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篇
  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13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背景与目的:术前寻找可早期用于准确评估淋巴结转移与否的生物标志物极具临床应用价值。探讨MRI影像组学参数预测子宫颈癌淋巴结转移的价值,建立和验证用于术前预测子宫颈癌淋巴结转移的影像组学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2019年9月在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经术后病理学检查证实的子宫颈癌非淋巴结转移患者和子宫颈癌淋巴结转移患者共202例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经过术前MRI检查。选用MRI图像分别为T2加权图像(T2 weighted image,T2WI)和T1增强图像(T1 contrast +,T1C+)。使用ITK-SNAP软件进行三维手动分割子宫颈癌肿瘤区域。通过开源的python包Pyradiomics和python编程平台jupyter notebook,经过10种图像类型体系和6种特征体系来提取影像组学特征,选取子宫颈癌患者202例,其中未发生淋巴结转移的104例,发生淋巴结转移的98例。T2WI序列和T1C+序列模型分别提取1 923个特征,T2WI联合T1C+序列提取3 846个特征。通过建立影像组学标签,经过机器学习模型验证影像组学标签。最后将训练集和测试集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准确率、阳性预测值(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PPV)和阴性预测值(negative predictive value,NPV)作为评估影像组学标签的定量表现。结果:T2WI序列选取特征排序前14名的特征进行分类器训练,训练集AUC=0.810,测试集AUC=0.773。对于T1C+序列选取了特征排序前16名的特征进行分类器训练,训练集AUC=0.819,测试集AUC=0.781。在T2WI联合T1C+序列中选取了特征排序前16名的特征进行分类器训练,训练集AUC=0.841,测试集AUC=0.803。结论:T2WI联合T1C+序列影像组学模型对早期子宫颈癌淋巴结转移有较好的预测能力。  相似文献   
12.
背景与目的:雄激素剥夺治疗(androgen deprivation therapy,ADT)是前列腺癌患者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然而对于ADT后病灶的变化,目前仍缺乏直接、精准的评估方法.以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初步探讨多参数磁共振成像(multiparametric magnetic resonance im...  相似文献   
13.
乳腺癌是当前威胁妇女生命健康最常见的恶性肿瘤.目前,我国乳腺癌的发病率虽然低于欧美国家,但在发达城市乳腺癌的发病率以每年3%的速度递增,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乳腺癌成为妇女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最新的资料显示,上海女性乳腺癌的发病率为55.92/10万,上海中心城区妇女乳腺癌的发病率已达70.13/10万(2005年统计资料)[1].随着生活方式的逐渐西化和人口老龄化时代的到来等因素影响,乳腺癌发病率近几年呈现出逐步增高的趋势.未来10年,就全国以及农村而言,我国仍属于乳腺癌低发国家和地区,但受经济发展和环境因素的影响,城市地区乳腺癌的标化发病率将继续升高.因此乳腺癌的防治工作任重道远[1].  相似文献   
14.
食管癌气管食管沟淋巴结转移   总被引:53,自引:3,他引:50  
目的评价CT对食管癌气管食管沟淋巴结的诊断价值。方法搜集经病理证实的食管癌气管食管沟淋巴结病例37例,行CT检查,平扫10例,增强扫描27例。结果(1)各段食管癌均可引起气管食管沟淋巴结转移,左右两侧表现不一致。右侧淋巴结绕着气管右后壁生长呈“L”形,边界不清晰,密度多均匀,致气管右后壁受压狭窄呈不规则状,甚至气管左移,局部颈总动脉和颈内静脉被推向外或前外。而左侧淋巴结呈结节状紧贴气管左壁,气管以右移为主,局部颈总动脉和颈内静脉被推向外或后外。(2)颈段食管癌伴局部淋巴结转移时,应以CT作为治疗定位标准。(3)颈部转移淋巴结的大小与食管癌局部病变的大小不呈平行关系。(4)食管癌气管食管沟淋巴结转移,需与甲状腺癌、气管癌、环后区癌、神经源性肿瘤鉴别。结论掌握食管癌气管食管沟淋巴结CT特征,有助于正确诊断,可为临床进一步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的MRI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随着新辅助化疗在局部进展期乳腺癌病人中的广泛应用,已使乳腺癌临床治疗的理念和方法有了很大转变。但是,对于新辅助化疗疗效评价一直缺乏较为及时、准确、有效的方法。常规的体格检查、乳腺X线摄影、超声检查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MRI检查,包括功能性MR检查技术在肿瘤诊断和监测中的应用日益增多。综述磁共振检查技术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评价中的作用及其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CT、MRI圆孔、卵圆孔及棘孔的显像及特征表现,探讨CT、MRI显示的圆孔、卵圆孔及棘孔在鼻咽癌放射治疗靶区勾画的意义。材料和方法:20例未经治疗的无脑神经侵犯鼻咽癌患者行CT、MRI扫描,在Pinnacle37.0工作站上采用互信息法配准后分析、评价圆孔、卵圆孔及棘孔在CT、MRI图像上显示特点。结果:在CT骨窗上圆孔显示为低密度的管状结构,卵圆孔及棘孔显示为低密度的孔状结构。7例(35%)圆孔在CT上为双侧显示,5例(25%)为单侧显示,8例(40%)未见显示。全部患者卵圆孔、棘孔在CT上均为双侧显示,卵圆孔两侧对称者13例(65%),不对称者7例(35%)。卵圆孔呈圆形8侧(20%),呈椭圆形32侧(80%)。棘孔两侧对称3例(15%),两侧不对称者17例(85%)。全部病例圆孔在MRI各个序列上均未见显示,卵圆孔及棘孔在T1WI、T2WI上均未见显示,在增强T1WI上表现为高信号血管影。全部患者卵圆孔及棘孔在增强T1WI上为双侧显示,卵圆孔两侧对称13例(65%),两侧不对称7例(35%);呈圆形8侧(20%),呈椭圆形32侧(80%)。增强CT未见圆孔、卵圆孔及棘孔内血管显示。结论:在MRI上对圆孔的识别还有很大困难,但是MRI可以显示正常卵圆孔及棘孔,为今后直接在MRI勾画鼻咽癌靶区(卵圆孔)制定放疗计划提供了影像解剖及靶区确定的依据。R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喉返神经麻痹的CT表现,探讨其解剖和病理形态变化基础,提高对其影像学表现的认识。方法 搜集2001至2003年经临床诊断的喉返神经麻痹患者32例,回顾性分析CT资料。所有患者均行全颈部CT增强扫描,范围从舌骨水平到上胸部水平,层厚及间隔均为5mm。结果 喉返神经麻痹后,CT检查可出现一系列相应表现:杓会厌皱襞、杓状软骨及环杓关节前内侧移位,同侧梨状窝扩张、松弛27例(84.4%);喉室扩大16例(50.0%);声带不对称且固定11例(34.4%)等。结论 喉返神经支配除环甲肌以外的所有喉内肌,其麻痹后所支配的肌肉群可以发生去神经性萎缩。CT扫描可以有效地显示其相应改变,同时有助于明确麻痹原因。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估乳腺导管原位癌(DCIS)的MRI形态学及动态增强表现,提高对DCIS的认识,并进一步分析MRI表现与组织学核级别是否具有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经病理证实为DCIS患者的MRI表现,研究其MRI形态学特点及动态增强表现,并分析MRI特点与组织学核级别的相关性。结果 22例患者中,非肿块样强化14例(段样强化9例,其内部均表现为轨道样或簇状小环样强化;区域性强化4例;线样强化1例),肿块样强化8例,均有恶性肿瘤征象,如分叶、毛刺、不均匀强化等。动态增强表现:Ⅰ型曲线5例、Ⅱ型曲线12例、Ⅲ型曲线5例;早期强化率包括早期缓慢强化2例、早期中度强化8例、早期快速强化12例。早期强化率及病灶大小与组织学核级别显著相关,P值分别为0.031和0.002;动态增强曲线类型和形态学表现与组织学核级别无相关性,P值分别为0.4和0.225。结论乳腺DCIS的MRI表现具有相对特异性,结合形态学及血流动力学,可较全面评价DCIS组织学核级别程度,对临床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数字乳腺断层融合X线成像(DBT)作为一种新的成像技术,能提高少脂肪腺体型(如致密型、多量腺体型)中乳腺病灶的检出率及病灶形态特征显示的能力,降低乳腺癌筛查的成本,提高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乳腺叶状瘤(PT)的MR表现及其病理基础.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0年6月期间27例(28个病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PT患者MRI表现,并与病理学分级结果相对照.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Fisher精确检验及Spearman相关分析比较不同病理分级PT病灶的大小、MRI表现异同及其与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分类的相关性.结果 (1)28个PT病灶中,病理学分级为良性、交界性及恶性者分别为4(14.3%)、15(53.6%)和9(32.1%)个.(2)恶性、交界性和良性PT病灶的平均最大径分别为(6.4±3.9)、(5.7±2.2)和(4.8±1.8)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287.541,P=0.000),其中良性和恶性病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33).(3)与病理学分级对照,在良性、交界性及恶性PT病灶中,T2WI上有低信号分隔者分别为2、13和13个,无低信号分隔者分别为2、2和6个;增强后有裂隙状低信号影者分别为3、3和6个,无裂隙状低信号影者分别为1、12和3个;病灶时间-信号强度曲线为持续型者分别为2、11和1个,平台型者分别为1、2和3个,廓清型者分别为1、2和5个,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7.334、6.765和9.296,P值均<0.05).(4)将BI-RADS 4a作为可疑恶性病灶,MRI检出病变的准确率为96.4%( 27/28),且BI-RADS分级与乳腺PT的恶性程度呈低度相关(r=0.382,P=0.045).结论 乳腺PT的MRI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病灶大小及MRI的一些特殊征象与其病理学分级呈低度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