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9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64层螺旋CT在复杂先天性心脏病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估64层螺旋CT(MSCT)在复杂先天性心脏病(CCHD)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CCHD患者的MSCT检查资料;其中男18例。女14例.平均年龄14.1岁。使用Philips Brilliance 64 64层CT机。双期扫描。11例患者采用回顾性心电门控。所有32例行超声心动图检查(ECHO),11例行心血管造影(CAG),手术25例。结果以手术或CAG检查为诊断标准,64层MSCT在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心外大血管畸形方面诊断符合率为97.9%(46/47),明显优于超声心动图(ECHO)(X2=30.62,p〈0.001);心内畸形诊断符合率88.4%(38/43),与ECHO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87,p〉0.05);心脏一大血管连接异常诊断符合率100%,与ECHO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5,p〈0.05)。结论64层MSCT可有效检出心内和心外大血管畸形,在CCHD诊断中是一种准确的无创性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64层螺旋CT(MSCT)在先天性心脏病(CHD)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对57例CHD患者的MSCT资料行回顾性分析,与手术或心血管造影结果对照.所有病例行MSCT增强心脏检查,原始图像在工作站经多平面重组(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和容积再现(VR)法重组.患者平均年龄11.7岁(1~52岁),男36例,女21例.所有病例同期行超声心动图(ECHO)检查,47例行心血管造影(CAG)检查,42例手术治疗.结果以手术或CAG检查为诊断标准,64层MSCT在CHD心外大血管畸形方面诊断符合率为95.9%(47/49),明显优于ECHO(χ2=14.69,P<0.001);心内畸形诊断符合率91.5%(54/59),与ECHO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58,P>0.05);心脏-大血管连接异常诊断符合率100%(39/39),与ECHO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42,P>0.05).结论 64层MSCT在CHD诊断中是一种准确的无创性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回顾性分析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上海市胸科医院肺部肿瘤临床医学中心外科2007年6月—2013年3月手术切除明确肺癌并具有CT薄层和三维重建的≤20 mm微小结节的161例患者,观察影像学特征与病理类型之间的关系,从影像学角度探索具有侵袭性特征的病理类型的预测临界值。方法特定专家组根据既定的读片顺序分析影像结果,并与病理诊断对照,应用SPSS软件进行χ2、Pearson相关分析,ROC预测临界值。结果高危组与低危组影像学特征存在显著差异,主要表现在结节最大径、密度(磨玻璃密度影中实性病变所占比例)、血供、分叶、毛刺和胸膜凹陷征,其中以结节密度、结节最大径与病理亚型相关性最高。ROC分析显示,结节最大径的临界值为13.50 mm,结节密度的临界值为37.5%,曲线下面积分别是0.717和0.841。结论最大径和密度可能是判断微小肺癌侵袭性病理类型的预测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肺淋巴管平滑肌瘤病(pulmonary lymphangioleiomyomatosis,PLAM)的高分辨率CT(HRCT)特征及随访中影像变化规律。方法回顾分析经病理活检证实的10例PLAM患者的HRCT随访资料,结合国内外文献总结并讨论随访结果。结果 10例HRCT像上均表现为两肺弥漫均匀分布于肺中心及周边区域、大小不等的边界清楚的薄壁含气囊腔,以中等大小囊肿为主。在对10例患者随访中,6例肺囊肿数目增多伴随囊肿直径增大,1例在随访过程中先后行左右肺移植术,2例肺部囊肿数目及直径无显著改变,1例连续间隔1年后随访出现进展,再次随访6个月后无改变。伴随征象中间质增生及类结节影无显著改变。并发症3例肺不张中2例复张、1例范围缩小;2例胸腔积液,1例吸收、1例减少;2例气胸,1例吸收、1例吸收后复发;2例液气胸均吸收。合并症有腹腔淋巴管扩张,右肾双肾盂、双输尿管畸形,左前纵隔血管平滑肌瘤,后腹膜淋巴结肿大各1例。结论肺部囊肿的数目及直径改变,液、气胸改变是随访过程的主要观察指标,HRCT检查是PLAM有效的诊断及随访手段。  相似文献   
15.
肺部癌肉瘤的CT分析(附11例报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通过 11例肺癌肉瘤患者的临床表现 ,CT征象及手术后病理分型来评估CT对肺癌肉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 11例肺癌肉瘤的临床表现 ,病理类型 ,CT特征及部分患者抑癌基因的表达 ,对其诊断及随访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癌肉瘤的CT表现显示具有肺癌和肉瘤的双重特征。肉瘤的边界大多清晰、边缘相对光整 ,而癌肉瘤边界大多不甚清晰、边缘不光整 ,具有癌块的边缘征象 ,如分叶、毛刺等周边浸润征象。增强扫描显示癌肉瘤具有类似肉瘤的强化表现 ,如较厚的环状强化、肿块中央常为不规则的密度减低区。结论 肺内圆形或椭圆形较大肿块 ,增强扫描肿块呈不规则环状强化 ,中央显示不规则密度减低区 ,酷似肉瘤的CT表现 ,而其边界不甚规则 ,边缘不光整 ,有分叶、毛刺等浸润表现时 ,应考虑为癌肉瘤之可能。CT还能较好反映癌肉瘤侵犯范围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 ,对临床确定治疗方案有较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食管癌术前CT检查的意义及价值。材料和方法:分析本院1993-1998年共140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食管癌患者的资料。结果:CT检查能明确食管癌的大小、部位、形状、范围、有无局部外侵、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包括气管、支气管、降主动脉、胸主动脉以及淋巴结的转移。结论:CT检查在估计食管癌能否手术切除方面有重要作用。能协助制定手术的方式,且为治疗设计适宜的方案。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肺小腺癌中肺泡细胞癌含量与超高分辨率CT (UHRCT)扫描上磨玻璃密度(GGO)含量的相关性,并筛选出合理的CT测量阈值.方法:最大径≤2cm的肺部孤立性小腺癌52例纳入研究,采用飞利浦64层机完成UHRCT扫描,在标准算法重建1mm层厚肺窗上,分别采用-300Hu、-350Hu、-400Hu、-450Hu、-500Hu和-550Hu6种CT阈值进行病灶GGO含量的定量,同时均完成病理上肺泡细胞癌成分的半定量.两种定量进行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肺小腺癌CT上GGO含量与病理上肺泡细胞癌含量间有明显相关性,当采用阈值为-350Hu进行分析时,其相关性相对更好(r=-0.691,P=0.000).结论:肺小腺癌中肺泡细胞癌含量与CT上GGO含量具有明显相关性,以阈值-350Hu进行CT定量效果相对更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直径≤2cm磨玻璃密度(GGO)肺腺癌的超高分辨率CT影像学表现与病理Noguchi分型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表现为单纯磨玻璃密度(pGGO)或混合磨玻璃密度(mGGO)的周围型小肺癌的超高分辨率CT征象,分别与病理Noguchi分型对照.结果:病灶纯磨玻璃密度、分叶征、毛刺、胸膜凹陷、血管集束征/增粗和棘突征在各不同病理亚型中出现比率有显著差异,P值分别为0.001,0.022,0.002,0.022,0.032和0.012.而边缘、空泡、蜂房征在不同病理亚型无显著差异.结论:磨玻璃密度结节的部分形态学征象与病理Noguchi亚型有明显相关性,有助于预测病灶的恶性程度.  相似文献   
19.
64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检测肺小结节敏感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64层螺旋CT胸部低剂量扫描对大小、密度不同肺小结节的检测敏感性及最优扫描参数. 方法 制作3组不同密度(软组织密度、较低密度、磨玻璃密度)、直径13~2.5 mm的人工肺结节,置于组织等效胸部模型中,使用Philips Brilliance 64层CT机以常规剂量(管电压120 kV,管电流250 mAs)和低剂量(管电压120 kV,管电流50、30 mAs和21 mAs)分别扫描.测量、记录剂量指标(CTDIw和DLP)、模型各部位CT值、CT值标准差,评估各组结节的可见度. 结果 64层螺旋CT采用低剂量扫描(21~50 mAs)的辐射剂量为常规剂量(250 mAs)的8%~20%.不同扫描剂量条件下模型各部位CT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CT值标准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且随电流降低而增加.各组结节中仅2.5 mm和4 mm磨玻璃密度(-600 HU左右)结节在管电流21 mAs扫描时出现不可见情况. 结论 64层螺旋CT实验条件下30 mAs低剂量扫描最小直径2.5 mm磨玻璃密度结节,是最优扫描参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