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67篇
  2013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51.
含颈横动脉颈段皮支皮瓣修复乳腺癌放疗后溃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4年1月~1996年2月,我们采用含颈横动脉颈段皮支局部皮瓣移位修复乳腺癌放疗后的皮肤溃疡8例,疗效满意。1临床资料本组8例,年龄43~65岁,平均57岁。均为乳腺癌根治术后。左侧5例,右侧3例。感染2例。放疗时间16~22天,平均21天。放疗...  相似文献   
52.
目的介绍小腿前外侧的皮瓣筋膜瓣的应用解剖、手术方式、方法及临床应用。方法在14侧成人下肢标本及1条断腿上,观察了腓浅血管的起始部位、行程及皮支的分布情况,设计了小腿前外侧组织瓣的4种术式。1988年以来,临床应用26例。结果术后皮瓣筋膜瓣全部成活,切口Ⅰ期愈合23例,Ⅱ期愈合3例,20例随访4个月到5年,情况稳定良好,无复发。结论手术操作简单、安全可靠,对供区影响小,是修复小腿及对侧踝及跟部后方创面及治疗胫骨慢性骨髓炎的一种可供选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53.
目的 :报道交腿隐动脉胫骨皮瓣修复胫骨及皮肤缺损新术式的解剖与临床应用。方法 :在2 5侧成人下肢标本上 ,观察隐动脉及大隐静脉的行程及与胫骨及小腿内侧皮肤的关系 ,测量有关血管的外径。结果 :隐动脉与大隐静脉伴行 ,在小腿内侧上部与胫前返动脉及来自胫后动脉的肌间隔皮支形成广泛吻合 ,除分布于小腿内侧皮肤外 ,还有骨膜支分布于胫骨骨膜 ,可以切取带血供的胫骨皮瓣。并在临床上获得成功。结论 :该组织瓣包含隐动脉 ,大隐静脉及较宽的筋膜皮蒂供血系统 ,血供丰富。当腓骨皮瓣、髂骨皮瓣或肩胛骨皮瓣不能应用时 ,可以用于修复对侧胫骨及皮肤缺损  相似文献   
54.
Dupuytren’s挛缩是指掌腱膜的增生和收缩引起的远端手掌和手指的屈曲畸形,国内病例较少,我院近年收治二例,现报告如下: 2例均为男性,例1:35岁,左小指逐渐屈曲,不能背伸1年(图1).例2:42岁,右环、小指逐渐屈曲,不能背伸2年(图2)。2例在病变部位皮下可触到大小不等  相似文献   
55.
1988年12月,我们采用带血管蒂前臂后皮神经折迭移位术为一例肱骨干骨折,桡神经臂段损伤的病人修复了4.5cm的神经缺损,已在本刊做过初步报告(1989;11(1):94),现将随访结果报告如下: 术后二个月,Tinel氏征在近侧缝合点远侧12cm处出现,说明再生之神经纤维已通过远侧缝合点。术后四个月,Tinel氏征在肘关节水平出现。术后六个月,Tinel氏征达前臂中点,旋后及伸腕功能大部恢复,肌力达Ⅳ级,肱桡肌饱满。术后10个月,手部桡神经分布区出现痛觉过敏,伸腕及旋后功能全部恢复,肌力达Ⅴ级,伸指及伸拇功能开始恢复,肌力达Ⅲ级。以后病人因意外事故死亡而失  相似文献   
56.
1985年我们对一例晚期掌部正中神经损伤行神经修复术后拇、食指仍有感觉障碍的病人,应用吻合血管的腓浅神经移植于桡神经浅支与指固有神经之间,利用桡神经浅支传导手指掌面的感觉。术后恢复满意。患者男,22岁。1984年3月被机器挤伤右手,清创缝合术后。遗留正中神经损伤的症状,行游离皮瓣移植,虎口成形术;正  相似文献   
57.
目的介绍俯卧直推棘突脊柱正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操作方法及临床应用情况。方法自1998年5月到2011年10月应用自行创用的俯卧直推棘突脊柱正位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2425例,其中资料比较完整,诊断比较明确,即症状、体征及影像学结果互相吻合的病人1532例。这些病人中,男822例,女710例;年龄最大65岁,最小17岁,平均43.5岁;腰椎间盘突出位于腰3、4间隙202例,腰4、5间隙552例,腰5骶1间隙585例,腰4、5合饼腰5骶1间隙193例。腰椎间盘突出型1125例,脱出型407例。结果正位手法后,症状30天内消失921例,60~90天内消失593例,症状从来消失68例。得到长期随访的323倒,随访时间最短12个月,最长12年。痊愈242例;好转65例;未愈16例。结论俯卧直推棘突脊椎正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操作简单,安全可靠的优点,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8.
本文介绍修复胫前窄长创面的一种手术方法。通过对24例成人小腿隐动脉、腓浅动脉以及大隐静脉的解剖学观测,设计了位于创面两侧分别含隐动脉及腓浅血管的双蒂皮瓣用于修复窄而长的胫前创面,取得满意效果。1995年3月~1998年2月已修复该类创面12例,术后皮瓣全部成活,小腿外形美观。随访3个月到2年,胫骨骨折病人均于4个月获骨性愈合,皮瓣生长良好。  相似文献   
59.
患者男,37岁。因左小腿及足部辗轧伤后多处皮肤缺如、流脓23天入院。检查发现:左踝、左足背有20cm×12cm皮肤缺损,同时内、外踝下各有8cm×6cm、4cm×3cm皮肤缺损创面经足底贯通。跟部轻度内翻畸形。X光拍片见跟骨不规则骨折线,轴位内偏25...  相似文献   
60.
1986年以来,我们将传统吻合方法稍加改进,为5例输精管结扎患者进行了输精管吻合术,术后切口均一期愈合,随访4例,其中2例随访3个月,精子数分别为200万/ml及50万/ml,2例随访1年半以上,其爱人各生一女孩。手术方法:固定硬结于皮下,浸润麻醉后,局部纵行切开,显露硬结,在其上、下端纵行切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