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706篇
  免费   4320篇
  国内免费   2745篇
医药卫生   46771篇
  2024年   115篇
  2023年   690篇
  2022年   1348篇
  2021年   2317篇
  2020年   1704篇
  2019年   1468篇
  2018年   1506篇
  2017年   1361篇
  2016年   1267篇
  2015年   1910篇
  2014年   2395篇
  2013年   2232篇
  2012年   3105篇
  2011年   3397篇
  2010年   2172篇
  2009年   1828篇
  2008年   2202篇
  2007年   2187篇
  2006年   2171篇
  2005年   1847篇
  2004年   1336篇
  2003年   1149篇
  2002年   961篇
  2001年   839篇
  2000年   795篇
  1999年   822篇
  1998年   527篇
  1997年   482篇
  1996年   376篇
  1995年   325篇
  1994年   330篇
  1993年   191篇
  1992年   238篇
  1991年   189篇
  1990年   157篇
  1989年   196篇
  1988年   136篇
  1987年   133篇
  1986年   62篇
  1985年   71篇
  1984年   46篇
  1983年   30篇
  1982年   26篇
  1981年   26篇
  1980年   19篇
  1979年   26篇
  1978年   11篇
  1975年   8篇
  1974年   10篇
  197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992.
目的 了解河南省2012-2014年新报告HIV感染者中HCV抗体的流行情况。方法 通过艾滋病综合防治数据信息管理系统对河南省2012年7月1日至2014年6月30日新报告的HIV感染者进行信息整理、HIV-1 BED新发感染检测和HCV抗体检测。结果 4 267例新报告HIV感染者中HCV抗体阳性率为13.19%(563/4 267),感染途径为注射吸毒者的HCV抗体阳性率最高(77.27%),采血浆/输血、异性性传播、同性性传播和母婴传播人群的HCV抗体阳性率分别为15.06%、15.81%、3.74%和8.96%。开封(32.04%)、驻马店(25.00%)、商丘(25.00%)、周口(18.86%)和南阳(14.67%)为HCV抗体阳性率最高的前五个省辖市。BED阳性者(HIV新近感染者)中HCV抗体阳性率为7.50%(86/1 14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BED阴性、年龄>40岁、农民、HIV感染途径为注射吸毒以及报告地区为开封市、南阳市、商丘市、驻马店市和周口市为HCV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 2012-2014年河南省新报告HIV感染者中HCV抗体流行率有降低的趋势,但是部分地区和重点人群仍存在较高的HCV抗体流行率。  相似文献   
993.
目的 描述分析中国双生子出生体重变化趋势。方法 使用中国双生子登记系统在中国8个省份收集的1995-2012年出生的双生子人群(共10 827对),采用病例回顾方法分析出生体重各指标情况和变化趋势。结果 调整性别、卵型、出生地区后,出生年份每推迟5年,双生子出生体重平均值降低0.01 kg(P=0.041).随着时间变化,双生子优势方出生体重、劣势方出生体重均不同程度地降低,出生体重相对差与出生体重不一致率在2007年以后有升高趋势。结论 1995-2012年中国双生子出生体重呈下降趋势,出生体重不一致率逐渐上升。考虑到出生体重不一致与某些不良健康结局的风险存在关联,应对双生子出生体重不一致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994.
介绍一种基于模型的多因子降维方法(MB-MDR),并通过实例说明其分析流程及其在基因-基因/环境交互作用分析中的应用。结果显示该方法可用于原始样本量较小的资料研究,同时也能解决许多经典MDR方法的不足;与其他MDR扩展方法相比,在探索交互作用方面具有更高的统计效能,并已成功应用于膀胱癌、湿疹等研究。MB-MDR能够处理二元性状和数量性状,并可在模型中调整因子的边际效应和混杂因子,与其他非参数方法相比具有一定优势。因此MB-MDR在基因-基因/环境交互作用分析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95.
目的 探讨拒烟自我效能与年龄的关系。方法 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对研究对象进行入户面对面现场问卷调查;拒烟自我效能水平由拒烟自我效能问卷(SASES)评分获得;在调整婚姻状况、职业、教育水平潜在混杂因素后, 采用分式多项式模型探讨拒烟自我效能与年龄的关系。结果 拒烟自我效能与年龄呈"U"形曲线关系, 最低值在60岁左右。结论 拒烟自我效能在不同年龄组间的分布不一致, 中年人群显著低于青年及老年人群。  相似文献   
996.
997.
Change detection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in remote sensing. The advent of high-resolution remote sensing images has greatly increased our ability to monitor land use and land cover changes from space. At the same time, high-resolution remote sensing images present a new challenge over other satellite systems, in which time-consuming and tiresome manual procedures must be needed to identify the land use and land cover changes. In recent years, deep learning (DL)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the fields of natural image target detection, speech recognition, face recognition, etc., and has achieved great success. Some scholars have applied DL to remote sensing image classification and change detection, but seldomly to high-resolution remote sensing images change detection. In this letter, faster region-based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 (Faster R-CNN) is applied to the detection of high-resolution remote sensing image change. Compared with several traditional and other DL-based change detection methods, our proposed methods based on Faster R-CNN achieve higher overall accuracy and Kappa coefficient in our experiments. In particular, our methods can reduce a large number of false changes.  相似文献   
998.
目的:探讨短时受精与传统过夜受精对体外受精及临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8月至2014年5月于本中心接受短时受精及传统过夜受精的体外受精(in vitro fertilization,IVF)患者。短时受精IVF组共131周期,传统过夜受精IVF组共129周期,比较两组患者的基本情况、受精、胚胎发育及临床妊娠情况。结果:短时受精IVF组与传统过夜受精IVF组患者正常受精(2 PN)率(68.44%vs 68.23%)、(0 PN)率(21.57%vs 21.99%)、(1 PN)率(6.01%vs 6.08%)、(多PN)率(3.97%vs 3.70%)、受精率(85.24%vs 85.21%),卵裂率(96.65%vs 97.21%)、临床妊娠率(46.85%vs 44.2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短时受精IVF组胚胎利用率(83.45%vs 77.23%)较常规过夜受精IVF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短时受精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卵子利用率,改善胚胎质量从而提高胚胎利用率。  相似文献   
999.
通过在学生中开展关于'中医药学科教师教学能力构成因素及现状调查',分析中医药学科教师教学能力各子能力的重要性程度,了解学生对中医药学科教师教学能力的满意度评价,进而发现问题,对中医药学科教师教学能力培训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00.
我国是胃癌大国,胃癌早期诊断率低( < 10%),在胃癌高危人群中进行筛查和内镜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改变我国胃癌诊治现状的高效可行途径。为此,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等制定了《中国早期胃癌筛查及内镜诊治共识意见》。本文对该共识意见中我国胃癌诊治现状、病因、高危人群以及如何提高早期胃癌诊断率做了解读,并综述了近几年血清学检查和内镜技术在早期胃癌诊断中的应用进展。该共识认为,采用非侵入性诊断方法筛选出胃癌高风险人群,继而进行有目的的内镜下精查是较为可行且高效的诊断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