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53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研究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BS)患者结肠黏膜组织中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10、IL-18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表达,进一步探讨D-IBS的发病机制。方法选取沧州市中心医院门诊及住院的D-IBS患者68例,另选30例结肠息肉切除术后半年复查无异常表现者为对照组,于内镜下取回盲部及乙状结肠肠黏膜组织各2块,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回盲部及乙状结肠肠黏膜中IL-10、IL-18及TNF-α的表达水平。结果 TNF-α在D-IBS患者回盲部及乙状结肠肠黏膜的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7.95±26.03)%vs(50.14±24.52)%,(71.15±26.12)%vs(52.04±25.62)%;P0.01)]。IL-18在D-IBS患者回肠末端及乙状结肠肠黏膜的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2.18±25.41)%vs(55.79±24.61)%,(60.46±24.73)%vs(59.12±24.57)%;P0.05];IL-10的表达低于对照组[(61.63±22.05)%vs(8 7.44±24.27)%,(76.25±23.14)%vs(89.43±25.81)%;P0.05)]。同时发现TNF-α在回盲部的表达高于乙状结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6,P0.01);而IL-10的黏膜表达比乙状结肠低(t=3.77,P0.01),IL-18在两个部位的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感染后IBS患者IL-10表达下降不明显,但IL-18和TNF-α的在回盲部和乙状结肠的表达均明显升高,与非感染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IL-18:(70.23±24.37)%vs(51.79±24.61)%,(82.93±25.67)%vs(60.18±26.21)%;P0.01);TNF-α:(95.34±25.56)%vs(62.91±23.78)%;(103.14±22.76)vs(84.42±26.14)%;P0.01)]。结论 D-IBS患者回盲部及乙状结肠黏膜炎性细胞因子表达水平升高,抗炎细胞因子的表达降低,存在促炎细胞因子与抑炎细胞因子失衡,并且在回盲部的表现明显,在感染后的D-IBS患者更加突出,细胞因子的平衡紊乱参与了D-IBS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32.
目的 探讨肝硬化患者血清脂联素(APN)、脂多糖(LPS)、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 水平及其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7 年6 月—2019 年6 月沧州市中心医院消化内科诊断为肝硬化的患者 90 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该院健康体检者30 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两组血清APN、LPS 及MMP-2 水平,并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探讨三者对肝硬化的诊断价值。结果 观察组血清APN、LPS 及MMP-2 较对照组高(P <0.05)。Child-Pugh 分级B、C 级患者血清LPS、MMP-2 较A 级高,C 级较 B 级高(P <0.05)。血清APN、LPS 及MMP-2 敏感性分别为75.0%(95% CI :0.687,0.816)、79.2%(95% CI :0.728,0.875)和66.7%(95% CI :0.594,0.734);特异性分别为47.8%(95%CI :0.416,0.533)、45.7% (95% CI :0.409,0.517) 和69.6%(95% CI :0.651,0.750);3 项指标联合诊断肝硬化的敏感性为66.7% (95% CI :0.603,0.742),特异性为97.8%(95% CI :0.951,0.985)。结论 肝硬化患者血清APN、LPS 及 MMP-2 水平显著升高,且血清APN、LPS 及MMP-2 对肝硬化诊断、治疗及预后有一定价值,三者联合诊 断肝硬化具有更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3.
34.
35.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病因不明的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症,其确切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但结肠黏膜的免疫学异常尤其是细胞因子的作用已得到公认。白细胞介素(IL)-10属于抗炎性细胞因子,近年来许多研究结果表明,IL-10参与了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生与发展,重组IL-10能改善其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36.
大豆异黄酮(soybean isoflavones)是大豆中重要的非营养成分,它主要包括染料木苷(genistin)、大豆苷(daidzin)和6甲基大豆苷(glicitin)。大豆经加工、微生物发酵或体外酸水解作用后,释放出游离形式的三羟异黄酮(即金雀异黄酮,genistein)和二羟异黄酮(大豆苷原,daidzein),它们可被肠道有效吸收入血从而发挥作用,金雀异黄酮经反复肝肠循环后,大部分在肝内与葡萄糖醛酸结合,其余以硫酸脂等形式经肾排出。研究发现大豆异黄酮有许多功效,如改善妇女更年期综合征症状、防治老年人的骨质疏松、预防早期动脉粥样硬化、抗氧化作用及对多种肿瘤的抑癌作用。随着大豆异黄酮生物功效的研究进展,其与肝病的关系日益受到重视,本文就近年来它对各种肝病的作用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37.
田树英  郑国启  魏思忱  石亮  孙鑫义 《临床荟萃》2013,28(10):1087-1089
目的探讨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BS)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心理特征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在我院门诊连续选取160例D-IBS患者,应用汉化版简明健康调查量表(SF-36)、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其进行评分,分别与国内常模进行比较,并分析生活质量评分与焦虑抑郁评分之间的关系。结果 D-IBS患者SAS和SDS得分比国内常模均明显升高(P〈0.05),生活质量方面生理功能、心理职能、躯体疼痛、一般健康状况、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等各个维度分值比国内常模均有明显降低(P〈0.05)。160例患者中78例合并焦虑状态,93例合并抑郁状态,焦虑状态发生率48.8%,抑郁状态发生率58.1%,D-IBS患者SAS和SDS得分比国内常模均明显升高(P〈0.05)。经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生活质量评分与焦虑抑郁评分之间呈负相关(P〈0.05)。结论 D-IBS患者存在焦虑抑郁心理障碍,生活质量明显受损,焦虑抑郁等不良精神心理因素是影响其生活质量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38.
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chronic nonspecific ulcerative colitis,CUC)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炎症性肠道疾病,主要症状有腹泻黏液脓血便和腹痛,病程长,常反复发作,是消化内科的常见疾病,治疗非常棘手。保留灌肠是重要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39.
目的探讨水林佳治疗糖尿病性脂肪肝的疗效。方法选择糖尿病性脂肪肝患者86例,随机分为试验组45例,服用水林佳70mg,3次/d;对照组41例,口服肝泰乐0.1g,3次/d,观察期为3个月。治疗前后检测肝转氮酶、血胆固醇、甘油三酯、血糖、肝纤维化三项及超声影像变化。同时观察两组患者用药期间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结束时,试验组ALT、AST、TC、TG及HA、LN、PC-Ⅲ均明显下降,肝脏影像学也有明显改善。对照组虽ALT、AST有所下降,但HA、LN,PC-Ⅲ和肝脏影像学无明显改善。观察期间两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水林佳具有保肝、降血脂、改善肝纤维化的作用,对糖尿病性脂肪肝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40.
目的通过检测三羟异黄酮诱导肝癌细胞凋亡过程中信号分子的表达,以期探讨其诱导凋亡的分子机制。方法应用体外细胞培养技术,三羟异黄酮处理后行HE染色;采用免疫细胞化学和RT—PCR分别检测癌细胞凋亡过程中信号分子的表达情况。结果(1)三羟异黄酮作用后可见凋亡细胞,随着浓度的增加,凋亡率逐渐升高;(2)survivin蛋白的表达下调,caspase-3的蛋白表达上调;(3)survivin基因的表达逐渐降低,而caspase-3在基因水平的表达有逐渐增加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三羟异黄酮能诱导人肝癌细胞的凋亡;在此凋亡过程中,信号分子survivin在基因与蛋白水平呈现一致性的表达降低,caspase-3在蛋白水平明显上调,但其基因表达无明显变化。推测其作用靶点可能是在转录后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