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35篇
  免费   1260篇
  国内免费   610篇
医药卫生   13805篇
  2024年   40篇
  2023年   143篇
  2022年   428篇
  2021年   549篇
  2020年   432篇
  2019年   233篇
  2018年   268篇
  2017年   342篇
  2016年   266篇
  2015年   523篇
  2014年   677篇
  2013年   715篇
  2012年   1116篇
  2011年   1187篇
  2010年   986篇
  2009年   895篇
  2008年   966篇
  2007年   911篇
  2006年   815篇
  2005年   609篇
  2004年   424篇
  2003年   332篇
  2002年   246篇
  2001年   251篇
  2000年   171篇
  1999年   83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42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4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1.
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以260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SCL-90对不同性别的大学生进行了评定。结果:女生在抑郁、焦虑和恐怖方面高于男生,两者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大学生中女性学生存在一定的心理缺陷,应针对性地开展专业教育,帮助大学生建立稳定、乐观和积极进取的健康心理。  相似文献   
12.
3DCRT技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剂量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3DCRT技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方法、处方剂量与疗效的关系。方法27例有随访结果的肝癌患者,对其肿瘤体积大小、位置、处方剂量及生存期作回顾性总结。结果治疗后肿瘤局部控制率为85.2%(23/27),1年生存率为70.4%(19/27),2年生存率为55.6%(15/27),3年生存率为33.3%(9/27)。所有病人无放射性肝炎等严重副反应发生。结论3DCRT技术治疗不宜手术的肝癌是一种无创而有效的治疗方法,可提高肝癌的局部控制率,不良反应轻微,病人生存质量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卡托普利(CaP)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殖的作用及对原癌基因及抑癌基因的影响。方法:氚-胸腺嘧啶核苷(3H-TdR)参入,电镜,原位来交及Northernblot杂交。结果:CaP在降低SHR血压同时,能减少VSMC的线粒体,粗面内质网及3H-TdR参入量(P<0.01),并能逆转c-fos,c-myc,c-sis原癌基因mRNA表达增强(P<0.05或0.01),p53抑癌基因mRNA表达减弱(P<0.01)。结论:Cap能抑制SHR的VSMC增殖,与癌基因调控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14.
唐发宽  华宁  张同欣  钮炜西  陆宏  肖军  唐雪正  王龙 《心脏杂志》2007,19(6):707-708,712
目的观察红细胞膜脂流动性(LFU)在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CHF)中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选择CHF患者40例,正常对照者30例,用荧光分光光度计偏振技术测定外周血红细胞LFU。结果CHF组红细胞LFU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心功能越差,LFU越低(P<0.05和P<0.01)。结论红细胞LFU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CHF程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纳米微粒与普通剂型的三氧化二砷(As2O3)对抑制体外培养的兔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殖作用的差别。方法 对照组为不加药物的细胞,实验组为3μmol/L纳米微粒和普通剂型的As2O3,干预体外培养的兔VSMC细胞72h,进行四唑氮盐(MTT)染色测定细胞吸光度(A)值。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情况,提取细胞DNA,进行凝胶电泳分析,将3组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3μmol/L纳米剂型的As2O3,干预细胞,细胞数量随作用时间的延长逐渐减少,细胞生长明显受抑制,而普通剂型干预细胞,生长受抑制程度较纳米剂型弱。24h时,对照组、3μmol/L普通剂型组与纳米组,A值分别为0.68±0.10、0.58±0.12、0.33±0.12,48h时分别为0.79±0.11、0.48±0.14、0.28±0.11,72h时分别为0.96±0.13、0.34±0.15、0.20士0.0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Ⅳ值分别为10.934、15.039、15.539,P值均〈0.01)。流式细胞仪检测,纳米剂型As2O3、普通剂型As2O3干预及对照组的细胞干预48h,细胞增殖率分别为44.97%、58.54%、74.02%,早期凋亡率分别为16.89%、11.27%、11.20%,晚期凋亡率分别为26.56%、23.60%、12.46%,坏死细胞分别为11.58%、6.59%、2.32%。DNA电泳,As2O3干预细胞,可见凋亡梯形条带,部分细胞坏死,呈模糊的无间隔片状条带。纳米剂型药物作用的细胞DNA条带,梯形条带更多、更模糊。结论 As2O3,可以抑制体外培养的VSMC增殖,且纳米剂型As2O3较普通剂型的As2O3,对细胞抑制作用更强。  相似文献   
16.
通过回顾国内肿瘤介入治疗的进展,分析其适应证、治疗规范和存在问题,并对肿瘤介入工作的业务培训、科间协作及病房管理等相关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运用siRNA技术在肝癌细胞株中建立稳定低表达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类受体(IGF1R)基因的细胞株。方法构建包含封闭IGF1R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SUPER-IGF1R-siRNA,转染SMMC7721和Hep3B细胞,G418筛选表达稳定的细胞株。通过RT-PCR、Western-blot分析与鉴定IGF1R mRNA和蛋白及cyclin D1、cyclinB1蛋白的表达,并绘制细胞生长曲线。结果在SMMC7721和Hep3B细胞中成功建立低表达IGF1R基因的细胞株,其生长明显减慢(P<0.05),且其cyclinD1表达亦明显下降(P<0.05)。结论pSUPER-IGF1R-siRNA能抑制SMMC7721和Hep3B细胞的生长。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体外联合培养的成纤维细胞对平滑肌细胞形态和增殖的影响,为研究成纤维细胞和平滑肌细胞生物学特性和相互关系以及体外构建含此两种细胞的组织工程皮肤提供理论和实践基础。方法:在体外分别分离培养成纤维细胞和平滑肌细胞并常规传代培养。模拟组织工程皮肤的结构及成纤维细胞和平滑肌细胞间的相互影响途径,按照不同比例(平滑肌细胞:成纤维细胞=1:1,1:2,1:3)建立以胶原凝胶为基质的成纤维细胞与平滑肌细胞联合培养模型。应用荧光标记、组织学观察和MTT法对平滑肌细胞的形态和代谢进行研究。结果:联合培养模型法可以有效地建立起成纤维细胞和平滑肌细胞的相互影响模式。1:1组的成纤维细胞对联合培养的平滑肌细胞增殖有促进作用,1:3组的促增殖作用则不明显。结论:1:1联合培养的成纤维细胞对平滑肌细胞增殖有促进作用,对它们体外培养和扩增以及相互关系的研究对阐明这两种细胞组合作为真皮替代物种子细胞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残冠残根的保存治疗与修复Ⅲ.保存残冠残根的基础治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牙体严重缺损的患牙往往伴有牙髓、根尖周以及牙周病变,为了科学、有效地保存和修复利用,应进行口腔多学科的综合治疗,包括牙体牙髓、牙周、牙槽外科以及正畸等,以期达到控制病变、修复形态和恢复功能之目的。  相似文献   
20.
彩色多普勒和磁共振对健康人颅内动脉影像学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彩色多普勒和磁共振血管成像对健康人颅内动脉的检测,初步确定其操作规范及衡量标准。方法正常人200例,按照检查方法分为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olourDopplerFlowImaging,CDFI)组及磁共振血管成像(MagneticReso-nanceAngiography,MRA)组。CDFI组观察大脑中动脉(MiddleCerebralArtery,MCA)、椎动脉(VertebralArtery,VA)各段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和相应点的血流束内径。MRA组检测相应血管对应部位的血管内径。结果同一条血管不同位置的血流速率有差异(P<0.05);同名血管相应位置的血流速率左侧略高于右侧,女组高于男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按年龄分组,相邻组间无显著性差异,相隔组间有显著性差异。CDFI所测血流束内径较MRA所测血管内径值偏高,且P<0.05,差异有显著性。结论a)应用CDFI能显示MCA,VA走行,可检测血管的血流动力学的改变。b)要提高临床脑血管疾病诊断的准确性,必须有规范的临床操作和可靠的检测指标。c)对血管内径的测量MRA更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