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文化教育   2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1.
畲族武术是畲族人民智慧的结晶,是南派武术的重要流派之一.运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调查法、访谈法、个案研究法、比较法等研究方法,以金斗洋畲族村为个案,对畲族武术进行调查分析.寻绎了金斗洋畲族武术的源起;阐释了金斗洋畲族武医合一的现象;挖掘了其独树一帜的练功方法;弘扬其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12.
畲族武术是畲族人民智慧的结晶,是南派武术的重要流派之一。运用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方法,基于历史人类学、民俗人类学、社会人类学、阐释人类学等视角对畲族武术文化进行梳理。认为,畲族武术缘起、形成与发展与畲族人民生存环境、生活环境、社会环境、反抗压迫斗争及社会习武风尚习俗密切相关。畲族武术以独特的地域性、兼容性、延展性及原真性使其保持着鲜明的民族体育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13.
运用文献调研、参与式观察、深度访谈等研究方法,基于两岸民族传统体育宋江阵文化视域,探讨中华文化认同的内涵、维度及实践路径。研究认为,两岸宋江阵在生成发展历程中与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武术人士抗日及宗族繁衍等相互融合,促生了浓郁的爱国爱族爱家精神,使其成为促进中华文化认同的媒介工具。依据学界关于中华文化认同的研究成果及宋江阵文化蕴含的中华文化认同元素,从同根同源的历史文化认同、同宗同族的血缘文化认同、共同信仰的精神文化认同、一脉相承的礼仪文化认同4个维度阐释了宋江阵对中华文化认同的增强作用。据此,建议深化赛事汇演场域交流内涵、加强学术活动场域建设、拓宽校园教育场域交流、拓展宗族文化场域建构等实践路径,助力于深化两岸同胞中华文化认同。  相似文献   
14.
陈独秀是近现代中国思想启蒙运动的一位先驱人物,是积极倡导尚武救国且身体力行的革命家.运用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以陈独秀生前所著文献为依托,对其尚武思想进行梳理研究.寻绎了陈独秀尚武思想形成的社会性、国民性、个人经历等因素;阐释了其立足教育、扎根身体、依托群众等方面的思想特质;厘析了其尚武思想及实践对近代拒俄运动、新文化运动、抗日战争产生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5.
运用文献调研、参与式观察、无结构访谈等方法,以金斗洋畲族武术传承人的村落治理实践为研究主题,探讨村落礼治、法治及礼法合治是如何以村落武术或村落武术传承人为媒介而推行的。研究发现,金斗洋畲族村的村落治理延续了传统的礼治方式,畲族武术的"在野之礼"成为村落治理的工具;在畲族武术传承人授武场域、授徒性别选择、用武方式等方面将法律的相关内容融入其中,促生了"以礼入法"行为的实践达成。研究认为,以武术的"在野之礼"等形成的村落治理传统并不会随着村落普法的推进而在短时间内消亡,"礼法合治"将是当前转型时期村落社会治理的重要形式,并伴随乡土社会的发展持续产生效能,村落武术之礼文化及传承人的身体力行成为这种治理格局型塑的重要媒介。  相似文献   
16.
正达村原生态村落体育"盘古王戏水"活动源起于神灵崇拜、战争衍生、祈福需求;从活动主体迁徙及思想转型对其衍承提出了挑战,相关部门干预中原生态特性的两难抉择,现代化传播媒体与活动娱乐观赏性的双重博弈,活动组织的随意性导致存在安全隐患几个方面阐释其原生态发展困境;并从注重发展经济与营造村落文化氛围相辅相成,建立以村落基点、村民为自治核心及相关部门为服务体系的发展机制,制定因地制宜的活动方案与合理规划活动过程的双重实效等方面提出了原生态村落体育发展的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7.
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实地调查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以南少林武术为研究对象,在近代社会背景下,对南少林武术在近代的发展及影响因素进行了探研。研究结果表明,南少林武术在近代社会不仅人才辈出,且传播广泛,遍布全世界;而影响南少林武术在近代发展的因素不但包括斗争的需要,还有社会各界的倡导。  相似文献   
18.
运用文献资料、访谈、实地调查、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以辛亥革命中相关重要武术人物为研究对象,探寻南少林武术对辛亥革命的贡献.研究结果:一)辛亥革命中许多重要人物皆习练过南少林武术,且将南少林武术的各种价值运用于革命之中,助推革命前行;二)辛亥革命实乃南少林武术组织洪门天地会衍化而来;三)黄花岗起义中有诸多南少林武术习练者,在近战、巷战、肉搏战及子弹用尽之时,南少林武术成为了革命志士的得力助手;四)在这次革命中充分体现了南少林武术之“爱国”、“尚武”、“自强不息”等优秀民族精神,振奋世人,启迪后人.  相似文献   
19.
运用文献资料等方法,对福建体育旅游开发进行研究,为福建体育旅游产业开发提供可考之依据。主要结论:福建可开发的体育旅游资源包含以地文资源为主、以生物资源为主、以水域为主的自然体育旅游资源及体育遗迹、体育建筑与设施、人文活动体育的人文体育旅游资源。尝试从加强宣传,提高知名度;充分挖掘整合体育旅游资源,彰显地域人文特色;突出原生态体育旅游资源特质,拓展国内外市场;重视体育旅游人才的思维意识和创新观念培养;强化闽台体育旅游对接及双赢合作开发理念等方面构思福建体育旅游。  相似文献   
20.
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实地调查法等研究方法,以现代抗日人物和抗日组织为研究线索,对现代抗日斗争与南少林的关系进行探研,认为:一些民间南少林武术传人或南少林组织将南少林武术的技击和精神价值运用于抗日斗争之中,不仅直接打击了日寇,而且振奋了民族士气.在抗日的正面战场上,十九路军抗日大刀队在淞沪抗战中威震日寇所使用的刀法直接或间接源自南少林武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