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1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评价使用Glove port行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安全性、可行性及优势。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1~5月开展的经脐Glove port单孔LC36例,手术均采用Glove port装置完成,术中使用OLYMPUS公司高消可转弯endo-eye腔镜及部分常规腹腔镜器械共同完成手术操作,具体步骤同传统LC。结果 手术均获成功,无一例中转开腹或转为常规三孔法LC,观察24h后均顺利出院,随访半年无任何并发症。结论目前经脐Glove port单孔LC是安全、可行的,具有疤痕少、切口美观的优点,且手术时间与传统三孔法L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一旦掌握其手术要点,学习曲线可能会缩短,对于一部分患者可为道选手术方式,适合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比较两孔法和单孔法腹腔镜保胆取石术的优缺点,探讨其临床应用的可行性、优越性及手术技巧。方法 将2015年3月至2016年10月就诊的32例胆囊结石患者随机分为两孔法腹腔镜保胆取石术(两孔组)或单孔法腹腔镜保胆取石术(单孔组),每组16例,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后疼痛、术后肠蠕动恢复时间、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两孔组16例均顺利完成手术,取净结石;单孔组3例患者因腹腔黏连改为两孔法腹腔镜保胆取石术。两孔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明显小于单孔组(P<0.05)。两组术后疼痛、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满意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均无并发症发生;随访6~24个月均无结石复发。结论 两孔法腹腔镜保胆取石术安全可行,具有手术操作难度低、时间短、术中出血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导丝引出法在鼻胆管口鼻转换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前瞻性选取2021年11月至2022年1月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实施内镜下鼻胆管引流术的患者12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观察组采取导丝引出法,对照组采取鼻导管引出法进行鼻胆管口鼻转换。比较两组患者鼻胆管口鼻转换的首次操作成功率、操作时间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较对照组首次操作成功率高[88.33%(35/60) vs 68.33%(41/60),t=7.070,P=0.008]、操作时间短[(22.45±4.32)s vs (51.57±14.26)s,t=-15.138,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不良事件发生率[6.67%(4/60) vs 16.67%(10/60),t=2.002,P=0.155]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取导丝引出法能提高鼻胆管口鼻转换的首次操作成功率,并缩短操作时间。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清道夫受体A(scavenger receptor class A, SRA)基因敲除对小鼠肝脏代谢及胆囊结石形成的影响。方法 SRAKO小鼠以及C57BL/6野生型小鼠分别给予成石饲料(lithogenic diet, LD)和普通饲料(Chow)喂养8周后,观察胆囊成石情况,并采集肝脏和胆囊组织。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法测定小鼠肝脏巨噬细胞标记F4/80的表达,Western印迹法测定小鼠肝脏SRA表达,QT-PCR法检测肝脏脂质代谢相关基因及炎症因子的表达,胆固醇试剂盒测定胆囊和肝脏组织胆固醇含量。结果 LD喂养8周后,SRAKO小鼠和C57BL/6野生型小鼠成石率均为100%,而普通饲料喂养均不成石;LD喂养的小鼠肝脏脂质沉积增加,炎性细胞和巨噬细胞浸润增加;LD喂养的C57BL/6野生型小鼠肝脏SRA蛋白表达较普通饲料增高,胆固醇代谢相关基因ABCG5、ABCG8和炎症因子IL-1、TNF-α表达增加(P<0.05)。LD喂养的SRAKO组小鼠胆固醇代谢基因ABCG8、胆汁酸磷脂基因ABCB4和炎症因子TNF-α表达均增加(P<0.05);LD喂养的小鼠胆囊组织中胆固醇酯和游离胆固醇含量均较普通饲料增加(P<0.05)。结论 敲除SRA基因不改变小鼠胆囊结石形成率,高胆固醇可能更易导致胆囊结石的形成。  相似文献   
15.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行胆道镜引导下经皮经空肠造瘘取石术(PTJL)治疗的17例复杂肝内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胆道镜引导下PTJL成功率100%, 操作时间98(74, 120)min, 结石取净率23.53%(4/17), 无出血、肠漏等并发症发生, 住院时间3(3, 4)d。胆道镜取石(2.00±0.71)次, 最终结石取净率100.00%(17/17)。本研究显示胆道镜引导下PTJL治疗胆肠吻合口术后复杂性肝内胆管结石安全、可靠, 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的优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隐瘢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手术方法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1年6月60例无严重胆囊炎症的胆囊息肉或胆囊结石患者,随机分为2组,新方法组行隐瘢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单孔组行常规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切口疼痛程度、术后切口满意程度及中转率。结果:新方法组均顺利完成手术;单孔组28例顺利完成手术,2例中转常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新方法组与单孔组手术时间平均(14.17±3.51)min和(24.67±4.12)min,新方法组明显优于单孔组(P<0.01);术后切口疼痛程度轻于单孔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患者对切口满意程度优于单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均无出血、胆漏、胆管损伤等并发症发生。结论:隐瘢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安全、可行,术后瘢痕不明显且隐蔽,相对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手术时间缩短,手术难度及中转率降低,术后患者切口满意度高,为腹腔镜手术的更微创化发展提供了新的可行途径及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