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7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在建立螺纹型牙种植体有限元模型中,提高实体模型准确性、建模速度、实体模型导入的成功率和单元划分质量。方法:使用pro/E软件自适应功能建立不同螺纹的牙种植体骨块实体模型,利用Hypermesh软件前处理功能,从Pro/E软件导入模型,划分单元,再导出模型到ABAQUS软件。结果:实体模型形状同真实螺纹完全一致,导入Hypermesh软件和建立的有限元模型导出到ABAQUS软件均未发生失真,有限元模型单元规则,无变形单元。结论:Pro/E的自适应功能提高实体模型准确性和建模速度;利用Hypermesh 7.0软件做前处理,避免了模型的失真,提高了单元划分的质量,保证了计算精度。  相似文献   
22.
目的 建立基于预测可行性剂量体积直方图(DVH)的肝癌容积调强弧形治疗(VMAT)自动计划方法,并评价其性能。方法 回顾性随机选取10例放疗肝癌病例。采用Pinnacle Auto-Planning设计VMAT自动计划,通过PlanIQ剂量预测得到可行性DVH曲线,并根据其显示的可行性目标区间设置自动计划的初始优化目标。评价计划靶体积、正常肝和其他危及器官的剂量参数以及机器跳数,并与临床手工计划行配对t检验。结果 自动计划和手工计划的计划靶体积D2%、D98%、Dmean和均匀度指数相近[(58.55±2.81) Gy∶(57.98±4.17) Gy、(47.15±1.58) Gy∶(47.82±1.38) Gy、(53.14±0.95) Gy∶(53.44±1.67) Gy和1.15±0.05∶1.14±0.07,P均>0.05],手工计划的计划靶体积适形指数略高于自动计划(0.77±0.08∶0.69±0.06,P<0.05)。自动计划的肝V30Gy、V20Gy、V10Gy、V5Gy和V<5Gy显著优于手工计划[(26.68±11.13)%∶(28.00±10.95)%、(29.96±11.50)%∶(31.89±11.51)%、(34.88±11.51)%∶(38.66±11.67)%、(45.38±12.40)%∶(50.74±13.56)%和(628.52±191.80) cm3∶(563.15±188.39) cm3,P均<0.05],自动计划的小肠、十二指肠、心脏Dmean以及全肺V10Gy低于手工计划[(1.83±2.17) Gy∶(2.37±2.81) Gy、(9.15±9.36) Gy:(11.18±10.49) Gy、(5.44±3.10) Gy∶(6.25±3.26) Gy以及(12.70±7.08)%∶(14.47±8.11)%,P均<0.05]。两种计划的机器跳数相近[(710.67±163.72) MU∶(707.53±155.89) MU,P>0.05]。结论 基于预测可行性DVH的肝癌VMAT自动计划方法能提高计划质量,更好保护正常肝,对小肠、十二指肠、全肺和心脏的保护也有优势。  相似文献   
23.
摘要:目的 通过测定左氧氟沙星对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和防耐药突变浓度(MPC),研究携 带耐药基因的肠杆菌科细菌对左氧氟沙星MPC的影响。方法 采用琼脂二倍稀释法测定左氧氟沙星对76株大肠埃希菌和60株 肺炎克雷伯菌的MIC、MPC并计算各自的MIC90、MPC90、SI(MPC/MIC)等值。采用PCR扩增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和qnr耐 药基因,并统计分析产与非产ESBLs和带与不带qnr各组间MIC、MPC的差异。结果 左氧氟沙星对大肠埃希菌产ESBLs组和 非产ESBLs组的MIC90分别为4和1μg/mL,MPC90分别为10.24和3.2μg/mL。对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s组和非产ESBLs组的MIC90 分别是1和0.0625μg/mL,MPC90分别为5.12和1.6μg/mL。左氧氟沙星对大肠埃希菌带qnr基因组和不带qnr基因组的MIC90分别为 0.5和1μg/mL,MPC90分别为12.8和4.096μg/mL。对肺炎克雷伯菌带qnr基因组和不带qnr基因组的MIC90均是0.5μg/mL,MPC90 分别为6.4和2.56μg/mL。产与非产ESBLs组和带与不带qnr基因组的MIC无统计学差异,但产ESBLs组的MPC明显高于非产组 (P<0.001),耐药基因qnr的存在亦显著提高了临床菌株的MPC值(P<0.05)。结论 本研究证明临床上产ESBLs和带qnr基因的肠 杆菌会增加MPC从而导致细菌耐药。测定致病菌的MPC,尽量延长治疗期间血药浓度高于MPC的时间,则最大程度上抑制了耐 药突变株的富集扩增。针对MIC在左氧氟沙星敏感折点以下的产ESBLs和/或带qnr基因的肠杆菌,应结合PK/PD特点和MSW理 论优化给药方案从而达到兼顾临床疗效和耐药预防的目的。  相似文献   
24.
目的 探讨鼻咽癌患者放疗结束早期脑白质微观损伤情况及其与受量关系。方法 33例鼻咽癌初诊患者分别在放疗前1周内,放疗结束后第1天行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扫描和神经认知量表测试。采用基于全脑体素的分析方法计算部分各项异性(FA)、平均扩散率(MD)、平行本征值(λ‖)、垂直本征值(λ⊥),并将放疗前后的各组数据行配对t检验。亚组分析采用等分法,按照被试受照的颞叶平均剂量不同等分为3个组,组与组之间有相同剂量间隔,比较不同剂量组照射前后全脑变化情况,所有统计学结果均进行FDR校正。结果 鼻咽癌患者放疗结束后全脑多个脑区FA、MD、λ‖、λ⊥值均有显著改变(P<0.05),发生显著改变脑区FA、MD、λ‖、λ⊥值分别为 0.455±0.016、(9.893±0.403)×10-4、(13.441±0.412)×10-4、(8.231±0.429)×10-4。亚组分析结果显示λ‖、λ⊥值随颞叶剂量增加,放疗后发生改变范围和程度增加,尤其高剂量组(平均剂量为 25~35Gy组)发生显著改变的范围较中剂量组(15~25Gy)和低剂量组(5~15Gy)扩大(P<0.05)。结论 鼻咽癌患者刚刚放疗结束时,借助DTI技术可以在早期观察到脑白质的微损伤。颞叶所受的平均剂量的高低可能是影响这些微损伤程度的原因之一。未来或许可以借助此类成像技术寻求更精确的危及器官安全剂量阈值,也可以在放疗结束早期评估脑损伤高风险人群,最大限度地保护正常组织。  相似文献   
25.
目的:以国际辐射单位与测量委员会(International Commission on Radiation Units and Measurements, ICRU)83号报告推荐的方式评估调强适形放疗(intensity-modulated radiotherapy,IMRT)方式与传统二维二野等中心放疗方式用于宫颈癌术后辅助放疗的差异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宫颈癌术后IMRT和模拟传统二维放疗的剂量体积直方图(dose-volume histogram,DVH)数据。统计计划靶区体积(planning target volume,PTV)、D100、D98、D95、D50、Dmean、D2、D0,计算均匀性指数(homogeneity index,HI);以D50评估不同放疗方式对剂量的影响;分别统计危及器官(organs at risk,OAR)的DVH参数并进行分析。结果以D50评估IMRT方式的PTV剂量较二维放疗方式提高4.47%±3.62%,其实际差值为(200±157)cGy(t=4.2,P=0.001)。IMRT中骨盆的V10和V20高于二维放疗,V30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MRT中小肠的V10和V20高于二维放疗,V40低于二维放疗。IMRT中膀胱和直肠的V40、Dmean低于二维放疗,而以D1c、D2c、D2和Dmax为指标评估高剂量区,两种放疗方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ICRU 83号报告推荐方式适用于IMRT计划评估;IMRT较传统放疗方式提高了靶区剂量,增加了骨盆和小肠的低剂量受照体积,降低了膀胱和直肠的整体受照剂量,但仍存在小体积较高剂量。若采用D50作为评估标准,可考虑降低剂量4.47%±3.62%。  相似文献   
26.
单、双、三螺纹种植体初期稳定性的三维有限元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使用三维有限元的方法分析单、双、三螺纹种植体即刻负载时的稳定性的情况,对这3种螺纹进行综合评价。方法:利用Pro/E软件、Hypermesh软件及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3类种植体即刻负载的三维有限元模型,比较3种螺纹在分别垂直和水平加载时对种植体初期稳定性的影响。结果:3种螺纹形态中,单螺纹的垂直相对位移和综合相对位移最小,三螺纹最大。结论:随着种植体旋转角度的增加,其对抗垂直载荷的抵抗力减弱。  相似文献   
27.
目的 建立基于VMAT的乳腺癌保乳术后全乳混合调强技术并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10例乳腺癌保乳术后患者,分别基于固定角度IMRT的混合调强技术和基于VMAT的混合调强技术设计两组放疗计划。第1组仅以全乳作为放疗靶区,处方剂量50 Gy分25次完成;第2组以全乳及瘤床同步加量区为放疗靶区,处方剂量全乳50 Gy、瘤床同步加量区60 Gy,分25次同步完成。分别比较两组计划的剂量学参数及计划执行效率。配对t检验差异。结果 与基于固定角度IMRT的混合调强技术相比,基于VMAT的混合调强技术未能提高单纯全乳照射者靶区CI、HI值(P=0.866、0.056),反而全面增加了OAR受量和调强野机器跳数(P=0.000~0.050和P=0.002);但对全乳加瘤床同步加量照射患者,能减少肺受量、脊髓受量、调强野机器跳数、计划执行时间(P=0.004、0.001、0.000、0.000)。结论 对全乳加瘤床同步加量照射患者,基于VMAT的混合调强技术能更好保护OAR,提高计划执行效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28.
目的: 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对种植体龈沟牙周致病菌的影响。方法: 收集接受种植牙手术的106例2型糖尿病伴牙周炎的患者,按糖化血红蛋白(HbA1c)值分为HbA1c<8%组(48例)和HbA1c≥8%组(58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HbA1c比例、菌斑指数、牙周探诊深度。采集入选牙位的龈下菌斑,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6种可疑牙周致病菌数量并统计检出率;分析龈下病菌感染与HbA1c的相关性。结果: HbA1c≥8%组患者龈沟出血指数、探诊深度、福塞坦氏菌、中间普氏菌和具核梭杆菌数量和检出率均明显高于HbA1c<8%组(P均<0.05);牙龈卟啉单胞菌、福塞坦氏菌和具核梭杆菌与患者HbA1c呈正相关(P<0.05),中间普氏菌与HbA1c呈负相关(P<0.05)。 结论: 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与种植体龈下牙周致病菌菌群的繁殖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29.
目的 IAEA 483号报告阐述了最新的小野剂量学方法,本研究应用报告中的射野输出因子测量及修正方法,提高不同探测器小野输出因子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方法 分别使用IBA公司的 CC13电离室、 CC01电离室、PFD半导体探测器、EFD半导体探测器和Razor半导体探测器测量Varian Edge加速器6 MVX射线射野面积从0.6 cm×0.6 cm到10 cm×10 cm的射野输出因子,使用射野输出修正因子对测量结果进行修正。结果 与修正后数据相比,由于电离室主要受到体积平均效应和注量扰动的影响,造成测量结果偏低,在0.6 cm×0.6 cm时偏低4.70%;有屏蔽半导体主要受到注量扰动的影响,造成测量结果偏高,在0.6 cm×0.6 cm时偏高4.80%;无屏蔽半导体主要受到能量响应和注量扰动的影响,造成射野>0.8 cm×0.8 cm时测量结果偏低,在1.5 cm×1.5 cm时偏低2.10%,射野<0.8 cm×0.8 cm时测量结果偏高,在0.6 cm×0.6 cm时偏高1.10%。修正前不同类型探测器测的测量结果差异较大,平均标准差为0.016 6。经过修正后各探测器之间的差异明显减小,平均标准差为0.006 6。结论 对于电离室、半导体等探测器,在测量小野射野输出因子时可以通过射野输出修正因子进行修正,从而提高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