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67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52.
本文报告用心宝丸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87例,结果显示:临床症状改善总有效率85%以上;心功能改善总有效率80%,窦房结恢复时间(SNRT),校正窦房结恢复时间(CSNRT)、心输出量(CO)及射血分数(EF)均显著改善(P<0.01);24h 动态心电图监测平均心率明显提高(P<0.01)。说明心宝丸能改善窦房结功能及心功能、提高基础心率,近期疗效稳定,无明显副作用。但对严重的病态窦房结综合征频繁阿一斯综合征发作者疗效欠佳,仍以安装永久人工心脏起搏器为宜。  相似文献   
53.
无创电生理检查通过经食管电极起搏心房(TEAP)并观察记录不同方式起搏引起的电生理效应,对空立性心动过速(SVT)的诊厮、鉴别诊断、判明其发病机制及治疗选择提供重要依据。我院自1984年以来开展TEAP检查,共检查SVT140余例(包括作者在北京、上海学习期间检查的病例),现将资料完整的89例检查结果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一、临床资料本组为住”院或门诊病人,男52例,女37例,年龄19~58岁(平均38.9岁),病程1~15年(平均7.5年)。合并高血压病4例,冠心病5例,预激综合征(显性)25例,余病因不明。心功能(NYHA标准)Ⅰ…  相似文献   
54.
目的 观察右室起搏对肥厚梗阻型心肌病患者的远期治疗效果及预后影响。方法 采用有创血液动力学监测及超声多普勒方法观察右室起搏前、后 (2小时、12周、4年 )病人的血液动力学及形态变化。结果 右室起搏 4年后临床症状、心功能、血流动力学及形态学均显著改变 ,尤其二尖瓣前向运动 (SAM)、左室流出道 (LVOT)血流速、左室流出道压力阶差 (LVOTG)、左室舒张末压 (LVEDP)、心输出量 (CO)及心脏指数 (CI)改善更为显著 (P <0 .0 0 1) ,肥厚的室间隔显著变薄 (P <0 .0 5 )。结论 右室起搏能显著地改善病人的临床症状 ,心功能及血流动力学 ,其远期疗效显著 ,并发现能逆转肥厚的室间隔及左室游离壁 ,改善LVOT梗阻。  相似文献   
55.
目的: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临床疗效、心功能分级、运动耐量影响及毒副作用。方法:将80例CHF患者随机分成试药组(n=40)和对照组(n=40)。采用常规口服稳定剂量的利尿剂、地高辛、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β受体阻滞剂等药物。试药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皮下注射EPO 100 U/kg,每周1次,治疗6个月。结果:试药组EPO治疗前后相比心功能测定LVEF、6分钟步行距离、心肌耗氧量峰值、血红蛋白均有显著改善(P0.05),组间比较贫血组较非贫血组显著改善(P0.05)。结论:EPO能改善CHF患者的心功能状态和临床症状,并提高运动耐量,且与贫血状态改善有关。  相似文献   
56.
目的观察左西孟旦联合托伐普坦治疗急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 82例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以左西孟旦联合托伐普坦,对照组只用左西孟旦,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7天测量患者心率、收缩压、射血分数(EF)、24小时尿量,比较观察其水平变化。结果两组患者入院时心率、收缩压、EF、24小时尿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以上四项指标均明显改善(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明显降低患者心率(P0.05)、收缩压(P0.01),增加24小时尿量(P0.01),提高EF值(P0.01)。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两种方法均能明显改善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与对照组比较,左西孟旦联合托伐普坦治疗急性心力衰竭疗效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57.
20例肥厚梗阻型心肌病患者应用右室起搏治疗后显示收缩期二尖瓣前向运动(SAM)及左室流出道(LVOT)血流速度显著减轻(P〈0.001),LVOT明显增宽,左室舒张末压及LVOT压力阶差显著降低(P〈0.001),心输出量及心脏指数明显增加,症状及心功能明显改善。提示右室起搏通过室间隔预先激动导致在收缩早、中期与左室后壁呈反向运动,使LVOT增宽、血流速度减慢,从而消除Venturi氏效应及SAM  相似文献   
58.
报道老年冠心病患者、老年及青年健康者的窦房结功能测定(包括SNRT、CSNRT、SNRTI、SACT及AVNC文氏点)结果,显示老年冠心病与老年健康者的窦房结功能均较青年人降低(P<0.05),但老年冠心病患者与老年健康者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并对老年人窦房结功能减退的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59.
<正>永久起搏器置入作为一种常见的介入性治疗,因其操作相对简单,疗效确切,应用越来越广泛。但作为一种有创性操作,并发症的发生不可避免,而且有时处理困难。笔者分析了432例永久起搏器置入术的并发症情况,探讨其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60.
目的分析雷公藤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疗效及免疫球蛋白(IgA、IgG)、类风湿因子(RF)的变化研究。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8年6月收治的108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甲氨蝶呤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雷公藤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关节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晨僵时间短于对照组,关节肿胀数、关节压痛数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沉(ESR)、RF、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淀粉样蛋白A(SAA)水平组间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ESR、RF、HMGB1、SAA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免疫球蛋白水平组间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免疫球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公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可降低患者ESR、RF、HMGB1、SAA水平,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免疫功能指标,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