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7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6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成像技术对胫神经腓肠肌运动支显示的可行性及定位的准确性,为超声引导(下同)腓肠肌神经运动支的阻滞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高频超声成像技术,观察21例志愿者腓肠肌内、外侧头运动支的走行,分布及声像图特征.5例志愿者进行超声引导下电刺激验证,以确定超声定位的准确性.结果 (1)全部21例志愿者下肢腓肠肌运动支均有效显示,显示率100%;运动支的声像图特征为:横断面呈线状高回声包绕低回声的椭圆形或扁平状结构,其前后径和横径分别为(2.3±0.3)及(1.2±0.4)mm;纵切面呈2条线状高回声包夹低回声的条索状结构.运动神经肌支在肌门处进入肌肉后沿筋膜呈"树枝状"逐渐向下分支,起始部分成2~3条较大分支,向肌肉内、中、外侧亚部深入,并逐渐分成较细小的分支.(2)15例志愿者腓肠运动支由胫神经直接分出,6例存在变异情况,其中腓肠内侧头支与腓肠内侧皮神经共干者4例,腓肠肌外侧头肌支与比目鱼肌支共干者2例.(3)5例志愿者超声引导下电刺激验证,超声引导针尖均一次到达观察的目标神经,定位准确性100%.电刺激均引起腓肠肌有效收缩,电流强度为0.2~0.6 mA.4例志愿者除穿刺针在穿破皮肤时有局部轻微疼痛外,其余在进针过程中,电刺激验证中及结束后均未见明显疼痛及麻木症状.1例腓肠内侧头支与腓肠内侧皮神经共干者伴有小腿皮肤的麻木感.结论 高频超声可以清晰显示胫神经腓肠肌运动支,并能准确定位腓肠肌运动支主干及其运动分支,为腓肠肌神经运动支的阻滞治疗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2.
目的利用体表高频超声检查研究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关系的预测价值。方法对283例冠状动脉造影受检者行颈总动脉超声检查,测量其内中膜厚度、斑块厚度、计算斑块积分。并将其结果与冠状动脉造影及心血管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的t、χ^2检验。结果①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中膜厚度(IMT)及斑块+IMT对冠心病的阳性预测值分别为84.67%、81.39%及87.78%,三者对冠心病的特异性分别为71.60%、90.12%及95.06%;②冠状动脉造影阳性组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和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率明显高于阴性组,且随病变支数的增加,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和斑块积分均增加(P〈0.05);⑧冠心病组年龄、男性、高密度脂蛋白、血糖、血压水平方面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IMT可作为冠心病预测因子,两者联合应用,对冠心病的预测可提供更多信息。  相似文献   
33.
1978年Porter报道了经背侧B超探测73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简称腰突症)病人及200例无症状正常人的椎管情况,结果发现55%腰突症病人椎管径值小于无症状的对照组。Kadziolka 1981年对超声测量的原理作了较深入的实验研究,进一步证实了超声检查椎管的可能性。国内党渭楞等1984年报道B超诊断腰突症16例,受到临床重视,此后又有一些国内外作者,采取经腹部或经背侧方法探测,相继发表了  相似文献   
34.
患者女,41岁.右上腹反复发作性腹痛、黄疸、腹块30余年,复发伴腹块增大1月.10岁时发作性右上腹绞痛并向背部放射,伴有恶心、呕吐,抗炎治疗后症状缓解.15年后复发,伴有畏寒发热、皮肤巩膜黄染、右上腹包块,按胆囊炎、肝炎治疗后症状消失.以后每隔3~4周发作1次.体检:慢性病容,T38.7℃.皮肤巩膜无黄染,浅  相似文献   
35.
患者男,16岁.突发性胸闷、气急伴左侧肢体乏力1 d而入院.患者曾于当地中医院就诊,拟诊为病毒性脑炎,于晚上病情加重而转入我院.查体:T 36.5℃,P 105次/分,R 25次/min,BP 6.7/4.0kPa.急性病容,口唇发绀,听诊心律规整,胸骨左缘第三、四肋间可闻及Ⅳ级连续性机械样杂音,收缩期增强,可闻及明显震颤.心电图示:(1)窦性心动过速;(2)左心室高电压.胸部CT检查:两肺纹理增强,两肺见云絮状高密度影,边缘模糊.心影外形改变,左心缘饱满.  相似文献   
36.
患者女,73岁.1周前觉右耳前胀痛,发现一包块,约鸡蛋大小.当地医院给予抗炎治疗(具体不详),肿块大小无明显变化.查体:右腮腺区扪及一4 cm×5 cm肿块,质地中等,表面光滑,有触痛.临床初诊:腮腺多形性腺瘤?腺淋巴瘤?恶性肿瘤待排.  相似文献   
37.
患者女,24岁.1月前偶然发现右下腹包块就诊,于当地医院行超声检查提示为右侧附件处实性样占位病变,来我院进一步诊治.查体:于右下腹触及一包块,质软,活动度尚可,有轻微压痛.实验室检查:血、尿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CEA、CA199等均正常.超声检查:子宫大小形态正常,于右侧附件处探及大小约71 mm×62 mm低回声包块,边界清晰,似有包膜,其内回声欠均匀,可见条索样强回声及少量无回声区,探头挤压后有形变.CDFI:其内未见明显血流信号.超声提示:右侧附件处类实性占位病变(考虑:(1)炎性包块;(2)畸胎瘤?),见图1.  相似文献   
38.
超声导向穿刺注射无水酒精治疗肾囊肿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院1988年7月~1990年7月用B超导向穿刺注射无水酒精治疗52例63个肾囊肿,经随访3~24个月,疗效良好,小结如下。 仪器用Aloka-256型超声显像仪,3.5MHz穿刺探头,G_(22)或G_(18)穿刺针。按常规方法消毒和局麻,在B超监视下对肾囊肿穿刺抽液,按抽液量1/4注入无水酒精,在囊内保留5分钟后抽出,再注入5mL无水酒精保留。观察半小时无不良反应可行走。  相似文献   
39.
目的探讨经直肠超声(TRUS)对前列腺外腺低回声结节声像特征的鉴别诊断意义。方法选择经病理证实的79例TRUS显示外腺低回声结节良恶性病变声像表现进行比较。结果前列腺癌为61%,良性病变39%,其恶性病变主要声像图表现是外腺对称性消失。低回声边缘模糊,累及前列腺包膜等。结论TRUS检查有助于外腺低回声结节的鉴别诊断,有利于提高前列腺穿刺活检的效率。  相似文献   
40.
B超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腰突症)已有不少报道。但对本病的声象图表现各有己见,本文旨在通过声象图的临床研究以探讨分型诊断价值。 一般资料 本组69例系我院1986.10~1988.2月住院病例,均经手术证实,男49例,女21例,年龄19~62岁。左侧腰腿痛24例,右侧32例,双侧13例。病程半年~9年,平均2.5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