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3篇
医药卫生   248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78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对 1990~ 2 0 0 0年我院经手术治疗的急性硬膜外血肿患者 2 3 5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其中 46例术后病情再次恶化 ,现对其恶化原因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男 3 1例 ,女 15例 ,年龄 14~ 62岁 ,平均 41岁。入院时GCS评分 3~ 8分 17例 ,9~ 12分 2 1例 ,13~ 15分 8例。血肿部位 :额颞 19例 ,颞顶 9例 ,顶枕 6例 ,额颞顶 12例 ,一侧脑疝 11例 ,双侧脑疝 6例。合并颅骨骨折 2 9例 ,四肢骨折 12例 ,多发性肋骨骨折、血气胸 2例、脾裂伤 1例。并发低氧血症 5例 ,低血压3例。1 2 治疗与结果 行血肿清除术 3 4例 ,…  相似文献   
52.
我们于1998年7月~2001年4月采用选择性大骨瓣减压手术及亚低温治疗41例外伤性脑肿胀病人,取得明显疗效。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男29例,女12例,年龄14-62岁,平均41岁。车祸伤28例,坠落伤8例,钝器伤5例。临床表现为伤后即刻、持续昏迷,GCS 3-5分 18例,6-8分23例。一侧瞳孔散大20例,两侧瞳孔散大8例。伤后12 h内行CT检查,表现为一侧半球脑肿胀28例,脑室受压、中线结构不同程度移位,双侧弥漫性脑肿胀13例,环池、基底池变窄或消失。合并薄层硬膜下血肿 19例,脑挫伤 …  相似文献   
53.
目的对比分析经脐双通道腹腔镜双侧精索静脉结扎术与外环下显微镜双侧精索静脉结扎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经脐双通道腹腔镜双侧精索静脉结扎术及37例外环下显微镜双侧精索静脉结扎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2组患者术前、术后3个月的精液质量变化、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阴囊及皮下血肿、疤痕增生、精索静脉曲张复发)以及配偶妊娠率等情况。结果经脐双通道腹腔镜组平均手术时间较显微镜组显著缩短[(38.20±10.23)min vs.(80.46±15.72)min,P<0.05]。2组术中出血量、阴囊及皮下血肿、术口疤痕增生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3~36个月,随访期间2组复发率及配偶妊娠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脐双通道腹腔镜组与显微镜组组内比较术后3个月精液质量相关参数均较术前有显著改善(P<0.05),但是术后3个月2组的精液质量相关参数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显微镜双侧精索静脉结扎术相比,经脐双通道腹腔镜下双侧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具有手术时间短、美容效果佳、术后恢复快、安全有效等优点,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54.
纳洛酮对重型脑损伤患者血浆内皮素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纳洛酮对重型脑损伤患者的疗效及对血浆内皮素 (ET)含量影响。方法 对入选的 116例伤后 12h入院重型脑损伤 (GCS <8分 )患者 ,在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随机分为 2组 ,纳洛酮治疗组 5 9例 ,每天 8mg纳洛酮持续微量泵静推。以 5 7例同等伤情未用纳酮洛治疗病例为对照组 ,于治疗后 2 4h、5d、10d采用特异性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浆中ET含量 ,观察GCS评分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伤后 12h两组患者血浆ET含量均较正常值明显增高 ,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浆ET水平均下降 ,于第 5d、10d治疗组ET值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5 ) ;10d后治疗组GCS评分明显提高 (P <0 .0 5 ) ;治疗组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5 )。结论 伤后早期应用大剂量纳洛酮可以明显降低重型颅脑伤患者血浆ET水平 ,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55.
中、老年人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中老年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发病机制、临床及CT特点.方法对我科收治的56例中老年外伤性迟性颅内血肿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56例患者均因病情无好转或恶化行头颅CT复查确诊,其中9例行保守治疗,1例在保守过程中病情加重转手术治疗,其余47例头颅CT示占位明显,中线移位行手术开颅.按GOS预后评分,恢复良好29例,中残15例,重残5例,植物生存2例,死亡5例,死亡率9.1%.结论DTICH迟发性颅血肿以中老年颅脑损伤患者多见,行头颅CT动态复查可确诊旱诊断、早治疗可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56.
例1,女,48岁。间歇性头痛、头昏10年。查体:意识清楚,四肢肌力、肌张力均正常,闭目难立征阳性,指鼻试验阴性。术前查出凝血功能均正常,颅脑MR I示:左侧后颅窝小脑幕脑膜瘤,肿瘤向小脑幕上下生长,病灶大小约4.5 cm×6 cm×7 cm。在静吸复合全麻下,右侧俯卧位,左乳突后S形切口幕上幕下联合入路,病灶全切,术中脑内压偏高,予去除骨瓣,瘤腔内放外引流管1根,术终麻醉未完全清醒,术后2 h后患者仍未清醒,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3.5 mm,对光反射迟钝,复查颅脑CT示:双额部硬膜外血肿,大小约5 cm×8 cm×4 cm。急诊行双额部开颅血肿清除术,术中未见…  相似文献   
57.
本院 1 994— 2 0 0 0年间手术治疗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 1 1 6例 ,其中 3~ 4例术后病情持续或再度恶化 ,对其原因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中男 2 2例 ,女 1 2例 ;年龄4 9~ 71岁 ,平均 6 3岁。出血部位 :外囊型 1 5例 ,内囊型 1 9例 ,血肿破入脑室 1 5例。出血量 (根据CT计算 ) :4 0~ 6 0mL 1 5例、 6 1~ 90mL 1 9例 ,一侧脑疝 1 8例。均于发病后 2~ 1 4h内手术 ,其中行CT定位血肿穿刺抽吸术 1 0例、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 1 5例、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 9例 ,同时行脑室外引流术 1 1例。术后病情持续恶化…  相似文献   
58.
近年来 ,亚低温 (33~ 35℃ )的脑保护作用得到国内外实验的广泛支持 ,在治疗重型脑外伤、缺血性脑损伤及脑复苏方面取得较好效果。我院 1996年8月~ 2 0 0 0年 8月共收治高血压病脑出血 87例 ,随机分成亚低温组及对照组进行研究 ,旨在进一步探讨亚低温对高血压病脑出血的治疗效果。1 对象和方法1 1 对象  87例全部经头颅CT证实。有心肺、糖尿病等病史 2 6例 ,伴高血压病史 8~ 30年。随机分成亚低温组及对照组。1 1 1 亚低温组  4 3例 ,男 31例 ,女 12例 ;年龄2 8~ 74岁 ,平均 5 0 6岁。GCS评分 ,小于 3分 7例 ,3~ 8分 2 1例 …  相似文献   
59.
脑转移瘤误诊为脑卒中15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恶性肿瘤原发灶无明显临床表现 ,而以脑部转移灶为首发表现 ,常被误诊为脑卒中。现就我科近 5 a来恶性肿瘤脑转移误诊为脑卒中的 15例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男 9例 ,女 6例 ;年龄 35~ 72岁 ,平均 5 4 .6岁。患者首发症状头痛、头昏 12例 ,肢体活动障碍 7例 ,恶心、呕吐 9例 ,智力障碍 4例 ,抽搐 3例 ,精神异常 3例 ,言语不清 2例 ,面瘫 1例。误诊为脑出血 11例 ,误诊为脑梗塞 4例。误诊为脑出血的9例经外科手术后病理学检查证实为转移瘤 (肺癌 5例 ,乳腺癌和肾癌各 2例 ) ;2例在综合治疗中又出现新病灶 ,后经全身进一步检查发现原发灶 …  相似文献   
60.
经纤支镜灌洗吸痰治疗重症脑卒中并肺部感染疗效观察   总被引:21,自引:6,他引:21  
目的:观察重症脑卒中合并肺部感染早期经纤支镜吸痰和灌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3例重型脑卒中合并肺部感染患者,在综合治疗基础上早期经纤支镜灌洗吸痰。42例为治疗组(A组),综合治疗41例为对照组(B组),治疗后对体温、白细胞及其疗效进行分析。结果:A组有效率显著高于B组(P<0.01);治疗后第6天,A组体温及白细胞计数与B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经纤支镜灌洗吸痰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重型脑卒中并发肺部感染的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