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4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21篇
医药卫生   519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46篇
  2001年   88篇
  2000年   49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 观察椎体间撑开复位辅以短节段固定治疗Ⅱ°峡部型腰椎滑脱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斜向单枚椎间融合器行椎体间撑开复位 ,再附加椎弓根螺钉系统短节段固定治疗 37例Ⅱ°峡部型腰椎滑脱症 ,随访 12~ 6 0个月 ,定期拍摄X线片观察其融合率。结果 所有病例均在术后 12~ 18个月获得骨性融合 ,其中 15例在 1年后即融合。滑移复位情况 :34例术后滑移程度小于 10 % ,3例小于 2 0 %。临床效果评价 :优 2 3例 ,良 14例 ,无改善 0例 ,差 0例。结论 峡部型腰椎滑脱症外科治疗的目的是在彻底的神经根、硬膜囊减压基础上的可靠融合 ,并通过辅以短节段内固定的椎体间撑开 ,恢复腰椎良好力线的前提下行有限复位。  相似文献   
52.
显微椎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失败病例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 探讨显微椎间盘镜(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失败的原因。方法 对19例经显微椎间盘镜手术治疗失败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9例失败原因与手术适应证、临床诊断及操作有关。结论 MED足治疗腰椎闸盘突出症的一种有效方法,但要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要有熟练的操作技术。  相似文献   
53.
54.
为探讨高压氧(HBO)对脊髓损伤(SCI)大鼠脊髓组织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的影响,笔者观察了HBO治疗后脊髓的组织学改变及PCNA的表达变化。结果显示,损伤后,脊髓组织出血、水肿、空泡变性、神经纤维排列紊乱、断裂;PCNA强阳性表达于神经元细胞中。治疗组中,0.1MPa HBO组的HE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与损伤组相似;而0.25MPa HBO组则组织水肿消失,出血、空泡变性减轻,神经细胞形态恢复,结构排列相对完整;PCNA的表达强度较损伤组下降。说明PCNA能明确提示细胞的增殖指数;HBO治疗可阻止或减轻脊髓损伤的病理变化,有效修复脊髓组织的结构和功能。  相似文献   
55.
椎间盘退变(intervertebral disc degeneration,IDD)是诸多脊柱肌肉与骨骼系统机能紊乱的潜在病因,也是腰痛产生的源头。在临床上可表现为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及脊柱不稳等。对于椎间盘退变性疾病,目前的治疗方法分  相似文献   
56.
目的观察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后钙蛋白酶特异性抑制剂E-64-D对脊髓组织中钙蛋白酶表达和活性的抑制作用。方法纯种雄性成年SD大鼠,夹闭右肾动脉分支下方腹主动脉30min,造成动物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静脉应用E-64-D,观察再灌注后3、24、72h和7d钙蛋白酶Ⅰ的表达和68-KDNFP的降解。结果脊髓再灌注损伤后3h,出现钙蛋白酶Ⅰ阳性细胞,72h最明显。68000NFP的降解产物在再灌注损伤后3h出现,并在72h后达到高峰。应用E-64-D后,钙蛋白酶Ⅰ的表达和68-KDNFP的降解得到抑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脊髓再灌注损伤后应用E-64-D,对脊髓中68-KDNFP降解具有明显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7.
骨髓基质干细胞移植与脊髓损伤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前,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的治疗仍然是骨科领域中一个极具挑战性的课题。传统观点认为脊髓损伤是不可修复和再生的。现在认为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的丧失是脊髓损伤后神经功能永久性障碍的主要原因。由于中枢神经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有限,神经元和神经胶质无法再生修复。近年来,随着神经生物学研究和组织工程学的迅速发展,人们对神经干细胞和骨髓基质干细胞(marrow stromal cells,MSCs)研究逐渐深入,通过干细胞移植替代缺失的神经细胞有望成为治疗脊髓损伤的有效办法。  相似文献   
58.
自从1934年Mixter和Barr首次报告腰椎间盘突出症,并成功地施行第一例髓核摘除术,半个多世纪以来,髓核摘除术被广泛地应用于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据统计,仅在美国每年大约要做20万次腰椎间盘手术。虽然术后有70~80%的患者症状得到改善和恢复,但仍有相当一部分患者术后症状持续存在,甚至加重。例如,Rish报告在15,000例手术中,效果良好或治愈者仅占50%,改善或好转者为80%,有  相似文献   
59.
目的 研究脊柱骨折合并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的性功能状况。 方法 对 73例脊柱骨折合并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 ,通过Frankel分级评定神经功能 ,采用勃起功能国际指数评价患者的性功能 ,并对性功能障碍患者进一步测定其反射性勃起和精神性勃起的情况。 结果 最后随访时 2 1例患者存在性功能障碍 ,FrankelB级和C级之间、D级和E级之间性功能障碍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C级和D级之间性功能障碍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2 1例患者中 ,1例患者既无反射性勃起 ,也无精神性勃起 ;9例患者只有反射性勃起 ;3例患者只有精神性勃起 ;8例患者为混合性勃起。 结论 在脊柱脊髓损伤患者中 ,有较高的性功能障碍发生 ,随着脊髓损伤程度的加重 ,性功能障碍的发生率升高。当胸腰段以上脊髓损伤时 ,精神性勃起受到损害 ;当骶段脊髓损伤时 ,反射性勃起可受到损害。  相似文献   
60.
目的应用松果体切除来抑制鸡褪黑素的分泌,观察其发生脊柱侧凸的情况并进行分析.方法刚孵育出的国产小绍兴鸡60只,分为两组.对照组20只,未行任何处理,在控制白天12 h光照(光照度为500 Lx)、夜间12 h完全黑暗(光照度为0~5 Lx)条件下饲养.松果体切除组40只,在孵化后3 d时施行松果体切除术,抑制褪黑素的分泌,制造鸡脊柱侧凸模型.控制光照条件同对照组.每月行X射线检查,观察所有鸡脊柱的改变.3个月时,留取所有鸡白天和黑夜的静脉血,用ELISA试剂盒测定血清中褪黑素含量.结果3个月时对照组均无脊柱侧凸发生.松果体切除组中,术后第1个月X射线检查时即发现5只鸡出现明显的脊柱侧凸,侧凸在随后的两个月中进行性加重.在2个月时共有9只鸡出现明显侧凸.3个月时共有16只鸡发生侧凸,发生率为53.3%,obb角为11°~85°,平均31.3°.对照组血清褪黑素呈现明显的白天低(平均12.5 ng/L),夜间高(平均112.5 ng/L)的周期性变化;松果体切除组血清褪黑素白天平均为9.4 ng/L、夜间平均为8.8 ng/L,其白天低夜间高周期性变化消失.松果体切除组和对照组白天血清褪黑素含量差异无显著性,其夜间褪黑素的含量差别显著.结论松果体切除可以减少褪黑素的分泌,并诱导部分鸡发生脊柱侧凸,但非所有松果体切除术后的动物均能发生脊柱侧凸.所以,松果体切除鸡脊柱侧凸模型的发生与血清褪黑素的减少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