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4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12篇
医药卫生   81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54篇
  2007年   52篇
  2006年   52篇
  2005年   79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5篇
  1982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7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CT导引腹腔神经丛阻滞术治疗胰腺癌源性腹痛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近年胰腺癌发病率呈增长趋势。中晚期胰腺癌病人突出的临床症状是严重的腹痛伴向后方的放射痛,疼痛影响病人的生存质量,且随着病程延长和常规止痛药、针剂剂量增加,止痛效果却在减低。近年,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及介入放射学的深入发展,国外已越来越多地采用在影像导引下(X线、CT、M R、B超)行内脏神经和腹腔神经节阻滞术,即注入无水酒精来阻滞其神经传导,达到止痛目的。CT扫描能清晰观察腹部的解剖关系,CT导引下进行腹腔神经丛阻滞(neurolytic celiac plexus block,NCPB)可治疗上腹部中晚期肿瘤所致的顽固性疼痛[1~5]。我院自1998年行…  相似文献   
32.
不同程度肝纤维化的肝脏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在肝纤维化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33例受检者接受多层螺旋CT肝脏灌注成像检查,其中11例为无明显肝脏疾病的志愿者(对照组),22例经肝脏穿刺活检证实为肝纤维化患者,根据Ishak评分系统再分为轻度肝纤维化组(10例)和显著肝纤维化组(12例).计算各组的各项灌注指标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对照组、轻度肝纤维化组和显著肝纤维化组的肝动脉分数(HAF)晕升高趋势,均值分别为(18.49±9.69)%、(19.92±6.01)%、(21.31±7.47)%;平均通过时间(MTT)则呈降低趋势.三组的均值分别为(13.80±2.60)s、(12.35±1.31)s和(12.19±3.33)s.对照组、轻度肝纤维化组和显著肝纤维化组的平均血流量(BF)值分为(107.77±37.80)ml·100 g-1·min-1、(114.54±25.81)ml·100 g-1·min-1和(111.98±19.81)ml·100 g-1·min-1;平均血容量(BV)值分别为(16.61±5.78)ml·100 g-1、(17.07±2.94)ml·100 g-1和(16.42±5.53)ml·100 g-1.统计结果显示各组平均HAF、MTT、BF及BV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肝脏灌注可定量测量各项肝脏血流灌注参数,一些灌注值的变化对肝纤维化分期具有一定程度的参考价值,但尚不能有效地进行肝纤维化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33.
目的:利用同步辐射光源成像技术,探索并建立有效、直观的活体大鼠脑微血管高分辨率动态成像体系。方法:采用体重为300~350 g的SD大鼠,经颈动脉插管,注入2种不同对比剂(碘或硫酸钡对比剂)进行成像,调整成像参数,实现在体及活体观察处于正常生理状态下的大鼠脑部微血管结构,确立成像所需的实验条件。结果:硫酸钡适用于大鼠在体血管的观察,非离子型碘对比剂可用于大鼠活体实时脑血管成像。通过实验,基本确立了大鼠活体成像所需参数;采用时间减影法可降低背景及骨骼等对图像的影响。结论:非离子型碘对比剂适用于活体大鼠脑部微血管成像。同步辐射光源是研究活体实验动物脑微血管结构的高分辨率成像手段,将为有效进行活体动物脑部微血管结构观察提供新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34.
目的:评价双源CT双能量虚拟平扫(VNCT)技术在临床直肠癌诊断中的可行性。方法:对49例经肠镜活检确诊为直肠癌的患者行盆腔常规平扫及动脉期、门脉期双能量扫描,采用Liver VNC软件分别得到直肠癌病灶、髂腰肌、皮下脂肪、髂外动脉动脉期及门脉期的VNCT图像,分别测量并比较常规平扫及动脉期、门脉期VNCT这3组图像中病灶的平均CT值、图像噪声、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等方面的差异。结果:常规平扫与VNCT图中所测得的组织平均CT值除髂外动脉、皮下脂肪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VNCT的图像噪声低于常规平扫而信噪比高于常规平扫(P<0.01),但其图像质量略低于常规平扫(P<0.01),不过仍可达到诊断需求。动脉期VNCT为(3.96±0.46)分,门脉期VNCT为(3.80±0.54)分,省略常规平扫降低的辐射剂量为(31.49±1.47)%。结论:VNCT在直肠癌术前检查中可减低辐射剂量,且不影响诊断,具有潜在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5.
克罗恩病(crobs’s disease)又称局限性肠炎,节段性肠炎,或肉芽肿性小肠结肠炎,是病因未明的胃肠道慢性肉芽肿性疾病。与溃疡性结肠炎统称为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1932年因Crohn首先报道该病发生于回肠末端而得名,之后发现本病不仅多见于末端回肠与邻近结肠,而且从口腔至肛门各段消化道均可受累,常呈节  相似文献   
36.
免疫球蛋白可变区信息包含了B淋巴细胞克隆产生的分子机制,对了解抗原、抗体间相互作用及在自身免疫中的作用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应用两对通用引物,采用细胞内PCR,从分泌高亲和力抗人C1q单抗杂交瘤细胞扩增其轻、重链可变区基因。  相似文献   
37.
目的:观察CT引导下^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联合吉西他滨和氟尿嘧啶动脉灌注治疗胰腺癌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对16例无法切除的晚期胰腺癌行CT引导下碘粒子植入联合动脉灌注化疗。碘粒子植入后1周,行吉西他滨和氟尿嘧啶动脉灌注治疗,共3—4个周期。3例合并肝转移者同时接受动脉栓塞术。观察全组患者的生存期、疼痛缓解期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共随访2~25个月。术后2个月CT随访发现,肿瘤完全缓解2例、部分缓解9例、疾病稳定3例、疾病进展2例,总有效率为68.8%。全组中位生存时间11个月,其中11和Ⅲ期患者为15个月,Ⅳ期患者为9个月。全组患者随访期间未见上消化管出血、胰腺炎、胰瘘等不良反应。结论:CT引导下植入^125I放射性粒子联合吉西他滨和氟尿嘧啶动脉灌注治疗胰腺癌的近期疗效确切,具有较好的姑息止痛作用,是一种安全、有效、并发症较少的介入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8.
ffe8Unt6 O6jedif ~air l'int4rst clinique de multi-teChnique IRM POur ie diabetic et l'dmluationde rdthebilitd des tumeurs penCrfotobiltairer. M~ ie d~ic et la rdthebilits out did emlndPrQSpeti--t. chez 17 maids SUSpets de tumeur ponCrdstobiltaire. In chiruope et l'ammen histOledqueddntontrent: ~rciare du poncrfor (11 oas), chotonpereim (4 as) et lesion ~ ~pique (2oas). IRM transers axiale, chock ngiopo nCrfo t~ie RM (CPRM ) e t a us deem ique 3 di~ons con matereha--t petmpphie RM (3…  相似文献   
39.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左主干(LM)分叉角度与冠状动脉斑块形成和分布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行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者55例,所选患者均无高血脂、高血压和糖尿病病史。原始图像经后处理工作站重建出冠状动脉的二维和三维图像。测量冠脉LM分叉角度、分叉管壁交点至斑块中心垂直线的直线距离。研究冠脉斑块距分叉处的距离和LM分叉角度的相关性。结果23例左前降支(LAD)存在斑块的患者中,LM分叉角度与斑块距分叉处的距离之间存在负相关。9例左回旋支(LCX)有斑块者中,LM分叉角度与斑块距分叉处的距离之间无相关性。结论冠状动脉分叉角度作为一种潜在血流动力学因素对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的形成和分布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0.
目的评估3D打印共面模板在胰腺癌^(125)I粒子植入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行3D打印共面模板引导胰腺癌^(125)I粒子植入治疗患者10例。术前根据CT扫描结果和治疗计划系统,制备3D打印共面模板,术中在该模板引导下进行穿刺和植入粒子,术后对剂量学参数进行验证。观察治疗前后90%靶区体积的剂量(D90)、90%处方剂量的靶区体积(V90)、100%处方剂量的靶区体积(V100)、150%处方剂量的靶区体积(V150)。评估3D打印共面模板引导下胰腺癌^(125)I粒子植入穿刺定位的成功率,治疗后剂量学参数与术前计划的吻合度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10例胰腺癌患者在共面模板引导下均成功穿刺和植入^(125)I粒子。术后剂量学参数D90符合术前计划,治疗前后D90差异较小且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V90、V100和V150分别为(94.3±2.4)%、(90.4±4.1)%和(62.1±13.4)%,符合治疗剂量学要求。1例患者术后出现局部血肿。结论 3D打印共面模板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引导工具,有助于胰腺癌^(125)I粒子精准植入,可使术后剂量参数符合术前计划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