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2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6篇
医药卫生   48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71.
目的 探讨毒鼠强中毒与脑组织表达 Snap- 2 5的关系。方法应用荧光定量 RT- PCR法 ,检测大鼠脑组织中 Snap- 2 5 m RNA量的改变。结果 大鼠毒鼠强中毒后 1h,其脑内不同部位的组织中 Snap- 2 5 m RNA表达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的变化 ;中毒 1d后 ,大鼠脑内 Snap- 2 5 m RNA的表达与对照组相比 ,各观察部位均有明显升高(P<0 .0 5 ) ;在中毒后第 3d,Snap- 2 5 m RNA表达继续上升 ,第 5 d表达强度有所下降 ,但是仍然高于正常对照组大鼠。结论 大鼠急性毒鼠强中毒早期 ,Snap- 2 5 m RNA的表达并未发生明显变化 ,提示毒鼠强导致大鼠中毒不是通过改变 Snap- 2 5含量的机制实现的。大鼠毒鼠强中毒后 ,Snap- 2 5 m RNA表达增强可能是由于负反馈的机制 ,增加神经递质的释放 ,以缓解抽搐症状  相似文献   
472.
目的 探讨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西安市中医医院收治的123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A组、B组和C组,每组41例。所有患者给予吸氧、利尿、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失衡、强心、抗血小板聚集等常规治疗措施,在常规治疗基础上,A组患者给予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治疗,B组患者给予rhBNP治疗,C组患者给予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和rhBNP联合治疗,3组患者均治疗4周。治疗后评估3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观察治疗期间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治疗前和治疗后,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测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心输出量(CO)、每博输出量(SV)和心脏指数(CI),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血清心锚重复蛋白(CARP)、醛固酮(ALD)、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水平,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线粒体偶联因子6(CF6)水平,采用明尼苏达生活质量量表(MLHFQ)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并测量患者6 min步行距离(6MWD)。结果 A组、B组和...  相似文献   
473.
目的:探讨胰管结石的诊治方法。
方法:回顾分析6年间收治的22例胰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22例均有间歇性上腹痛,伴黄疸、发热1例,伴腹泻2例,伴糖尿病3例。22例均行胰管切开取石,其中4例附加Oddis氏括约肌切开成形,3例加行胰管空肠吻合术,1例行胰尾加脾切除。术后恢复均满意。
结论:胰管结石的治疗首选胰管切开取石,结石分布广泛、复发者选择胰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合并Oddis氏括约肌狭窄的胰头结石行胰管切开取石加Oddis氏括约肌成形术。  相似文献   
474.
目的 探讨在椎间盘镜下经椎弓根椎体内植入颗粒骨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方法和效果。 方法  2 6例胸腰椎骨折患者 ,男 7例 ,女 1 9例 ;年龄 32~ 79岁 ,平均 5 1 .2岁 ,主要包括椎管内无明显碎骨压迫的胸腰椎压缩性骨折 8例 ( 30 .8% ) ,老年性骨质疏松引起的压缩性骨折 1 8例( 69.2 % )。经体外手术床腰桥初步复位后 ,在椎间盘镜下经椎弓根撬拨复位、植入自体或异体颗粒骨 ,恢复椎体高度 ,术后卧床 2个月 ,术后 1周行腰背肌锻炼。 结果 本组随访 3~ 1 8个月 ,优良 2 1例 ( 80 .8% ) ,中 4例 ( 1 5 .4% ) ,差 1例 ( 3.8% )。 ( 1 )椎体高度术后平均恢复 2 9% ,6个月随访复查椎体高度再丢失平均为 5 % ;( 2 )脊柱的后凸Cobb角术后恢复 1 0°~ 2 0°,平均 1 3.8°,( 3)无腰痛及后期神经压迫症状 2 1例。 结论 椎间盘镜下手术创伤小 ,经椎弓根可植入颗粒骨 ,增加了椎体的骨容量 ,有利于骨的早期愈合 ,减少后期椎体高度丢失 ,减少疼痛发生。  相似文献   
475.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少见并发症(附2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临床病例例1 患者,女,52岁。8个月前因胆囊结石在院外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据患者自述,手术历时约2小时,术中取出30多粒小结石(直径0.5cm左右),胆囊壁有多处破裂,经术后置管引流创口愈合良好,但感右上腹胀痛,经抗炎等对症治疗1周症状稍有缓解后出院。6个月前,右上腹胀痛逐渐加重,并发现剑下穿刺孔附近有一包块,B超检查提示右上腹有一5.2cm×4.8cm的囊性包块,继而自溃流脓,经反复冲洗换药,伤口一直不愈而形成窦道。故于4个月前在另一医院行剑下窦道切除,术中在窦道底部取出数粒沙粒…  相似文献   
476.
目的探究血红素加氧酶-1(HO-1)在治疗性高碳酸血症减轻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健康成年SD大鼠60只,随机均分为四组:假手术组(C组)、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组(IR组)、治疗性高碳酸血症处理组(A组)、治疗性高碳酸血症处理+锌原卟啉(ZnPP)预处理组(B组)。通过夹闭大鼠肝门静脉,肝动脉及胆管建立部分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实验共缺血1h,再灌注6h。C组和IR组:实验全程机械通气吸入50%O2-50%N2;A组和B组:缺血即刻至再灌注结束期间吸入外源性50%O2-45%N2-5%CO2,C组、IR组、A组于实验前24h腹腔注射生理盐水5ml/kg,B组注射ZnPP 5mg/kg。于机械通气前(基础值)、缺血前即刻、再灌注即刻、再灌注后1、2、3、4、5、6h检测动脉血PaCO2;再灌注6h后取血清检测ALT、AST和TNF-α,并取肝组织HE染色观察病理学改变,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HO-1的相对量表达。结果与C组和IR组比较,A组和B组动脉血PaCO2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C组比较,IR组肝组织损伤严重,IR组、A组和B组血清ALT、AST和TNF-α含量、凋亡指数和A组HO-1相对表达量明显升高(P0.05)。与IR组比较,A组肝组织损伤减轻,A组和B组血清ALT、AST、TNF-α含量、凋亡指数和B组的HO-1相对表达量明显降低(P0.05),而A组HO-1相对表达量明显升高(P0.05)。与A组比较,B组肝组织损伤加重,血清ALT、AST、TNF-α含量、凋亡指数明显升高(P0.05),HO-1相对表达量明显下降(P0.05)。结论治疗性高碳酸血症通过上调HO-1有效减轻肝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477.
人眼存在多种动态和静态解剖学屏障,传统眼用制剂存在生物利用度低、需频繁用药及潜在的不良反应等问题。对于眼部疾病,临床亟需安全、有效、便捷的治疗方法,药械组合产品在这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该综述介绍了新型眼科药械组合产品的设计原理、使用方式、临床优势及临床应用,最后展望了眼科药械组合产品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478.
<正>围术期胰岛素抵抗(IR)是指围术期由于手术等应激,机体靶器官、组织或细胞(如骨骼肌、肝和脂肪)表现出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和反应性降低,类似于2型糖尿病的一种病理状态,以高糖血症为主要特征,具有短暂性及可逆性,又称为“应激性高糖血症”或“围手术期糖尿病”[1]。本研究在前期临床实验基础上结合硬膜外镇痛联合多模态中医干预(电针、耳穴治疗),观察其对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术期IR的影响,为改善围术期IR提供临床依据。  相似文献   
479.
眼后段疾病是导致视力损害及失明的主要原因,其药物治疗主要基于侵入性方式,存在并发症多、不良反应严重和患者依从性差的问题。非侵入性眼后段药物递送则需克服眼部的吸收屏障和限制、增加药物在眼后段组织的渗透性,从而达到提高眼后段组织的药物生物利用度的目的。该研究综述了非侵入性眼后段递药的眼生理屏障和药物递送策略(包括渗透促进剂、纳米技术和离子导入法等)的研究进展,并对临床转化面临的挑战和正在进行临床研究的品种进行了总结,最后展望了非侵入性眼后段递药的前景。  相似文献   
480.
<正>脑淀粉样血管病相关炎症(cerebral amyloid angiopathy related inflammation, CAA-RI)是由β淀粉样蛋白(amyloid β-protein, Aβ)沉积于脑皮层及软脑膜小血管引起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为一种相对罕见的可逆性脑病综合征[1]。头颅MRI影像学检查有助于早期诊断,而脑脊液检查多无特异性。目前,国内外尚未检索到以血性脑脊液为特点的CAA-RI病例报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