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06篇
  免费   102篇
  国内免费   57篇
医药卫生   1965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54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52篇
  2019年   59篇
  2018年   54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75篇
  2013年   94篇
  2012年   98篇
  2011年   108篇
  2010年   115篇
  2009年   136篇
  2008年   98篇
  2007年   66篇
  2006年   75篇
  2005年   84篇
  2004年   83篇
  2003年   77篇
  2002年   45篇
  2001年   56篇
  2000年   51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40篇
  1997年   44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恢复期心电图V1导联P波终末电势(Ptfv1)与左心室舒张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78例AMI后6周左右[(41.76±4.28)d]心电图Ptfv1≤-40 mm/s的患者为观察组,以及同期86例心电图Ptfv1>-40 mm/s的AMI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间超声心动图左房内径(LAD)、左室舒张期直径(LVDd)、左室等容舒张时间(LVRT)、二尖瓣舒张早期流速峰值(E)、二尖瓣舒张晚期流速峰值(A)、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组织多普勒舒张早期二尖瓣环水平心肌速率峰值(E'')、E/A及E/E''等。结果  观察组LVDd、LAD、LVRT增大(P <0.05),观察组LVEF减低(P <0.01),观察组中E/A值降低(P <0.025),观察组E及E''峰值减小(P <0.05),E/E''值増高(P <0.05),观察组E''<9 cm/s、E/E''>8及15的例数增多(P <0.05)。结论  在AMI恢复期患者中,Ptfv1值异常反映左心室舒张功能减退。测量Ptfv1是简单易行的初步评估左室舒张功能方法。

  相似文献   
62.
目的:设计一种皮肤固定式可调脑内血肿定向引流管并用于临床.方法:所设计的引流管前端为单引流孔,引流孔开口方向由引流管长度刻度标志线标示,用皮肤固定器将引流管固定于皮肤,保证引流管开口指向特定引流方向,根据术后引流方向需求,可利用方向控制夹调整引流孔方向.结果:引流管可定向引流脑内血肿,并可在术后根据血肿引流情况,通过皮肤固定装置,调整引流管管内口方向,实现血肿充分引流.结论:该引流管具有定向引流、引流充分、固定牢固、方便可调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3.
64.
[目的]通过观察关节腔注射双醋瑞因(Diacerein,DAR)对SD大鼠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形态及关节滑膜组织单克隆抗体(ED1)、软骨Ⅱ型胶原蛋白(COL2)表达的影响,探索关节腔注射双醋瑞因对SD大鼠骨关节炎的治疗作用及机理。[方法]35只SD大鼠,15只为正常组,其余20只手术剪断双侧前交叉韧带,术后第3 d起关节腔内注射治疗,左膝注射二甲基亚砜(对照组)0.1 ml,右膝注射DAR液(治疗组)0.1 ml。于注射后3 d,1、2、4、8周分5次分别处死3只正常组大鼠和术后治疗SD大鼠4只,取左右全膝关节;对比术后大鼠左右膝关节软骨形态及滑膜组织ED1和软骨组织COL2的变化,并与正常组比较。[结果]二甲基亚砜组(对照组)手术4周后肉眼和镜下观察可见软骨形态明显改变,8周时软骨破坏最为明显,DAR治疗组(治疗组)软骨破坏不明显;二甲基亚砜对照组(左膝)在3 d,2、4周时滑膜均可见较多ED1阳性细胞数,先升高后逐渐下降,其后保持在一定水平,DAR治疗组(右膝)ED1阳性细胞数在各期均低于二甲基亚砜组(左膝),左右膝ED1阳性细胞有显著性差异(P<0.01),右膝ED1数8周时接近正常水平;二甲基亚砜组(对照组)(左膝)COL2含量减少较明显,至8周时几乎完全流失;DAR治疗组(右膝)COL2含量减少不明显,8周时接近正常。[结论]关节腔注射DAR能够抑制滑膜ED1阳性炎症细胞数量和提高软骨细胞间质COL2的含量,从而控制骨关节炎的炎性反应、抑制软骨变性及破坏,对骨关节炎的发展具有抑制、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65.
66.
下肢静脉曲张是常见的周围血管疾病。近年来,下肢静脉曲张的微创治疗取得了很大的发展。我院2006年1月-2010年5月采用微创技术Trivex旋切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患者258例(417条肢体),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7.
马骏 《中医药管理杂志》2008,16(9):F0002-F0002
2008年9月11日下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共同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了以“中秋节、中医人、中华情”为主题的首都中医药界中秋联谊会。  相似文献   
68.
液相色谱法测定羟基喜树碱含量及药动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一个简单、快速、灵敏的柱切换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血清中10-羟基喜树碱(HCPT)含量。方法:生物样品首先在装有限进介质(RAM)填料的预柱中净化和富集,然后转移到C18分析柱分析待测物,用荧光法检测。结果:整个分析时间8 min。在1~1000 ng/mL浓度范围内,HCPT显良好的线性关系,日内、日间变异小于5%,最低检测限为0.1 ng/mL。结论:本法已应用于临床病人注射HCPT后的药代动力学研究,结果符合一房室模型并计算出它的药动学参数。  相似文献   
69.
目的:监测利多卡因在吸脂术脂肪渗出液和脂肪中的浓度,以保证吸脂麻醉术中利多卡因的用量达到安全、无毒副作用。方法:运用荧光偏振免疫法,对34例吸脂者脂肪渗出液和脂肪中的利多卡因浓度进行测定。结果:34例吸脂者利多卡因给药量为6~27mg·kg^-1,脂肪和脂肪渗出液中的利多卡因含量分别为(5.41±2.78)和(4.60±1.71)μg·ml^-1,术中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荧光偏振免疫法简单、灵敏,可用于吸脂术中利多卡因浓度的监测。  相似文献   
70.
2006年通化市主要媒介生物监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掌握通化市媒介生物种群密度及消长规律,为开展病媒生物防制提供科学依据,我们于2006年对其进行了监测,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