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16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1.
正1994年,日本Kitano等~[1]报道了首例针对早期胃癌的腹腔镜辅助远端胃切除术。20余年以来,随着腹腔镜器械的进步及腹腔镜外科技术的发展,尤其是腹腔镜下胃肠道吻合技术的进步,腹腔镜胃癌手术逐渐由腹腔镜辅助向完全腹腔镜转变趋势。已有证据证明,与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相比,完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能够在全腹腔镜状态下完成肿瘤学要求的淋巴结清扫,而且能安全地完成消化道重建,降低手术创伤,减少对切口长度的依赖,特别是对于  相似文献   
12.
世界卫生组织于2018年9月发布的全球癌症统计数据显示[1],全球每年新增胃癌病例103万例。中国每年新增胃癌病例41万例[2]。胃癌病人发生营养不良的原因及机制复杂,与肿瘤本身的特点及抗肿瘤治疗对机体的影响有关[3]。恶性肿瘤导致进食调节中枢功能障碍,手术、放化疗等抗肿瘤治疗导致的疼痛、恶心呕吐、焦虑抑郁等。  相似文献   
13.
机器人胃癌手术是胃癌微创外科发展的重要趋势,近年来机器人胃癌手术取得快速发展。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机器人与腹腔镜外科专业委员会、中国抗癌协会胃癌专业委员会组织我国胃癌微创外科专家,针对机器人胃癌手术应用现状、手术适应证、手术方法及围手术期管理等多方面,在《机器人胃癌手术专家共识(2015版)》基础上进行修订,形成《机器人...  相似文献   
14.
胃癌是全球常见的恶性肿瘤,我国尤其高发。由于幅员广阔、人口众多,经济卫生事业发展不平衡,我国的胃癌早期筛查体系尚需完善,多数病例在确诊时已经达到中晚期。对无法切除的晚期或转移性胃癌以及术后复发患者,采用细胞毒药物进行传统化疗的中位生存期( overall survival,OS)仅11个月左右[1]。近年来,分子靶向治疗的兴起为晚期胃癌提供了新的治疗策略和方法。大型随机对照的国际多中心Ⅲ期临床试验( ToGA研究)[2]业已证实,抗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单克隆抗体曲妥珠单抗( Trastuzumab)联合氟尿嘧啶类药物为基础的化疗,治疗HER2阳性晚期胃癌的疗效要显著优于单纯化疗,且安全性良好。基于该领域的重要进展,中国临床肿瘤学会( CSCO )、中国抗癌协会胃癌专业委员会和中国抗癌协会肿瘤病理专业委员会精诚合作,2013年曾共同制定和发表了《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阳性晚期胃癌分子靶向治疗的中国专家共识》[3]。3年来,随着有关诊断、治疗和研究的进步,不断积累和充实了新的证据,我们已汇总和更新,形成2016年版,以进一步指导临床实践。  相似文献   
15.
胃癌是消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异质性较强,具有复杂的分子特征。HER2、MSI、TMB和NTRK融合等肿瘤相关标志物及分子病理学检测革新了胃癌诊疗模式。根据患者的病理特征和基因检测结果进一步筛选靶向和免疫药物的潜在获益人群,是胃癌精准治疗的未来发展方向。高通量测序(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NGS)在胃癌诊断、治疗方案选择、预后监测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然而,国内目前对胃癌NGS的理解与应用尚有不足。中国抗癌协会胃癌专业委员会专家组基于循证医学证据制定《胃癌高通量测序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旨在提高中国临床医生与患者对于胃癌NGS的认识,以指导与规范其在国内的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6.
中国的胃癌负担沉重, 新发病例及死亡人数居世界首位。通过风险评估、筛查、减少危险因素, 可有效预防胃癌, 但中国目前尚缺乏循证指南来指导普通大众进行胃癌风险管理。本指南由中国抗癌协会胃癌专业委员会及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上消化道外科医师委员会联合发起, 通过系统梳理胃癌风险评估及预防相关证据, 结合专家意见, 针对17个指南问题形成了推荐意见。本指南将为普通大众提供全面的胃癌预防指导建议, 以期推动胃癌防治关口前移, 降低发病、减少疾病负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