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8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22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21.
组学技术在近年来中西医结合的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由于生理或病理状态是由生命体最基本的单位:细胞的行为表现聚合而形成的,所以凭借各种组学所产生的分子信息必须在细胞层面加以整合,并延展到人体整体层面才能体现中医学理论的精髓。细胞行为是细胞内蛋白网络中所有蛋白活性受到外界调控后在细胞层面的总体表现。精细量化细胞的各种行为可以解析不同蛋白通路在细胞行为上的占比,并将各种分子组学信息和细胞行为紧密连结。笔者首次倡导基于细胞行为组学来研究中医药生物学基础的策略,旨在探寻适合中医学理论的研究方法,以全面体现中医学理论内涵及其实践在现代科学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222.
目的 观察田黄方对高尿酸血症肾病(HN)小鼠肾损伤的保护作用,并通过网络药理学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所有小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组、模型组、非布司他组、田黄方低、高剂量组。正常组小鼠每日灌胃0.5%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其余组小鼠灌胃500 mg·kg-1次黄嘌呤和腹腔注射200 mg·kg-1氧嗪酸钾诱导HN模型,非布司他组小鼠每日灌胃5 mg·kg-1 非布司他,田黄方组小鼠每日灌胃60 mg·kg-1和120 mg·kg-1田黄方,连续给药3周。检测小鼠血清尿酸、肌酐、尿素氮水平和24 h尿蛋白含量;采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和过碘酸雪夫(PAS)染色观察肾脏损伤程度,采用天狼猩红染色观察肾脏纤维化情况;通过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研究田黄方在HN小鼠中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结果 生化结果提示,与模型组比较,田黄方低剂量组BUN和24 h尿蛋白水平明显降低(P<0.05),SUA、SCr水平显著降低(P<0.01),田黄方高剂量组,SUA、BUN、SCr和24 h尿蛋白水平显著降低(P<0.01);病理染色结果表明田黄方各剂量组对肾脏损伤和间质纤维化有不同程度改善作用(P<0.05);Western blot结果表明田黄方高剂量组能够使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NLRP3)炎性小体、白细胞介素-1β(IL-1β)、纤维黏连蛋白(FN)、及尿酸转运蛋白1(URAT1)、磷酸化p65(p-p65)和磷酸化核转录因子(NF)-κB抑制蛋白α(p-IκBα)的表达降低到正常水平(P<0.01),而田黄方低剂量组不影响HN小鼠IL-1β、URAT1和p-IκBα的蛋白表达。结论 田黄方通过抑制NF-κB和NLRP3炎性小体激活改善肾脏炎症和纤维化减轻HN。  相似文献   
223.
目的:探讨在胶质母细胞瘤(GBM)中lncRNA HOTAIR基因表达的生物学价值。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技术挖掘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和中国胶质瘤基因组图谱计划(CGGA)的测序及芯片数据,评估HOTAIR表达水平与GBM患者预后的关系并分析其可能的机制,构建HOTAIR过表达质粒并转染U251人脑胶质瘤细胞系,细胞增殖及克隆实验研究HOTAIR对胶质瘤细胞的作用。利用癌症治疗反应数据库(CTRP)和PRISM数据库中的药敏数据探寻靶向HOTAIR的潜在药物。结果:HOTAIR在GBM中表达明显上调,其表达量越高患者预后越差。过表达HOTAIR显著提高U251细胞的增殖活力。烟酰胺磷酸核糖转移酶抑制剂等9种药物对HOTAIR高表达患者或许具有靶向治疗作用。结论:HOTAIR可能通过调控细胞周期影响GBM患者预后,有可能作为药物治疗的潜在靶点。  相似文献   
224.
“气”为中医理论中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要素,线粒体则是控制细胞能量的核心细胞器,这二者在生物能量中存在大量的共同特性。线粒体融合-分裂的动力学过程是细胞能量生产高低的重要表征,而目前的研究表明补气类中草药常通过调控线粒体动力学中的控制因子来促进线粒体融合,进而产生ATP以增进生物能量,这些研究为中药补气药提供了人体调理作用的分子机制。该文除了讨论“气”与线粒体在来源以及功能的统一性外,还凭借线粒体动力学的发生机制整理出补气类中草药对细胞能量的调控作用,希冀能够应用现代生命科学的理论来解读中医理论中“补气”的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