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37篇
  免费   186篇
  国内免费   90篇
医药卫生   3213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72篇
  2022年   65篇
  2021年   65篇
  2020年   109篇
  2019年   89篇
  2018年   106篇
  2017年   43篇
  2016年   72篇
  2015年   85篇
  2014年   179篇
  2013年   143篇
  2012年   198篇
  2011年   224篇
  2010年   182篇
  2009年   179篇
  2008年   235篇
  2007年   185篇
  2006年   186篇
  2005年   148篇
  2004年   96篇
  2003年   108篇
  2002年   92篇
  2001年   75篇
  2000年   57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35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 研究百合挥发油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超临界CO2提取方法,GC-MS联用技术鉴定百合挥发油成分,并用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 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提取的挥发油共鉴定出50种成分,占挥发油总成分的72.96%。结论 超临界提取百合挥发油成分多、效率高,与水蒸气蒸馏提取出的挥发油成分有差异。  相似文献   
82.
<正>胶质母细胞瘤是成人最常见的恶性脑内肿瘤之一,尽管目前有多种治疗手段,患者诊断后的生存期仍然较短[1]。胶质瘤具有高度浸润性、对常规治疗抗拒的特点,并且复发率高、预后差[2]。为提高治愈率,目前研究主要集中于胶质瘤复发相关的细胞分子机制[3]。最近研究发现在肿瘤中存在一群分裂缓慢、对目前治疗手段具有抗拒性的恶性细胞,这群细胞是胶质瘤形成、维持、侵袭、复发的主要原因,被称为肿瘤始动细胞或者胶质瘤干细胞(CSCs)[4,5]。这些肿瘤细胞具有许多正常神经干细胞的特征(NSCs),具有自我更新复制能力和增殖分化为不同类型细胞的特征,它们和NSC具有一部分相同的分子标记物如CD133和巢蛋白(nestin)等。  相似文献   
83.
介绍主诊组在“一院两区”中的实施情况,通过比较分析法发现,开展主诊组后医院的工作量、工作效率、医疗质量、经济效益等运行指标较之前取得了较好成效,并结合医院自身特点总结出新的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84.
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与冠状动脉狭窄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与冠状动脉狭窄的关系,探寻冠心病的发病原因。方法对220例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及外周血白细胞的测定,采用Gensini评分系统衡量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按照Gensini积分的三分位间距将观察对象分为三组,Gensini积分0~3.00分(CHD1)组74例,Gensini积分3.01~32.67分(CHD2)组73例,Gensini积分32.68~180.00分(CHD3)组73例。应用方差分析研究白细胞计数在三组中的分布情况,应用多因素回归分析研究Gensini评分与白细胞计数的关系。结果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及白细胞计数与Gensin评分有统计学相关;多因素逐步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总数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积分独立相关,其偏相关系数为0.223,P=0.001。结论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总数与冠状动脉狭窄独立相关。  相似文献   
85.
重症肝炎合并感染160例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相似文献   
86.
目的比较间歇式蓝光照射与持续性蓝光照射分别联合茵栀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作用。方法92例黄疸新生儿,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46例。实验组实施茵栀黄与间歇式蓝光照射联合治疗,对照组实施茵栀黄与持续性蓝光照射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效果、血清胆红素水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6%与对照组的9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血清胆红素水平(210±4)μmol/L低于对照组的(231±2)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低于对照组的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间歇式蓝光照射与持续性蓝光照射分别联合茵栀黄治疗新生儿黄疸均有较好的疗效,但联合间歇式蓝光照射治疗患儿的不良反应更少小。  相似文献   
87.
摘要:目的:探讨CYP2C19基因多样性(*2,*3,*17位点)与氯吡格雷预防缺血性脑卒中(CIS)复发临床疗效的相关性,根据血栓弹力图的结果以及基因检测结果,合理指导临床个体化用药。方法:收集2017年1月~2018年6月浙江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的CIS患者,分别检测CYP2C19*2、*3和*17等位基因突变类型。患者连续服用氯吡格雷7 d后,于第8天抽静脉血,2 h内完成血栓弹力图血小板图检测,根据血小板抑制率分析氯吡格雷疗效,随访1年CIS患者的复发及不良反应。结果:共纳入109例CIS患者,其中超快代谢型4例(3.67%),平均ADP抑制率为(57.23±15.35)%,12个月再发缺血事件为0;快代谢型64例(58.72%),平均ADP抑制率为(51.86±25.06)%,12个月再发缺血事件8例次(12.50%);中代谢型37例(33.94%),平均ADP抑制率为(48.34±22.42)%,12个月再发缺血事件7例次(18.92%);慢代谢型4例(3.67%),平均ADP抑制率为(30.22±17.08)%,12个月再发缺血事件为0。1例快代谢型患者出现颅内外出血,其他基因型均未出现。消化道不良反应:超快代谢型2例(50%),快代谢型5例(7.81%),中代谢型1例(2.70%),慢代谢型1例(25%)。不同基因型患者均无死亡病例。结论:CYP2C19基因多态性与氯吡格雷预防CIS复发密切相关。与超快代谢型、快代谢型相比,慢代谢型ADP抑制率显著降低;而CYP2C19*17等位基因增加患者消化道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88.
选择大血管并发症的T2DM患者各45例,同期伴与不伴进行分析。结果: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2唧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甘油三脂(TG)、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VLDL—C)均明显高于无血管并发症组(P〈0.05):而HDL—C低于无血管并发症组(P〉0.05),提示:在降糖同时,对血脂异常的治疗。对防止大血管病变也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9.
背景:颈前路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是目前治疗退变性颈椎病手术方案中的"金标准"。但随着手术病例和临床长期随访资料的增加,相关的问题也开始暴露出来。颈椎间盘置换在治疗颈椎病方面近期疗效已得到业界公认,但中远期疗效尚不明确。目的:比较颈前路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与Discover颈椎间盘置换治疗单节段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2009年1月至2011年10月收治的经保守治疗症状无明显缓解或加重的单节段颈椎病71例患者,随机分为置换组34例和融合组37例,分别进行Discover颈椎间盘置换与颈前路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治疗,分别于修复前,修复后3,6,12,24,48个月及末次随访时对患者进行疼痛目测类比评分、日本矫形外科协会评分、颈椎功能障碍指数评分及影像学评估,同时记录随访期间的并发症及再次修复情况。结果与结论:患者71例均获得平均33.5个月的随访。两组患者修复后各随访时间点的颈痛目测类比评分、上肢痛目测类比评分、日本矫形外科协会评分、颈椎功能障碍指数评分与修复前比较均有所改善(P<0.05),在修复后3,6,12,24个月,置换组上述指标均优于融合组(P<0.05)。修复后各时间点置换组的修复节段活动度和颈椎整体活动度均较融合组大(P<0.05)。两组患者围手术期均无严重血管神经并发症发生,在随访期间,置换组有3例出现异位骨化,1例假体有<3 mm前移;翻修2例,均因头侧邻近间隙退变、椎间盘突出压迫脊髓。融合组有3例假关节形成融合失败,1例螺钉断裂,3例因头侧邻近间隙退变存在神经症状,2例因尾侧邻近间隙退变压迫脊髓,9例均行再次修复治疗。结果提示,在治疗单节段颈椎病中期疗效方面,Discover人工颈椎间盘置换优于颈前路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  相似文献   
90.
目的:探讨阿奇霉素联合沐舒坦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2013年1—12月我院小儿支原体肺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阿奇霉素联合沐舒坦雾化吸入治疗,评估两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呼吸急促缓解时间、胸片阴影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以及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奇霉素联合沐舒坦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疗效好,副作用少,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