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958篇
  免费   789篇
  国内免费   565篇
医药卫生   16312篇
  2024年   73篇
  2023年   293篇
  2022年   276篇
  2021年   255篇
  2020年   306篇
  2019年   299篇
  2018年   339篇
  2017年   183篇
  2016年   282篇
  2015年   281篇
  2014年   710篇
  2013年   638篇
  2012年   694篇
  2011年   811篇
  2010年   779篇
  2009年   724篇
  2008年   743篇
  2007年   755篇
  2006年   746篇
  2005年   760篇
  2004年   691篇
  2003年   639篇
  2002年   566篇
  2001年   569篇
  2000年   475篇
  1999年   395篇
  1998年   294篇
  1997年   278篇
  1996年   313篇
  1995年   277篇
  1994年   222篇
  1993年   182篇
  1992年   177篇
  1991年   139篇
  1990年   136篇
  1989年   145篇
  1988年   131篇
  1987年   113篇
  1986年   103篇
  1985年   87篇
  1984年   78篇
  1983年   69篇
  1982年   61篇
  1981年   57篇
  1980年   37篇
  1979年   23篇
  1978年   17篇
  1965年   9篇
  1959年   12篇
  1958年   1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假如用一个词来形容现在的心情,郝新宝副院长选择了“忧喜参半”:他说,以医生的视角,以前看到那些有病却因无钱医治的病人离开医院时,内心充满了职业挫败感。现在国家明确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将公民的健康权放在优先考虑的位置,  相似文献   
992.
【目的】观察深刺听宫穴结合热补针法治疗感音神经性耳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随机分为热补针法组、西药组和常规针刺组,每组各30例,西药组给予西药常规治疗,常规针刺组给予常规针刺治疗,热补针法组在常规针刺基础上,给予深刺听宫穴结合热补针法治疗。3组均连续治疗4周,治疗1个月后,评价3组临床疗效,观察3组患者治疗前后平均听阈值的变化情况以及耳鸣程度分级情况。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后听力损失程度分级的变化情况。【结果】(1)治疗后,3组患者的平均听阈值均明显改善(P<0.05),且热补针法组在改善平均听阈值方面明显优于西药组与常规针刺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3组患者的耳鸣程度分级均明显改善(P<0.05),且热补针法组在改善耳鸣程度分级方面明显优于西药组、常规针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热补针法组听力损失程度分级明显改善(P<0.05),西药组、常规针刺组听力损失程度分级无明显改善(P>0.05)。(4)热补针法组总有效率为80.00%(24/30),常规针刺组为43.33%(13...  相似文献   
993.
994.
995.
996.
997.
998.
喉癌与现代影像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为了术前准确地确定肿瘤侵犯的范围,以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法和手术方案、现代影像学技术对喉癌的术前评价就显得至关重要。本文结合近年来国内外文献,就CT和MR在喉癌外科治疗中的作用予以介绍。 1 喉癌的临床与影像学诊断技术 随着部分喉切除术的开展,术前准确勾画肿瘤的范围和侵犯的深度就显得尤为重要,几乎所有喉的恶性肿瘤都发生在粘膜表面,易直接显示和活检。喉内窥镜和活组织检查为诊断喉癌的重要手段。喉镜显示粘膜表面肿瘤的位置、形态及大小并能推测癌侵犯的范围,结合活检,为喉癌定性诊断可靠  相似文献   
999.
<正> 1997年为了创建省级卫生城镇,消灭鼠源性疾病的危害,保护人民身体健康,掘港镇积极组织开展了灭鼠除害防病工作。主要的做法和体会是:1 领导重视,责任落实 建立灭鼠领导组和队伍,上下形成了网络,做到主要领导专门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参谋等部门积极抓,精心组织,周密计划,使灭鼠工作真正做到了组织、计划、措施、经费、监测、检查六落实。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 分析某胸科医院住院患者干预前后采用雾化吸入给药途径的药品使用情况和合理性。方法 比较2020年第一季度(干预前)和2021年第一季度(干预后)雾化吸入途径给药的使用情况,分别随机抽取每季度300例患者对其雾化吸入医嘱进行点评分析。结果 2组病例中采用雾化吸入的多为围术期用药。经过干预,非雾化吸入剂型药品中的特布他林注射液、注射用糜蛋白酶、盐酸氨溴索注射液及注射用盐酸溴己新使用雾化吸入给药途径的病例数较干预前有显著下降。该院主要常用的雾化吸入联合用药方案为吸入性糖皮质激素(ICS)+短效β2受体激动剂(SABA)和ICS+乙酰半胱氨酸,由于该院目前配备的雾化吸入药品不够完善,现有的雾化吸入剂型的药物无法使用三联方案给药。干预前的300例患者,雾化吸入用药不合理率为50.33%,经过干预后,2021年第一季度的不合理率下降至29.33%,说明干预有效。结论 雾化吸入疗法在该院的临床应用比较广泛,但不合理用药情况比较严重。经过干预后,不合理用药情况明显改善,但是还需长期、持续地干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