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4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21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10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2 毫秒
31.
随着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生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 ,护理发展到以健康为中心的阶段 ,整体护理广泛应用于临床 ,健康教育是整体护理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一种治疗手段 ,作为护士掌握的技能 ,在整体护理中加以应用。健康教育是一种有计划、有目标、有评价的系统教育活动 ,通过教育能帮助人们形成正确行为和观念 ,促进身心健康 [1 ] 。屈光不正是人类共同的、最常见和最普遍的眼病 ,有近视、远视和散光。我国是近视眼患病率最高的国家之一 ,发生率为 31% [2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简称 L ASIK)是近年来矫正屈光不正较理想…  相似文献   
32.
目的 观察5,7,4'-三羟基异黄酮(Genistein)对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TCF-β1的表达及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影响,探讨Genistein抗纤维化作用的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人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以不同浓度Genistein(25、50、100μmol/L)处理,RT-PCR法检测药物作用48h后细胞TGF-β1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TGF-β1蛋白表达量的变化;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动态观测Genistein处理后成纤维细胞内Ca2+浓度以及Genistein预处理后再加bFGF刺激的细胞Ca2+浓度的动态变化.结果 Genistein作用后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表达TGF-β1的mRNA与蛋白量均显著下调,并具有剂量依赖性;bFGF可使培养的成纤维细胞内游离Ca2+浓度升高,经Genistein预处理的细胞内Ca2+的浓度明显下降.结论 Genistein能抑制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TGF-β1,的表达,拮抗生长因子促细胞内游离Ca2+浓度增加的效应,可能是其抗纤维化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3.
<正>溶酶体(lysosome)参与调控细胞内多种生理过程,如细胞分解代谢、信号传导、质膜修复和细胞程序性死亡等。溶酶体在细胞中处于高度动态分布,其活性与其特异性定位有关。不同细胞中溶酶体的数量、分布和功能具有差异。研究发现,溶酶体功能障碍会破坏细胞内稳态,与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和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ALS)  相似文献   
34.
<正>一、D1R和D2R的结构DR属于G蛋白偶联受体,由7个跨膜区域组成,DR家族共有5个成员,D1R-D5R。在中枢神经系统中,以D1R和D2R分布最为广泛。D1R基因位于人类5号染色体q35,D2R位于11号染色体q22-23。D2R分为短型(dopamine receptor D2 short isoform,D2S)和长型(dopamine receptor D2  相似文献   
35.
36.
药物性皮炎(dermatitis medicamentosa)也称药疹,是各种药物通过各种途径进入体内后,引起皮肤、黏膜的各种不同的炎症反应[1].发病机理非常复杂,可以是免疫性或非免疫性机理,但大部分药疹是变态反应.我科2010年2月20日收治1例由于自行用药后引起的全身严重鲜红色皮疹伴有疱疹的患者,同时肝脏、心脏功能受损,眼部、肺部症状明显,护理工作面临着极大的挑战.本文对该患者的护理进行总结,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7.
目的研究腹内高压(intra-abdominal hypertension, IAH)Ⅰ~Ⅱ级患者实施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 EN)对其腹内压(intra-abdominal pressure, IAP)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急诊ICU收治的腹内高压Ⅰ~Ⅱ级且需要行肠内营养的患者37例,分别记录初始腹内压(N0)、稳定管饲肠内营养混悬液500ml后6h(N1)、12h(N2)、24h(N3)腹内压值。结果 患者腹内压N0: 15.2±3.6mmHg,N1: 16.3±3.2mmHg,N2: 15.8±4.2mmHg,N3: 15.1±2.1mmHg,测量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肠内营养不增加ICU中腹内高压Ⅰ~Ⅱ级患者腹内压。  相似文献   
38.
目的探讨Foxp3和突变型p53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83例食管鳞癌患者的肿瘤组织标本进行Foxp3和突变型p53蛋白检测,并采用配对t检验和K-W检型对两种蛋白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83例食管鳞癌患者的肿瘤组织中,Foxp3和突变型p53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9.04%、61.45%。性别和年龄方面,Foxp3和突变型p53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oxp3和突变型p53的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1);Foxp3和突变型p53的表达呈负相关(r=-0.474,P<0.01)。结论 Foxp3和突变型p53的表达与不良预后关系密切,可能是预后不良的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39.
目的探讨一种简单的方法用以鉴别峡部消融线是完全阻滞还是存在缓慢传导,以降低典型心房扑动(简称房扑)消融后的复发率。方法前瞻性研究30例典型房扑患者消融后峡部的传导,放置20极Halo电极,使最远端的两对电极靠近阻滞线,分别起搏这两对电极并在消融线上标测局部双电位或多电位,我们假设局部电位的初始成分和终末成分分别代表消融线两侧的激动,当起搏部位由离消融线较近的电极对转为较远电极对起搏时,刺激信号到局部电位初始电位成分的时间将会延迟,而刺激信号到局部电位终末成分的时间变化取决于阻滞线是否完整。终末电位提前或不变提示完全阻滞,终末电位延迟提示阻滞线上有传导缝隙。结果用传统判断峡部阻滞的方法做参照标准,选取位点进行差异性起搏共54次,峡部完全阻滞前18次,峡部完全阻滞后36次。当起搏部位转为较远电极对时,初始电位均延迟,平均18±9ms,峡部不全阻滞时,终末电位延迟13±7ms,峡部完全阻滞后,终末电位提前12±8ms。差异性起搏对预测峡部完全阻滞的灵敏度达100%,特异度达88.9%。结论差异性起搏可准确鉴别峡部形成完全阻滞还是存在缓慢传导。  相似文献   
40.
目的 对桡动脉痉挛情况下经6F Judkin造影导管急诊直接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可行性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桡动脉痉挛情况下经6F造影导管直接行PCI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18例(病例组)以及改行股动脉径路PCI的AMI患者20例(对照组),观察临床基本情况、术中病变类型、手术成功率、植入支架时间(开始送导丝至支架植入完成)、手术时间、急诊室至球囊扩张(DTB)时间、术中曝光时间、对比剂用量以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两组间基线资料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病例组和对照组的手术成功率分别为17/18和20/20,对比剂用量分别为(155±42)、(163±56)mL,曝光时间分别为(17±3)、(15±6)min,植入支架时间分别为12(7,22)min和14(9,20)min,两组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而病例组和对照组的手术时间分别为(40±8)、(58±7)min,DTB时间分别为(114±28)、(148±32)min,两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0.01、0.05).结论 行桡动脉径路急诊PCI时,若在造影时出现桡动脉痉挛,直接经造影管行PCI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