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3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8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观察温针结合康复易化技术治疗脑卒中后肢体痉挛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对照组)及温针复合康复技术组(试验组),连续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痉挛程度改良Ashworth评分、运动功能Fugl-Meyer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氏ADL指数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试验组在缓解痉挛、改善运动功能及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方面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温针复合现代康复技术治疗脑卒中后肢体痉挛,能够缓解肢体痉挛状态、提高患者运动功能,改善日常生活能力;改善局部动脉血液循环,激活上行脑干网状结构系统,刺激中枢神经迅速改善脑细胞的功能作用,达到中枢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重组可能是其取效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52.
随着MRI分辨力的提高,对杏仁核的定量研究已成为现实.影响杏仁核体积测量的因素多种多样,其中最重要的是其解剖学定界.由于采用的定界标准、成像方式及影像后处理方法等的不同,测得杏仁核的体积有较大差异.就杏仁核体积测量在临床中的应用状况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53.
脑型血吸虫病的扩散加权成像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脑型血吸虫病的扩散加权成像表现。方法:8例脑型血吸虫病患者,在常规MRI检查基础上行DWI扫描。分析DWI图像,测量血吸虫病灶、灶周水肿及对侧正常脑组织的ADC和eADC值。结果:DWI图上,血吸虫病灶和灶周水肿均呈等信号或稍高信号。脑血吸虫病灶、灶周水肿和对侧正常脑组织的ADC值分别为(14.78±0.98)×10^-4mm^2/s、(15.41±1.87)×10^-4mm^2/s和(8.48±0.92)×10^-4mm^2/s,eADC值分别为0.23±0.02、0.20±0.04和0.43±0.04。结论:磁共振DWI和ADC、eADC值测量可为脑型血吸虫病的诊断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54.
目的:探讨CT灌注成像对胶质瘤术前分级的价值.方法:30例胶质瘤患者,低级别组11例,高级别组19例.在常规CT扫描的基础上行CT灌注成像检查.分析灌注图像.测量肿瘤实质部分的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对比剂平均通过时间(MTT)及表面通透性(PS)的绝对值和相对值,并对两组进行比较.结果:低级别胶质瘤的r CBF、r CBV、r MTT、r PS均值分别为1.41±0.16、2.31±0.28、1.69±0.83、6.67±2.28;高级别胶质瘤的r CBF、r CBV、r MTT、r PS均值分别为4.96±2.17、4.69±1.65、1.29±0.55、19.19±8.65.两组r CBF、r CBV、r PS间差异具有显著意义.结论:CT灌注成像对胶质瘤术前分级具有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55.
目的:分析68例脊柱转移瘤GRE-T2*WI序列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68例脊柱转移瘤之常规GRE-T2*WI、T2WI及STIR序列的表现。结果:68例共累及178个椎体,77个椎体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57个椎体T1WI、T2WI均呈混杂信号,44个椎体T1WI高信号T2WI呈高信号,GRE-T2*WI序列能清晰显示以上所有异常。结论:GRE-T2*WI序列易于发现脊柱转移灶,可较准确地判断肿瘤的侵袭范围及程度,并有助于转移瘤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56.
目的:观察刺血急救疗法对急性脑梗塞的治疗作用。方法:将35例病程在48h以内的患者随机分为刺血急救合药物组20例,药物组15例,观察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积分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治疗后均有明显恢复(P<0.01)。刺血急救合药物组恢复(7.4±2.3)分,药物组恢复(4.5±1.8)分,刺血急救合药物组的疗效明显优于药物组(P<0.01)。结论:急救穴刺血疗法对脑梗塞急性期具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57.
近年来肺癌是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由于早期症状不明显,很多病人就诊时已进入晚期,失去了最佳手术机会。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晚期肺癌的非手术治疗方式也取得了一些进步。例如传统的放疗化疗、分子靶向治疗及免疫治疗等逐步应用于临床,其疗效评价是依据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来判定的。多种影像学技术可应用于评估实体瘤疗效,其中能谱CT成像的基物质图像,在肺癌的疗效评价中能提供更多的功能学信息。本文就能谱CT在晚期肺癌的疗效评价中的应用价值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8.
寰枢关节紊乱症是临床上一种多发病,患者主要表现为颈枕部疼痛酸胀、头痛、眩晕、视物不清、上肢肌力减弱等。笔者2006—2009年采用温针结合推拿手法治疗本病58例,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9.
患者 女.19岁:右季肋部疼痛2年余.偶尔有全身浮肿.无呕血史。实验室检查:甲胎蛋白(AFP)〈0.9μg/L:总胆红素36.6μmol/L,而氨酸转氨酶(ALT)49IU/L,天冬氨酸转氨酶(AST)91IU/L.γ-谷氨酰转肽酶(γ—GGT)81IU/L。总蛋白51.6g/L,白蛋白30g/L,尿酸412.7μmol/L,余无异常。  相似文献   
60.
颅内血管外皮细胞瘤的MRI表现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伯绪  黄劲柏 《山东医药》2007,47(15):36-37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7例颅内血管外皮细胞瘤的M R I表现。所有病例均行M R I平扫及增强扫描,其中3例行三维时间飞跃法磁共振血管造影(3D-TOFM RA)检查。结果:7例肿瘤均位于颅内脑外。5例形态不规则,呈分叶状。T 1W I呈等长混杂信号3例,短混杂信号2例,等信号2例;T 2W I以高信号为主者2例,混杂信号4例,等信号1例。增强扫描7例均呈明显不均匀强化。瘤区呈血管流空信号者5例。3D-TOF M RA见大量颈外动脉分支影1例,肿瘤侵犯颅骨2例。认为颅内血管外皮细胞瘤的M R I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可提示其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