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11篇
医药卫生   83篇
  2024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5 毫秒
61.
目的 探讨初诊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糖皮质激素(Gc)受体(GR)亚型a、β、γ、p及热休克蛋白90(HSP90)与糖皮质激素抵抗(GCR)的关系.方法 初诊ITP患者40例.28例患者接受泼尼松治疗.根据疗效分为糖皮质激素敏感(GCS)组(22例)和GCR组(6例).以29名健康志愿者为正常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GRa、GRβ、GRγ、GRp和HSP90 mRNA表达.分析患者组与正常组、GCS组和GCR组GRa、GRβ、GRγ、GRp、HSP90 mRNA和HSP90/GRa的组问表达差异.结果 ITP患者组HSP90 mRNA的表达[0.91(0.48~2.21)]低于正常对照组[1.41(0.83~2.61)](P<0.05).GRa mRNA在GCS组明显高于GCR组(P<0.05),GRβ、GRγ、GRp、HSP90 mRNA的表达和HSP90/GRa在GCS组和GCR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初诊ITP患者存在HSP90 mRNA表达的减少.ITP患者的GC抵抗与GRa表达减少有关;GRβ含量极低,可能不介导GC效应.  相似文献   
62.
儿科重症监护病区中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5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庞戈红  方美云 《实用医学杂志》2005,21(19):2185-2186
目的:分析儿科重症监护病区(PICU)中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的临床特点与病因、预后。方法:对2001年10月至2004年10月我科PICU中诊断为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的52例患儿进行前瞻性临床分析。结果:(1)52例患儿周围血常规检查血小板数超过400×109/L,发生率为14.3%;(2)检测周围血血小板数为(400~1000)×109/L;(3)最常见病因为感染(55.7%),其次是川崎病(13.5%)、创伤、外科手术、血液系统、自身免疫系统疾病;(4)绝大多数患儿预后良好,随着原发病的好转,未经特殊治疗血小板数恢复正常。结论: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在PICU中常见,预后良好,极少出现血栓形成、出血倾向等并发症,通常情况下无需抗凝等特殊治疗。  相似文献   
63.
~~乙双吗啉致急性白血病M_3的7例报告并附文献复习@孙秀丽$大连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科!辽宁大连116011 @方美云$大连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科!辽宁大连116011~~  相似文献   
64.
近年来外周血干细胞应用于血液系统恶性疾病及某些实体瘤的治疗在国内外进展很快,尤其是恶性淋巴瘤,近年来国内外接受外周血干细胞移植病例数明显增加,治疗效果明显提高。我们总结了我院对9例淋巴瘤,l例乳腺癌进行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APBSCT)的临床治疗,疗效较为满意。现将干...  相似文献   
65.
Aurora激酶是一类在细胞有丝分裂中具有重要作用的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包括Aurora A、Aurora B和Aurora C,Aurora激酶的生物学特性令它与多种肿瘤,尤其是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发生关系密切,这使得Aurora激酶抑制剂逐渐成为抗肿瘤药物的研究热点.近年来,一些在治疗血液系统肿瘤方面的Aurora激酶抑制剂已进入临床试验,并表现出较好的抗肿瘤活性.下文就Aurora激酶及其抑制剂与血液系恶性肿瘤的临床应用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6.
目的 探讨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技术在诊断变异Ph易位及Ph(-)慢性髓细胞白血病(chronic myelocytic leukemia,CML)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常规R显带方法,对9例伴有变异Ph易位和2例Ph(-)CML患者采用双色双融合bcr/abl探针进行FISH检测.结果 9例变异Ph易位CML患者异常核型除涉及9和22号染色体外,还涉及1、3、5、12、13、15、17、21号染色体,且部分类型为重现性异常,FISH结果均为阳性,信号特征为2R2G1Y;2例Ph(-)CML患者核型正常,FISH结果阳性,信号特征分别为1R1G2Y和1R1G1Y.结论 FISH技术对伴有变异Ph易位及Ph(-)CML患者的诊断更具有优势,可根据阳性细胞信号特征分析其异常核型,判断标记基因异常改变情况,是常规染色体显带分析的有益补充.  相似文献   
67.
目的研究HL-60细胞在体外经细胞因子联合人参皂甙及三氧化二砷(AS2O3)诱导向树突状细胞(DC)分化的情况。方法选用HL-60细胞与重组人粒单核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M-CSF)、白细胞介素4(IL-4)、γ干扰素(INF-γ)、TSPG及AS2O3共培养。根据细胞因子、TSPG及AS2O3不同组合分为12组。在培养后7天及14天以光学和电子显微镜观察细胞的形态学特征,用HLA-DR、CD1a、CD86等五种单克隆抗体标记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表型,用ELISA法测定HL-60-DC培养上清液中的IL-12及INF-γ的量,培养14天后的细胞再继续以1:10的比例与HL-60细胞共培养24h,观察HL-60-DC对白血病细胞的杀伤情况,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凋亡率。结果HL-60细胞在组合细胞因子并分别加入TSPG及AS2O3后,均可诱生出不同比例的DC。光镜及电镜下均有典型的树突状细胞的形态学特征,细胞表达DC的表面分化抗原,诱生的DC培养上清中可测出不同量的IL-12及INF-γ。细胞凋亡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联合中药各组的凋亡率均高于GM-CSF与IL-4组。结论①GM—CSF、IL-4与HL-60细胞共培养可诱导出HL-60-DC,在此基础上加入适当浓度的TSPG、AS2O3可使树突状细胞的特异性抗原表达加强。②在DC诱生过程中,GM—CSF联合IL-4组DC特异性抗原表达率高于IL-4联合INF组,证明GM—CSF在DC诱生过程中起重要作用。③单独应用TSPG,也可出现部分DC特异性抗原表达,但表达率明显低于联合用药组。④诱生后的HL-60-DC具有自分泌IL—12及INF-γ的功能。⑤诱生后的DC具有抗白血病细胞作用,与HL-60细胞共培养后可使白血病细胞凋亡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68.
69.
端粒缩短及端粒酶基因突变与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关系的研究是近年再障研究的热点之一.研究表明大约三分之一再障患者白细胞端粒缩短;导致再障细胞端粒缩短的原因包括"造血压力"和端粒酶基因突变等,由后者导致的端粒缩短不足再障患者的10%;再障与先天角化不良患者端粒酶基因突变位点不完全一致;再障患者端粒酶基因突变主要为TERC或TERT基因突变,致单倍体剂量不足,端粒缩短,细胞增殖能力减低;仅有端粒酶基因突变可能并不足以导致再障;伴有端粒酶基因突变再障患者免疫抑制治疗疗效差.  相似文献   
70.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相关血液学异常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孙秀丽  方美云  姜凤  荆源 《临床荟萃》2005,20(5):260-260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累及多系统、多器官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易合并多种血液学异常。本研究对近年来我院收治的98例SLE患者的血液学改变进行一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