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9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240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脐血CD34^+造血干细胞体外扩增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在体外液体培养中,多种细胞因子联合应用对脐血 C D34+ 造血细胞的扩增作用。方法:用 Isolex 50 免疫磁珠法分离纯化脐血 C D34+ 细胞,在液体培养中,经不同细胞因子组合的诱导,检测有核细胞和集落形成细胞( C F C)的增殖倍数。结果:干细胞生长因子、白细胞介素 I L3、 I L6、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和红细胞生成素5 种细胞因子联合对脐血 C D34+ 细胞扩增效果最好,其增殖高峰在第3~4 周,单个核细胞数和 C F U G E M M 增殖倍数最高分别达3268±1024 倍和85±31 倍。结论:以干细胞生长因子、 I L3、 I L6 为主的不同细胞因子组合,能维持脐血 C D34+ 细胞在体外长期造血达6 周,使 C F Cs 大量扩增,这在造血调控研究和造血细胞支持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2.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11(IL-11)对脐血CD34+细胞诱导分化为巨核细胞及其产生血小板的影响。方法: 采用免疫磁珠法(MACS)分选8例健康产妇足月顺产的胎儿脐血中CD34+细胞,以含血小板生成素(TPO 50 μg/L)、白细胞介素-3(IL-3 10 μg/L)、干细胞因子(SCF 50 μg/L)的无血清培养基作为对照组,分别添加10 μg/L IL-6、IL-11、IL-6+IL-11作为实验组,培养14 d后观察结果。利用细胞计数仪检测单个核细胞数;流式细胞仪计数培养体系中的CD41+细胞和血小板;用倒置显微镜观察培养体系中的细胞生长情况;用显微镜和流式细胞仪观察凝血酶诱导后的血小板凝集情况。结果: 各实验组单个核细胞数与对照组无明显区别(P>0.05),而CD41+细胞和血小板数量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培养第14 d后倒置显微镜下可见实验组中血小板样颗粒物明显多于对照组,而且经凝血酶诱导后有明显血小板凝集。结论: IL-6和IL-11可诱导脐血中CD34+细胞分化为巨核细胞并产生功能性血小板。  相似文献   
53.
老年肿瘤患者血清中抗-B 减弱三例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正> 在血型常规检定中,我们发现3例老年肿瘤患者血清中抗-B 减弱,现报告如下。一、病例摘要例1,男性,83岁,住院号185814。因反复血尿1年余入院。贫血貌,双肾区叩击痛(一)。实验室检查:血型 O 型,血红蛋白75g/L,白细胞4.7×10~9/L,中性64%,淋巴34%;免疫球蛋白 IgG12.98g/L,IgA2.82g/L,  相似文献   
54.
为了解单个供者血小板悬液(SD-PC)治疗严重血小板减少症的疗效,通过对输注后血小板增校值(CCI)的观察,比较不同血液系统疾病及其时期对输注的反应,分析血小板输注无效(RPT)的发生率以及有关影响因素。结果显示:急性白血病诱导缓解期、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RAEB)的CCI低于再生障碍性贫血(P<0.01、0.05);急性白血病诱导缓解期CCI低于缓解期(P<0.01),首次输注血小板者疗效优于末次(P=0.05)。  相似文献   
55.
目的 研究中国人个体ABO血型系统中具有混合外观凝集特征的B3变异型的分子遗传背景.方法 血型血清学方法鉴定2例ABO血型疑难样本的红细胞表型,应用连续凝集方法和13个短串联重复序列(short tandem repeat,STR)位点检测法,排除外源性或内源性DNA嵌合的可能.对ABO基因第6、7外显子和部分内含子进行聚合酶链反应和DNA序列分析,并进一步通过克隆测序法鉴定2个样本的ABO基因单倍型.结果 2个无关个体红细胞与抗-B和抗-AB发生混合外观凝集,连续凝集法和STR检测排除了样本的外源性DNA污染和内源性遗传嵌合子,根据血清学特征确定这2个个体红细胞均为A183血型.单倍型序列分析发现2个样本为A1B杂合子,其中B等位基因与B101相比,差异仅在第7外显子的425T>C错义突变,导致B糖基转移酶多肽链M142T替换.结论 在中国人群中发现一种新的可能导致B3变异型的ABO等位基因.  相似文献   
56.
浙江省汉族人群血小板同种抗原1—6基因频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测浙江省汉族人群中HPA1-6系统对偶抗原a,b基因频率的情况,方法:实验样本DNA的抽提采用愉速盐析法,HPA基因分型采用PCR-SSP方法。结果:在本研究的浙江省汉族人群中HPA-Ia基因频率为0.996,HPA-1b基因频率为0.004,HPA-2a基因为0.903,HPA-2b基因为0.097,HPA-3a基因频率为0.681,HPA-3b基因频率为0.319。HPA-4a基因频率为0.996,HPA-4b基因为0.004,HPA-5a基因频率为0.967,HPA-5b基因频率为0.03,HPA-6a基因频率为0.991,HPA-6b基因频率为0.009,结论:HPA 1-6系统中对偶抗原b基因频率最大的为HPA-3b。  相似文献   
57.
cisAB亚型第6、7外显子及侧翼内含子序列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研究汉族ABO血型系统cisAB亚型的分子遗传基础。方法 在标准血清学鉴定和PCR-SSP基因分型的基础上,对汉族cisAB亚型进行第6,7外显子及侧翼内含子DNA扩增,PCR产物经割胶纯化后直接序列分析。结果 血清学鉴定表明2例标本分别为A2B3和A3B,先证者的PCR-SSP基因分型肯定了其中的B和O1基因。DNA序列分析表明,其第6外显子有261G缺失/不缺失杂合;第7外显子与A1基因相比,有T467C杂合和C803G杂合,796位为正常C,表明其血型为罕见的cisAB亚型。结论 467T,796C和803C三处核苷酸的独特性决定了cisAB亚型的分子遗传基础。  相似文献   
58.
目的 分析HLA-B新等位基因HLA-B*9534的核苷酸序列,并建立HLA-B * 9534单链扩增技术.方法 采用商品化快速抽提试剂盒抽提标本基因组DNA,采用PCR技术扩增先证者HLA-B基因的第1~8外显子序列,PCR产物经双酶切后直接测序分析第2、3、4外显子.应用序列特异性引物PCR建立HLA-B*9534单链扩增技术,获得HLA-B*9534等位基因的单链产物,并对单链产物进行第2、3、4外显子测序分析.结果 先证者标本存在2个HLA-B等位基因,直接测序结果经软件分析显示与最接近的HLA-B*1518和B*4601组合存在1个碱基不匹配,即第593位A/G杂合.单链扩增技术将先证者等位基因分离后,测序得到两个等位基因为HLA-B*4601和HLA-B*9534.与最接近的HLA-B*1518的第2~4外显子序列相比,HLA-B*9534仅在第3外显子存在一个碱基的不同,即第593位A→G的改变,导致第174位氨基酸天冬酰胺改变为丝氨酸,该等位基因序列已递交GenBank(EU046491),并经世界卫生组织HLA命名委员会正式命名为HLA-B*9534.结论 发现一个新的HLA-B*9534等位基因,建立的HLA-B*9534单链扩增技术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9.
尸肾移植中人类白细胞抗原-Ⅱ类配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同种异体尸肾移植中HLA-I类抗原配型的可行性。方法:应用基因分型技术,对27例尸肾移植供体和49例受体进行HLA-DRB、DQB回顾性分型。结果:在这些未做配型而进行移植的供-受者中,HLA-DRB、DQB完全配合率分别仅为2.0%和10.2%,完全不配合率分别为30.6%和8.2%;将这些供体与受体作HLA-I类配型后再作选择性移植,则同为这些供、受者,其HLA-DRB、DQB的完全配合率分别可选8.2%和40.8%,而完全不配合率仅为10.2%和0。完全不配合的受者移植效果要比其他受者差。结论:在尸肾移植中进行HLA-Ⅱ类配型,不但可行,而且必要。  相似文献   
60.
国产某丙型肝炎病毒抗体试剂中吸光度/临界值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某国产抗-HCV试剂样本吸光度/临界值(S/Co)的意义,探讨国产试剂检测抗-HCV的初步程序和标准。方法采用某国产试剂通过ELISA法检测295000例无偿献血者的抗-HCV,对其阳性反应的样本采用Ortho抗-HCV试剂通过ELISA法进行检测。Ortho试剂阳性反应的样本进行HCV重组免疫印迹实验(RIBA),并对其中的106例Ortho试剂阳性反应的样本进行核酸检测。结果在295000例样本中,某国产试剂抗-HCV阳性反应为681例,阳性率为0.23%。某国产试剂阳性反应的样本经Ortho试剂检测后阳性反应为367例,符合率为53.8%,其中Ortho试剂S/Co值≥3.8为66.2%。在Ortho试剂S/Co值≥3.8的样本中,某国产试剂S/Co值≥8.0的占94.2%;而Ortho试剂S/Co值〈3.8的样本中,某国产试剂S/Co值〈8.0的占99.2%。367例Ortho阳性反应样本中,RIBAHCV阳性223例,阳性率为60.8%;在国产试剂S/Co值≥8.0的样本中,RIBA阳性率为95.7%;而同一种国产试剂S/Co值〈8.0的样本中,RIBA阳性率为2.2%。106例Ortho试剂阳性反应样本中核酸检测阳性为42例。结论国产抗-HCV试剂在检测无偿献血者样本中存在较高的假阳性率,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血源和血液的浪费。某国产试剂S/Co值≥8.0和Ortho试剂S/Co值≥3.8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在实验室检测抗-HCV上具有一定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