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7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26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51.
目的了解我国卫生监督机构食品与职业卫生职能开展情况。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样本机构171家。结果(1)地市级和县级单位食品卫生职能项目开展比例分别为82.87%和73.31%,而县级单位职业卫生职能项目开展比例最低,为44.24%;(2)具体项目开展比例分析发现,省、市、县职业卫生许可项目开展比例较低。结论总体来说卫生监督机构食品卫生监督职能开展情况优于职业卫生。  相似文献   
252.
论品牌建设与医院文化建设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医院文化已成为医院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和精神支柱。医院文化建设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医院品牌建设则会推动医院文化建设向深层次发展。本文论述了医院品牌建设的内涵、作用和重要性,以及其所产生的品牌联动效应对医院文化建设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253.
3D打印技术辅助手术治疗骶骨骨折伴骶丛神经损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3D打印技术辅助手术治疗骶骨骨折伴骶丛损伤的初步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5月至2014年8月收治的11例复杂骨盆伴骶丛神经损伤患者,男6例,女5例;年龄28 ~ 57岁,平均42.3岁.新鲜骨折7例,陈旧性骨折4例;骶骨骨折按Denis分型:Ⅱ型3例,Ⅲ型8例.11例患者存在鞍区或下肢骶丛神经支配区域皮肤感觉减弱或丧失,10例存在下肢放射痛及肌力下降,5例患者存在膀胱括约肌、肛门括约肌或性功能障碍.创伤严重度评分平均为21.5分.所有患者术前均行骨盆CT扫描及三维重建检查,并采用3D打印技术打印骨折模型,利用直径3 mm电线模拟骶丛神经走行,预估神经在骨折移位后走行,判断神经受压部位及程度,并进行模拟手术.然后对患者行后路腰椎骨盆固定+骶丛神经探查+神经减压术治疗.根据英国医学研究会提出的感觉和运动功能评价标准评价术后疗效. 结果 11例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3.2h,平均术中出血量为1 845 mL.所有患者术后获6~15个月(平均8.2个月)随访,骶骨骨折均获稳定固定和愈合.运动功能恢复较术前平均提高2.5个等级,感觉功能较术前平均提高2.6个等级.10例患者下肢放射性疼痛明显改善,其中5例患者疼痛消失. 结论 利用3D打印技术辅助治疗骶骨骨折伴骶丛神经损伤可以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提高骨折复位与神经减压的准确性,利于骶丛神经恢复.  相似文献   
254.
目的探讨Dynesys动态固定系统应用于退变性腰椎疾病中的临床疗效评价。方法自2009-01—2013—01采用Dynesys动态固定系统结合后路椎板减压治疗35例腰椎退变性疾病,包括腰椎间盘突出症23例,腰椎管狭窄症12例。结果术后随访时间为6-40个月。平均26个月。术后3个月、1年和末次随访时的VAS及ODI均较术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而末次随访时较术后3个月和1年继续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节段椎间隙后缘高度较术前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随时间的延长,高度略有下降,椎间隙前缘高度较术前减少,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节段保持了一定的活动度,但较术前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ynesys动态固定系统结合椎板减压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早期效果较明显。该手术方案维持了手术节段的椎间隙高度,在稳固脊柱的前提下保留一定活动度,能够预防邻近节段退变及腰椎不稳,但远期的疗效还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255.
目的 探讨慢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VCF)应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的疗效.方法 对32例经MRI明确诊断为慢性VCF的患者行PVP治疗,手术前给予视觉模拟评分(VAS),比较手术前后VAS变化的差异,评估手术疗效.结果 随访2个月至2年,术前VAS平均为(7.44±1.11)分,随访时为(3.1±0.96)分;手术的主观满意度良好.结论 MRI对于VCF患者的评估非常重要,术前MRI出现骨髓水肿信号的慢性VCF采用PVP可明显缓解疼痛、改善功能.  相似文献   
256.
云南省德宏州2011年HIV-1不同亚型人群分布特征分析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研究云南省德宏州HIV-1亚型的流行特点。方法 收集2011年1-5月德宏州HIV-l抗体确认阳性血浆样品300份,提取RNA后用巢式PCR对gag基因和env基因的部分片段进行扩增。扩增产物经基因序列测定,所得序列通过构建系统进化树确定HIV-1的分子亚型。结果 结合2个基因片段,共有222份样品获得分型结果,主要为C亚型(43.2%, 96/222),其他依次为独特重组形式(URF; 27.O%, 60/222)、CRF01_AE(21.2%, 47/222)、CRF08_BC(5.0%, 11/222)、B’(2.3%, 5/222)和CRF07_BC(1.4%, 3/222)。C亚型是性传播人群和注射吸毒人群中的首要亚型,但不同传播途径人群中亚型分布具有不同的模式。异性传播人群包括该地区检测到6种基因型,主要为C亚型(40.7%,70/172)、CRFOI_AE(25.O%, 43/172)和多种URF(25.0%, 43/172),呈现亚型分布的多样化。注射吸毒人群中包括除B''和CRF07_BC以外的3种亚型及多种URF,主要为C亚型(54.8%, 23/42 J和URF(38.1%, 16/42),呈现亚型相对集中的趋势。URF比例的显著上升成为该地区的另一个流行特点,包括BC重组(41.7%, 25/60)和与CRF01 _AE相关的重组(58.3%, 35/60),这两种URF在性传播和注射吸毒人群中分布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德宏州HIV-1流行株较为复杂,存在5种亚型和多种URF.其中C亚型为主要流行株,不同传播途径亚型分布模式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257.
目的介绍肾前筋膜间平面行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IpLRN)的解剖要点及手术技巧。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0月至2017年5月在贵阳市第二人民医院及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57例肾癌患者临床资料,术中采用基于层面外科肿瘤根治性切除的概念,评价IpLRN手术过程,总结该手术应遵循的解剖平面理论。 结果在IpLRN手术过程中存在七个重要的外科平面,在这些无血管平面中游离,57例手术均获成功,术中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手术时间55~180 min,平均68 min,出血量0~120 ml,平均19 ml,术后3~7 d出院,平均4 d。57例患者术后随访6~30个月,平均11个月,均无瘤生存。 结论肾前筋膜间平面是IpLRN手术的重要解剖层面,在肾癌根治术中解剖层次清晰,沿肾前筋膜间平面游离可避免解剖迷失,符合肿瘤学手术原则。  相似文献   
258.
19至20世纪,具备西方现代医学背景的医学传教士,因技术优越性与文化隔阂,对作为中国传统文化重要部分的中医产生了诸多疑惑与误解。关于如何向以传教士为代表的西医与西方社会推介中医、更迭他们对于中医的认识、改观他们眼中的中医形象,成为了维护中医亟待解决的问题。时任沪杭甬铁路管理局总医官的王吉民自1919年起在医学传教士刊物《博医会报》发表10余篇研究性文章,从诊疗技术、中医理论、医学制度与社会地位三个方面向以医学传教士为代表的西医客观又全面地推介中医药学,塑造中医形象,对促进东西方在医学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59.
目的探讨无机小牛骨BIO-OSS联合生物膜屏障BIO-GIDE进行引导性组织再生术保存重度牙周病患牙的效果。方法将60例重度牙周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30例50个牙位行BIO-OSS、BIO-GIDE引导性组织再生术,对照组30例50个牙位行常规翻瓣术刮治。2组术后均利用派丽奥进行牙周护理并分别于术后6及12个月检查患牙探诊深度(PD)、附着丧失(AL)、牙龈萎缩(RES)、牙龈指数(GI)、龈沟出血指数(SBI),并摄X线牙片。结果治疗6个月,实验组PD和AL较对照组出现明显改善(P均<0.05),治疗12个月后,上述指标进一步改善;实验组骨密度增强占62%,较对照组明显增多(P<0.01)。结论BIO-OSS结合BIO-GIDE行GTR术治疗牙周病损的临床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60.
目的探讨学龄前儿童龋病患病情况与其相关因素。方法选取闵行区20所幼儿园的2 036名学龄前儿童进行调查,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进行分析。结果本组龋病患病率为42.19%;儿童的年龄、儿童每月伙食费、饮料喜欢程度、晚上有无吃甜食的习惯、睡前有无刷牙5个因素与儿童龋病具有一定的相关性(P<0.05)。结论加强对家长及儿童口腔卫生保健知识的指导,宣传科学的饮食方式可有效的预防儿童龋病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