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7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23篇
医药卫生   52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56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1.
肝硬化患者体表胃电图30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肝硬化患者常存在食欲减退、腹胀、恶心甚至呕吐等消化道症状 ,其发病机理复杂 ,与多种因素有关。本文试图通过对 30例肝硬化患者进行体表胃电图(EGG)检测 ,从胃肌电活动方面进一步明晰肝硬化胃肠动力障碍的发病机理及其临床意义。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男 2 0例 ,平均年龄 5 6 4岁 ,女 10例 ,平均年龄 6 5 4岁。肝硬化的诊断采用 1990年承德会议标准。肝功能Child Pugh分级 :A级 10例 ,B级 14例 ,C级 6例。另设正常对照 2 2例 ,男 17例 ,女 5例 ,平均年龄 5 1 8岁 ,均无肝病史 ,肝功检查正常。1.2 方法 所有患者检查…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去细胞的单环刺缢体壁和同种异体神经所构成的人工组织神经的组织相容性及其修复神经缺损的效果。方法:取大鼠40只随机分成实验组、自体神经组、硅胶管组、正常组。实验组将去细胞的单环刺缢体壁缝合成神经导管,其内充填去细胞的异体神经,修复大鼠10 mm坐骨神经缺损。术后4月,通过大体观察,组织形态学观察,了解该人工组织神经修复大鼠坐骨神经缺损的疗效。结果:该人工组织神经组织相容性良好,神经功能恢复效果正常组>自体神经组>实验组>硅胶管组,实验组疗效与自体神经组接近,明显优于硅胶管组。结论:将去细胞的单环刺缢体壁和同种异体神经制成人工组织神经修复周围神经缺损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用于药物流产后宫腔残留物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4例药物流产后宫腔内有残留物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62例。对照组常规抗感染、止血药和中成药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每天口服米非司酮,治疗结束后观察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显效35例,有效21例,无效6例,治愈率为90.32%;对照组显效11例,有效26例,无效25例,治愈率为59.68%,2组治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非司酮用于药物流产宫腔残留,能有效使宫腔残留物排出,缩减阴道出血时间,降低清宫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比经导管溶栓与经患肢足背静脉顺行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经造影明确诊断的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采用经导管溶栓治疗的患者为A组(30例),采用经患肢足背静脉顺行溶栓治疗的患者为B组(30例)。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患肢消肿率、深静脉通畅度等。结果两组均成功完成溶栓治疗。患肢消肿率A组为(82.39%±16.28%),B组为(62.58%±18.87%);静脉通畅度A组为(62.18%±18.39%), B组为(39.28%±23.3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导管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较经患肢足背静脉顺行溶栓疗效好,可部分取代经患肢足背静脉顺行溶栓治疗。  相似文献   
15.
【摘要】 目的 研究抗凝血酶Ⅲ(ATⅢ)在肝癌患者和非肝癌患者的活性差异。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治疗肝癌患者95例及非肝癌患者212例,收集各组的临床资料,测量所有患者的ATⅢ活性,比较两组间ATⅢ活性的差异。 结果 肝癌组ATⅢ活性(U/dL)为73.88+22.03,相对非肝癌组(87.92+19.09),ATⅢ活性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肝癌患者ATⅢ活性低于非肝癌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肝癌患者测定ATⅢ活性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6.
【摘要】 目的 探讨“呼吸针控”联合“病灶最大面积投影”用于CT引导下经皮经肺穿刺近膈肝肿瘤微波消融术(MWA)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CT引导下经皮经肺穿刺近膈肝肿瘤行MWA术的53例患者,对其中29例(研究组)在CT引导下经皮经肺穿刺MWA中采用“呼吸针控”消除呼吸运动对穿刺的影响,联合“病灶最大面积投影”准确规划进针路径、预测消融范围;24例(对照组)行常规CT引导下经皮经肺穿刺MWA。比较两组术中穿刺次数、并发症及消融病灶的近期疗效。 结果 研究组术中穿刺次数少于对照组[(1.1±0.3)次 vs(3.1±0.9=)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表现为气胸、肝包膜下出血、膈肌损伤(主要表现为术中和/或术后肩背部疼痛);研究组气胸、肝包膜下出血、膈肌损伤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6.9%(2/29)、10.3%(3/29)、0%(0/29))比54.2%(13/24)、37.5%(9/24)、33.3%(8/2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6个月内肝肿瘤完全消融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3.1%(27/29)比70.8%(17/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呼吸针控”联合“病灶最大面积投影”可提高CT引导下经皮经肺穿刺近膈肝肿瘤微波消融术的完全消融率,减少并发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与非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乐商与自尊关系的差异.方法:采用成人快乐能力问卷和自尊量表对2519名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和4833名非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①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与非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乐商及其各维度与自尊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r = 0.469,0.384,0.384,0....  相似文献   
18.
目的:用Meta分析方法评价他克莫司治疗膜性肾病(MN)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运用Cochrane图书馆、PubMed,Medline database和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检索他克莫司治疗MN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clinical trials,RCT),2010年9月25日检索文献截止,对符合标准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和Meta分析. 结果:收集国内外5个随机对照研究,纳入188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他克莫司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治疗MN的完全缓解(RR=2.16 95%,CI 1.32~3.55)及总缓解(RR=1.59 95%,CI 1.27~2.01)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经对症处理后主要不良反应都能恢复. 结论:目前证据表明,他克莫司治疗MN与传统的治疗方案相比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人脂肪干细胞(human Adipose-derived stem cells,hADSCs)体外分化为内皮细胞的最佳诱导体系.方法 利用胶原酶消化法和贴壁筛选法从人脂肪组织中分离、培养及扩增hADSCs,分3组分别进行内皮诱导:即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n,FN)包被组、明胶包被组和未铺组;同时诱导液分为两组:单纯内皮细胞生长培养基(EGM2-MV)组及内皮细胞生长培养基(EGM2-MV)+50 ng/ml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_(165))组.诱导15 d后,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内皮细胞特异性表面抗原CD34的表达;通过相差显微镜观察诱导前后细胞的一般形态学特征.结果 体外分离、培养出高度同源性的hADSCs,CD29、CD44、CD90、CD105及CD166呈阳性表达,而CD34、CD45及HLA-DR呈阴性表达;诱导后细胞流式结果显示单纯EGM-2MV诱导的3组细胞内皮细胞特异性标志CD34阴性表达,而EGM2-MV+50 ng/ml VEGF_(165)诱导的细胞,其中FN包被组CD34表达率为8.4%,明胶包被组为5.4%,未铺组为4.2%;相差显微镜下可见诱导后细胞呈三角形或多边形,融合处呈铺路石样生长.结论 FN作为细胞外基质与EGM2-MV+50 ng/ml VEGF_(165)组成的诱导液协同作用,构成了hADSCs体外分化为内皮细胞的最佳诱导体系,可为临床上缺血性疾病的自体细胞移植治疗提供大量的种子细胞来源.  相似文献   
20.
何旭 《华西医学》2007,22(2):292-293
目的探讨胸腔镜下肺大泡切除、肺修补术麻醉管理中应注意的问题。方法38例肺大泡患者,ASAⅠ~Ⅱ级,静吸复合麻醉下行胸腔镜肺大泡切除、肺修补术。所有患者均选择双腔管插管(Robertshaw)单肺通气。术中监测NIBP、HR、ECG、Spo2、PETCO2、Paw。结果38例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手术时间平均87(42~146)min,单肺通气时间平均58(34~120)min。术中BP、HR、Spo2平稳。结论良好的麻醉前准备、双腔管的准确定位、单肺通气技术、麻醉医师与手术医师的配合是胸腔镜肺大泡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