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2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24篇
医药卫生   54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56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目的:探讨马来酸曲美布汀联合培菲康治疗肠功能紊乱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3月~2012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肠功能紊乱患者24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123例和对照组121例。两组患者停用其他肠易激综合症药物,对照组给予马来酸曲美布汀200 mg/次,3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培菲康630 mg/次,2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1个月。观察治疗后两组患者肠功能的变化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1个月,观察组患者症状好转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有效率(90.24%)明显高于对照组(72.7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马来酸曲美布汀联合培菲康治疗肠功能紊乱疗效显著,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2.
目的 研究美洲大蠊醇提物对四氯化碳(CCl4)和刀豆蛋白A(Con A)所致小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ip 0.1% CCl4以及尾iv 20 mg/kg Con A造成小鼠急性肝损伤,检测血清中ALT、AST和肝组织中SOD、MDA的水平。将肝大叶HE染色,观察美洲大蠊醇提物对小鼠肝脏组织病理学的影响。结果 美洲大蠊醇提物能明显降低CCl4所致的肝损伤小鼠肝脏、脾脏指数的升高,降低肝损伤小鼠血清中ALT、AST的升高(P<0.05),降低小鼠肝组织中MDA水平、升高SOD(P<0.05);肝脏组织病理学观察可见,美洲大蠊醇提物能够减轻炎性因子的浸润,减轻肝细胞的水肿程度,减少肝细胞坏死,促进肝细胞的再生。结论 美洲大蠊醇提物具有显著的抗CCl4和Con A所致肝损伤的作用。  相似文献   
93.
目的分析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与心肌肌钙蛋白(cardiac troponin,cTn)、淋巴细胞电压门控性钾离子通道(voltage-gated potassium channel,VGPC)表达的关系。方法选取西安市第四医院收治的95例急性STEMI患者,分为血浆Hcy≤15μmol/L组(A组,44例)和血浆Hcy15μmol/L组(B组,51例),检测两组血脂、c TnI、Hcy、淋巴细胞VGPC蛋白及其mRNA浓度,探索Hcy浓度与cTnI、淋巴细胞VGPC表达的关系。结果 B组c TnI、Hcy浓度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B组淋巴细胞VGPC蛋白表达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80,P0.01)。B组淋巴细胞VGPC mRNA表达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77,P0.01)。Hcy浓度与cTnI、淋巴细胞VGPC蛋白、mRNA浓度呈正相关(r=0.57、0.48、0.31,P0.05)。结论急性STEMI患者血浆Hcy浓度与cTnI、淋巴细胞VGPC表达密切相关,Hcy浓度可能会影响淋巴细胞VGPC表达,进而引起血浆cTnI浓度上升。  相似文献   
94.
目的探讨经皮肝穿刺金属胆道内支架置入治疗胆道恶性阻塞性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在X线引导下对26例胆道恶性阻塞性黄疸患者,行经皮肝穿刺胆道金属内支架置入治疗。根据胆道梗阻狭窄的不同部位和狭窄的程度采用相应的放置方式。结果26例患者共置入30枚会属支架,其中,20例置入1枚于肝总管和(或)胆总管,4例置入2枚于左右肝管一胆总管内,2例为支架内再狭窄后的重新置入。26例患者术前血清总胆红素(198.83±121.51)μmol/L,直接胆红素(136.74±79.36)μmol/L。术后2周复查,血清总胆红素下降到(93.52±59.60)μmol/L,直接胆红素下降到(46.33±42.71)μmol/L(P〈0.01)。出现并发症2例(7.5%)。结论经皮盯穿刺胆道金属内支架置入术是治疗胆道恶性阻塞性黄疸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5.
目的 对比分析改良手动抽吸血栓清除(MAT)、经皮机械性血栓清除(PMT)及单纯导管接触溶栓(CDT)治疗急性髂股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6年2月至12月经下肢静脉彩色超声或造影确诊的60例急性髂股静脉血栓形成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改良MAT辅助CDT组(A组,n=18)、Angio Jet PMT辅助CDT组(B组,n=12),单纯CDT组(C组,n=30)。对三组患者术后血栓清除率、血栓清除过程失血量、CDT时间、尿激酶(UK)用量、患肢消肿程度、住院时间及相关并发症进行评估。结果 术后A、B、C组分别有17例(94.4%)、11例(91.7%)、26例(87.7%)获临床成功(血栓清除达Ⅱ级以上),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组血栓抽吸中失血量分别为(99.8±11.4)m L、(117.6±12.3)m L(P=0.001);CDT时间分别为(2.9±1.5)d、(2.8±1.6)d(P=0.922),均较C组(7.1±1.4)d显著降低(P<0.001);UK用量分别为(166.7±93.9)万U、(121.7±115.2)万U(P=0.918),均较C组(325.8±106.8)万U显著减少(P<0.001);24 h患肢消肿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优于C组(P<0.05);住院时间分别为(6.1±1.4)d、(5.9±1.7)d(P>0.05),均较C组(11.0±1.8)d显著缩短(P<0.001)。三组患者髂静脉支架植入枚数、手术相关并发症、血栓后综合征发生率及严重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MAT辅助CDT治疗急性髂股静脉血栓形成原理与Angio Jet PMT辅助CDT治疗类似,临床疗效相似且安全,可降低手术费用;与单纯CDT治疗相比,可有效缩短溶栓时间、减少UK用量、减轻患肢肿胀、缩短住院时间,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6.
97.
目的 探讨非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内镜检查时长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在合肥市第三人民医院行内镜检查的198例非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检查的时间分为24 h内内镜检查者(及时内镜检测组)125例和24 h以外行内镜检查者(拖延内镜检测组)73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平均动脉收缩压、平均动脉舒张压、并发症、病变部位、血红蛋白浓度,将单因素分析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纳入Logistic回归分析,以确定行内镜检查时间的独立影响因素,并比较两组患者在研究期间的生存率.结果 性别、年龄、血红蛋白浓度、是否合并并发症以及病变部位是非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行内镜检查时长相关影响因素(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是否合并并发症、血红蛋白浓度以及病变部位均为非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行内镜检查时长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及时内镜检查组患者的1年生存率为99.2%,拖延内镜检查组1年生存率为94.5%,两组患者1年生存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年龄、是否合并并发症、血红蛋白浓度以及病变部位均为非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行内镜检查时长的独立影响因素,对于合并危险因素的患者要给予及时合理的干预,避免临床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98.
戴靖榕  李婕  何旭  李杨  李燕 《中国全科医学》2021,24(36):4599-4606
背景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老年衰弱问题日益严峻,而当前存在关于衰弱的诊断依据不客观、发病机制不清楚、干预方式不健全等问题,因此,当前对衰弱的研究仍处在初级阶段。目的 研究慢性疾病稳定期老年患者25-羟维生素D、白介素6与衰弱的相关性,探寻衰弱的客观诊断依据及新的干预方式。方法 选取2020年11月至2021年4月在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老年医学科住院的慢性疾病稳定期老年患者152例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及实验室检查指标,并采用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老年医学科自主研发的“老年综合评估系统软件平台(住院版)”对患者进行老年综合评估,利用其中Fried表型对患者进行衰弱状态评估。结果 152例患者中,无衰弱47例(30.9%)、衰弱前期51例(33.6%)、衰弱期54例(35.6%)。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失能〔OR=6.162,95%CI(1.091,34.789),P=0.039〕、25-羟维生素D〔OR=0.901,95%CI(0.825,0.985),P=0.022〕、白介素6〔OR=1.103,95%CI(1.012,1.201),P=0.025〕是慢性疾病稳定期老年患者衰弱的影响因素。结论 25-羟维生素D是慢性疾病稳定期老年患者衰弱的保护因素,白介素6是慢性疾病稳定期老年患者衰弱的危险因素;25-羟维生素D、白介素6有望成为预测及干预慢性疾病稳定期老年患者衰弱的潜在靶点。  相似文献   
99.
<正> 患者,女性,35岁,农民,因反复四肢乏力、麻木、软瘫一年余,于1992年4月2日收入院。一年内,每隔3~4d发作一次,每次持续1周左右,严重时,出现四肢软瘫,有时伴房性早搏的出现。查血K~+2.4mmol/L。当地医院拟诊为“周期性麻痹”而转我院。查体:T38℃,P120次,R30次,Bp8/5 kPa。  相似文献   
100.
恶性组织细胞病(简称恶组)是系统性、浸润性、进行性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疾病。异常组织细胞浸润是本病的基本特点。由于组织细胞见于所有器官,因此,恶组可以累及全身组织器官,范围很广泛,除常见肝、脾、骨髓和淋巴结外,亦可系及非造血组织。累及的器官数最少2个,最多16个。由于本病临床表现多样化,缺乏特异性,起始症状多表现单纯发热,故常易被误诊,文献报道可达63.9%-97.3%[1].现将我院1993年-1997年5年共收治的15例恶组进行临床分析,从而提高我们对本病诊断的认识。1临床资料15例中,男性10例,女性5例,年龄16-42岁,平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