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6篇
  免费   92篇
  国内免费   16篇
医药卫生   804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72篇
  2011年   54篇
  2010年   56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01.
目的:探讨急性踝关节扭伤采用综合康复疗法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6月至2012年5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踝关节扭伤患者50例进行分析,按照治疗方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25例,观察组采用综合康复疗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处理,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踝关节周径和疼痛程度。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患者的踝关节周径明显变小(P0.05),疼痛评分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变化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急性踝关节扭伤患者采用综合康复疗法治疗能够有效提高踝关节活动度和功能,减少患者的疼痛,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2.
国家级名老中医韩明向教授,临证经验丰富,擅长治疗各种疑难杂症。文中主要列举皮肤瘙痒症、慢阻肺两则医案,论述其临床诊断思路和治疗特色。  相似文献   
103.
目的:探讨肝豆状核变性的中医证候特征。方法:在病证结合的思想指导下,采用临床流行病学调查方法,以证候要素为基本研究单位,以《神经病学》第6版《肝豆状核变性诊断标准》为诊断标准,应用数理统计方法对348例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的证候要素分布特点及组合规律、中医证候分型分布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肝豆状核变性常见证候要素为肝、脑髓、脾、肾、痰浊、血瘀、血虚、湿热。中医证候分型出现频次前5位的依次为痰瘀互结、湿热内蕴、肝气郁结、脾肾阳虚、肝肾阴虚,覆盖全部病例的94.5%。肝豆状核变性证素组合形式7种,单证形式前3位的为肝、脑髓、痰浊,两证组合形态前3位的为肝、脑髓,痰浊、瘀血和瘀血、肝;三证组合形态前3位的为痰浊、肝、脑髓,痰浊、瘀血、肝和痰浊、瘀血、脑髓;而四证组合以痰浊、瘀血、脑髓、肝和内湿、内热、脑髓、肝最多见。结论:肝豆状核变性的核心病位为肝、脑髓,与脾、肾、胆关系密切,而痰浊、瘀血是该病的基本病因病机,与内湿、内热关系密切,血虚、气郁等因素也不能忽视。  相似文献   
104.
目的:观察镇肝息风汤治疗肝阳上亢型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原发性头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60例,治疗组服用镇肝息风汤煎剂,对照组服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和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疗程均为1个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5.0%,对照组为81.7%,2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2组治疗前后发作次数与持续时间比较,治疗前后头痛程度比较也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镇肝息风法能明显改善患者的头痛症状,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5.
目的:总结孤立性肾上腺转移瘤的手术治疗经验。方法:总结22例原发肿瘤完整切除后发现并手术切除孤立性肾上腺转移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包括19例男性及3例女性患者。22例患者中9例接受腹腔镜下肾上腺切除术,余13例接受开放的肾上腺切除术。结果:被诊断为肾上腺同时转移的10例,异时转移的12例。平均的无疾病生存间期(DFI)为8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33个月,22例患者的2年及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69%和18%,其中DFI等于或大于6个月的异时转移的患者其2年的总生存率(84%)高于DFI小于6个月的同时转移患者(50%)。对比腹腔镜手术及开放手术,腹腔镜肾上腺转移瘤切除并不会增加患者局部复发、切缘阳性的风险,对患者DFI及总生存率无影响。结论:治疗孤立性肾上腺转移瘤,尤其是对于DFI大于6个月的患者,手术切除后可以延长患者的总生存时间。手术方式上,腹腔镜下肾上腺转移切除时安全的、对患者有益的,可作为孤立性肾上腺转移瘤的首选方案。  相似文献   
106.
目的探讨军队干部血尿酸水平与动脉僵硬度的关系。方法随机抽取来南京军区杭州疗养院疗养的军队干部312例,测定血尿酸水平与颈动脉-桡动脉(crPWV)、颈动脉-股动脉(cfPWV)、颈动脉-远端动脉(cdPWV)脉搏波传播速度,探讨血尿酸水平对脉搏波传播速度的影响,从而评估动脉僵硬程度。结果血尿酸水平与crPWV、cfPWV及cdPWV均呈显著正相关(r=0.236、0.301、0.235,P〈0.05)。结论血尿酸水平可影响动脉僵硬程度,高尿酸血症是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7.
目的 研究广东省前列腺癌发病及诊治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经前列腺穿刺病理诊断为前列腺癌的126例患者,对患者就诊情况和诊疗方法进行对比,并进行预后分析.结果 患者平均年龄为(72.5±9.37)岁,75.4%的患者年龄大于70岁,73%患者因尿路症状就诊,因骨痛就诊者为10.3%,仅15.1%患者因为PSA升高就诊.平均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为38.65ng/ml,73%的患者就诊时血清PSA大于10ng/ml,57.1%的患者Gleason评分为7~10分.有淋巴结转移26例(20.6%),骨转移21例(16.7%).56例(44.4%)患者体重指数BMI值超过正常标准.分别有12%、39.1%和35.7%的患者采用前列腺癌根治性切除手术、双侧睾丸切除或者内分泌治疗.平均随访(12.3±4.25)个月,有30例(23.8%)患者疾病进展,6例(4.8%)患者因疾病进展而死亡.伴有转移和肿瘤分期较晚、Gleason评分较高、BMI值较高以及采用内分泌治疗的患者肿瘤进展率高.结论 广东省前列腺癌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大多数患者因为尿路症状就诊,并且以中晚期患者为主,睾丸切除去势或者药物内分泌治疗是目前主要治疗方法,采用内分泌治疗的疾病进展率显著高于前列腺癌根治术.调整饮食结构,控制体重指数有助于减缓前列腺癌进展.  相似文献   
108.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医疗消毒理论得到了极大的充实,消毒技术和水平也相应得到提升,其专业价值得到医院的重视。消毒供应中心物品的清洗、消毒、灭菌质量和过程监控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之一,所以,做好消毒供应中心的管理工作是十分重要的。我院于2009年起采用所有复  相似文献   
109.
缺血性中风的中医证候特点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观察我院临床缺血性中风病例,探讨缺血性中风的中医证候特征及其相关性,为中药治疗缺血性中风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制定统一表格,采集283例受试者一般情况、中医四诊信息资料,由课题组指派经过严格培训的专业人员,对已经入组的受试者,集中进行统一的证候评价,得出缺血性中风患者的中医证候分布特点。结果:283例受试对象总体上以气虚证和血瘀证出现频率最高。经聚类分析,结合各证候要素在受试者中所占比例,可见,脑梗死受试者的主要证候表现均为气虚血瘀证。受试者中表现为二证相兼和三证相兼的比例最高,一证独见的受试者中,以"气虚"和"血瘀"型最多;二证并见的,以"血瘀+气虚"型最多,三证并见的,以"血瘀+气虚+痰湿"最多;四证并见的,以"内风+内火+血瘀+气虚"最多。由此可见,气虚、血瘀是缺血性中风患者的最常见的证候要素。结论:缺血性中风患者以气虚血瘀为主要的证候表现,证候要素的组合复杂,出现频率以二证、三证组合为最多,多表现为气虚、血瘀的单独出现或相互组合。  相似文献   
110.
故障现象开机,报Shutter,束光器能进盒,但机架无法锁定,无法出线,需重新启动多次才能成功。故障分析与检修根据错误提示(Shutter),检查束光器,其运行正常,排除该故障可能。再根据机架不能锁定这一现象来排除故障,拆开机架后盖,发现开机不正常时主控板(电源)灯均不亮,其他机架旋转控制板上指示灯闪烁(自检时全亮),接口板±5 V,±15 V,24 V指示灯闪烁,220 V指示灯正常。测绘电路图,根据电路图检测发现开机不正常时,主控接触器k1、k2不吸合,接触器线圈控制电压仅有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