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5篇
医药卫生   99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31.
目的探讨缺氧/复氧对肾动脉内皮依赖性一氧化氮(NO)和内皮衍性超极化因子(EDHF)途径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器官槽法,以兔肾动脉环为研究对象,首先抑制PGI2舒张途径,然后再分别抑制NO和EDHF舒张途径,对给与血管环以缺氧/复氧处理,观察缺氧/复氧分别对NO和EDHF舒张途径的影响。结果缺氧/复氧使NO途径的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减退,而缺氧/复氧对EDHF途径的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无变化。结论缺氧/复氧导致兔肾血管内皮衍性NO途径的舒张损伤,而对EDHF途径的舒张无影响。  相似文献   
32.
背景:为了保证老龄供肾的移植效果,应当慎重选择供者。国内活体肾移植开展较晚,对老龄亲属供肾移植经验仍较欠缺。目的:对老龄供肾亲属肾移植的效果和安全性进行分析。方法:纳入120例行活体肾移植的供、受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夫妻间供肾12例,父母供给子女75例,其他亲属供肾33例,供者55岁以上52例。比较老年供者和非老年供者移植前血清肌酐值,移植后肾功能恢复状况及并发症发病率等,同时对2组受者的移植前后血清肌酐及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与结论:两组供者移植后肾功能恢复良好,无显著性差异;两组受者在移植后1周,1个月,1年内比较血清肌酐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急性排斥发病率差异亦无显著性意义。提示,老龄供者制定合理入选标准,对供者是安全的,受者和移植肾近期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33.
背景:肾移植过程中移植肾缺血再灌注损伤不可避免,采用药物减轻该损伤有助于提高肾移植近远期疗效。淫羊藿苷对心肌和脑缺血的治疗效果较好,对肾脏缺血再灌注的作用尚不清楚。目的:探索淫羊藿苷对肾脏的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机制。方法:54只SD大鼠随机等分为假手术组、淫羊藿苷组和模型组,后2组大鼠建立单侧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假手术组大鼠仅游离肾蒂而不钳夹阻断肾血管。淫羊藿苷组和模型组在造模前2d至造模后12d分别给予100mg/kg淫羊藿苷和1mL/kg0.3%羧甲基纤维素钠灌胃,1次/d。结果与结论:相比于对照组,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大鼠血肌酐明显升高,肌酐清除率下降,肾组织出现病理性损伤,而给予淫羊藿苷的大鼠,大鼠肾组织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下降,肾组织内的促炎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β,6)、趋化因子(干扰素诱导蛋白10、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巨噬细胞炎性蛋白2)mRNA的表达水平降低,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后6h,大鼠血浆亚硝酸盐/硝酸盐和肾组织内髓过氧化物酶水平最高,而后逐渐下降;且淫羊藿苷组大鼠血浆亚硝酸盐/硝酸盐和肾组织内髓过氧化物酶水平低于模型组(P〈0.05)。提示淫羊藿苷可通过抑制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酶表达及其下游的炎症级联反应而减轻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34.
背景:肾移植后血管并发症采用介入治疗已成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目的:探讨肾移植后血管并发症介入治疗的经验及价值评估。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肾移植后血管并发症患者介入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与结论:8例移植后5例肾移植肾动脉狭窄,2例假性动脉瘤,1例肾静脉血栓,均经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作出初步诊断,其中5例进一步行磁共振血管成像明确诊断。5例移植肾动脉狭窄行球囊扩张,分别随访6,8,20,36,40个月,1例出现再狭窄,随访血肌酐维持在130~160μmol/L之间,其余4例移植肾狭窄无复发,随访血肌酐均正常。2例假性动脉瘤患者经动脉鞘放入支架释放系统释放带膜支架后动脉瘤消失,目前常规血液透析治疗。1例肾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尿激酶介入溶栓治疗后血栓消失,患者发生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35d后血肌酐降至210μmol/L,此后患者血肌酐维持在200~250μmol/L。8例介入治疗临床效果说明肾移植后血管并发症治疗可选用介入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5.
移植肾的功能延迟恢复(Delayedgraftfunction,DGF)发生率较高。在等待移植肾功能恢复前多需血液透析(血透)等相关治疗,以利于和促使其功能恢复。现报告我院1996年以来108例尸体肾移植中发生DGF16例的临床资料及对DGF的血透体...  相似文献   
36.
目的 :对拟行肾移植的尿毒症患者术前行群体反应性抗体 (PRA)检测 ,对 PRA>1 0 %视为阳性的 1 6名患者 ,应用血浆置换的疗效观察方法与结果 :1 6例术前行血浆置换 (PE) 1~ 6次 ,使 PRA降至允许水平。结果 1 6例肾移植术后 ,1例发生超急排异 (HR) ,1例发生急性排异(AR) ,余 1 4例术后随访 1 /2~ 1 y未排异发生。对术后发生加速排异 (ACR)的 1例 ,AR的 6例患者 ,在常规应用大剂量 MP冲击和使用OKT3或 AL G/ATG后 ,逆转效果不明显者进行 PE1~ 2次 ,结果 ACR1例 ,AR2例最终失功 ,4例获救 ,逆转率为 5 7%。  讨论 :群体反应…  相似文献   
37.
目的:观察RNA干扰沉默肾癌细胞株OS-RC-2的环氧合酶-2(COX-2)基因表达对肾癌细胞生长及体外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构建靶向COX-2的小干扰RNA(siRNA)真核表达质粒pSilencer2.0-U6-COX-2-siRNA。将对数生长期的OS-RC-2细胞分3组,干扰组转染pSilencer2.0-U6-COX-2-siRNA,空转组转染pSliencer2.0-U6,对照组不转染。培养72h后采用半定量RT-PCR、Westernblot检测COX-2mRNA和蛋白表达,CCK8增殖抑制实验观察细胞生长情况,改良Boyden小室法评估细胞体外侵袭能力。结果:酶切和测序证实pSilencer2.0-U6-COX-2-siRNA构建成功。3组细胞COX-2mRNA和蛋白的表达、细胞存活率及穿孔细胞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分别为189.800,89.326,188.403和75.349,P均〈0.001)。与其他2组比较,干扰组COX-2mRNA及蛋白表达下调(P〈0.05),细胞存活率、穿孔细胞数降低(P〈0.05)。结论:COX-2有望成为肾癌基因治疗的靶点。  相似文献   
38.
39.
近年来,生物制剂诱导和强效免疫抑制剂的应用显著增加了肾移植术后短期效果。肾脏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acutergjection,AR)显著减少,1 a人/肾存活率有了显著的提高。然而,肾移植后远期存活率改善并不乐观[1-2]。对肾移植术后患者随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个体化治疗,能够提高人/肾长期存活率。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移植科对长期存活的异常肾移植受者91例进行了个体化治疗,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0.
目的 观察西罗莫司替换钙调磷酸酶抑制剂(CNI)治疗老年亲属供肾移植受者移植肾功能减退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病理检查证实为CNI药物肾毒性(11例)和慢性移植肾肾病(chronic allograft nephropathy,CAN)(13例)并出现慢性移植肾功能减退的24例老年亲属供肾肾移植受者,将原有免疫抑制方案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