进行评价。结果 3组患者治疗后逼尿肌肌力均显著增强(P〈0.001)。综合治疗组明显优于其他2组(χ^2=9.976,P〈0.01)。综合治疗组的治愈率(88.23%)明显优于电疗组(68.75%)和药物组(59.38%)。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而电疗组和药物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药物配合电刺激治疗逼尿肌无力症优于单纯电疗或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25.
目的 探讨良性前列腺增生症不同术式术后出现下尿路症状的病因及对策.方法 对89例前列腺增生症者采用不同术式术后仍伴下尿路症状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行尿动力学检测及其他技术检查.结果 开放组主要原因依次为逼尿肌收缩无力(42.1%)、逼尿肌不稳定(36.8%)、膀胱低顺应性(31.5%).HIFU组主要原因依次为膀胱出口梗阻(57.5%)、逼尿肌不稳定(48.5%)、逼尿肌收缩无力(45.5%).电切组主要原因依次为膀胱出口梗阻(45.9%)、逼尿肌不稳定(24.3%)、尿失禁(18.9%).3组数据经x2检验在膀胱出口梗阻和逼尿肌收缩无力项上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 尿动力学检查对分析前列腺增生症不同术式术后存在下尿路症状的原因及进一步治疗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26.
目的:评价后腹腔镜肾蒂淋巴管结扎术治疗乳糜尿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后腹腔镜肾蒂淋巴管结扎术治疗乳糜尿18例(A组)及开放组20例(B组)的临床资料。结果:手术操作时间分别为A组(76±31)min、B组(113±26)min;手术中出血量A组(25±29)ml、B组(190±76)ml;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A组(33±9)h、B组(69±14)h;术后下床活动时间A组(39±8)h、B组(74±12)h;术后住院天数A组(6.7±2.5)天、B组(12.4±4.1)天;住院总天数A组(14.8±4.7)天、B组(23.9±6.4)天;A组并发症方面明显少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手术治疗费用A组(7582±1952)元、B组(3044±1015)元;B组在手术治疗费用方面少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后腹腔镜肾蒂淋巴管结扎术治疗乳糜尿借助腹腔镜的放大作用,可清楚辨认肾门处的淋巴管,使淋巴管结扎更完全,具有仓0伤小、出血量少,术后卧床和住院时间短、无明显的并发症、恢复快、术后无复发等优点。但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积极做好围手术期处理。  相似文献   
27.
后腹腔镜手术治疗肾上腺肿瘤及肾囊肿3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在肾上腺肿瘤和肾囊肿切除术中的应用。方法采用后腹腔镜完成18例肾上腺肿瘤切除术,12例肾囊肿去顶术。结果30例全部获得成功,无明显并发症。住院时间6-10天,平均7天。结论后腹腔镜手术具有微创、安全有效、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为肾上腺肿瘤和肾囊肿首选或重要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28.
后腹腔镜肾切除术的临床应用(附21例报告)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肾切除术的方法与适应证. 方法 2003年3月~12月,施行后腹腔镜肾切除术21例,其中肾结石重度肾积水12例,肾结核1例,肾癌6例,肾盂癌2例. 结果手术全部成功,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手术时间2~3.5 h,平均3 h;出血10~300 ml,平均178 ml.肾恶性肿瘤8例随访1~9个月,未见肿瘤复发转移. 结论后腹腔镜肾切除术损伤小,住院时间短,病人康复快,适用于多种肾良、恶性疾病.  相似文献   
29.
国人肾血管应用解剖学研究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临床肾移植和肾血管腔内微创手术等提供肾血管解剖学依据。方法解剖国人成人尸体30具,其中男性17具,女性13具。对每具尸体的肾动脉和肾静脉的长度、管径、分支部位、肾动脉发出点距髂动脉分叉点的距离,以及副肾动脉存在与否、肾静脉汇入腔静脉角度等进行测量和分析。结果男性:肾动脉平均长度:左侧(2.86±1.11)cm,右侧(4.61±1.72)cm;平均管径左侧(0.62±0.19)cm,右侧(0.69±0.23)cm;副肾动脉出现率为29.4%(5/17),副肾动脉3支发自肾动脉主干,2支发自于主动脉,入肾部位皆位于肾上极。肾静脉平均长度左侧(5.11±1.75)cm,右侧(2.16±0.76)cm;平均管径左侧(1.64±0.58)cm,右侧(1.41±0.50)cm。汇入腔静脉角度左侧为76.2°±28.7°,右侧73.3°±30.1°。女性:肾动脉平均长度:左侧(1.97±1.02)cm,右侧(3.34±1.71)cm;平均管径左侧(0.45±0.22)cm,右侧(0.47±0.19)cm;肾副动脉出现率为23.1%(3/13),2支发自肾动脉,1支发自于主动脉,入肾部位皆位于肾上极;肾动脉过早分叉现象出现率为46.2%(6/13)。肾静脉平均长度左侧(3.53±1.56)cm,右侧(1.43±0.59)cm;平均管径左侧(1.12±0.63)cm,右侧(0.98±0.45)cm。汇入腔静脉角度左侧为53.2°±29.1°,右侧50.3°±27.3°。结论本研究提供国人成人肾血管的应用解剖学数据,对临床肾移植和肾血管腔内微创手术等具有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