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6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8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45 毫秒
31.
1 临床资料患儿,男,9岁,体重20kg。生后4个月发现心脏杂音,幼年时常有肺部感染史,活动耐力较同龄儿童低。血压16/6kPa,股动脉枪击音和甲床毛细血管搏动均阳性,胸骨左缘第3、4、5肋间有2/6级收缩期杂音和舒张期叹息样杂音。胸部X线平片:双肺血增多,左、右心室增大。超声心动图:室缺直径2-5cm,动脉干骑跨在室缺上,骑跨程度为40%。动脉干内径3-8cm,升主动脉内径3-5cm。动脉干瓣叶为4个,瓣口有舒张期反流信号。动脉干根部可见有分支血管,内径1-6cm,沿其走行探测到两个分支分别为…  相似文献   
32.
目的 总结胸腔镜辅助心脏不停跳下完成心内畸形矫治的治疗经验,探讨其在心血管外科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5例均采用单肺通气,经股动脉和股静脉建立周围体外循环。胸壁打孔,在胸腔镜的辅助下,心脏不停跳完成房间隔缺损(ASD)或室间隔缺损(VSD)修补术。结果 术后过程顺利,随访6~14个月,全部心功能NYHAI级,2例成人能参加重体力劳动。结论 胸腔镜辅助心脏不停跳下完成房间隔和室间隔缺损修补手术具有不开胸骨的微创伤美观切口、术后疼痛轻、康复快和安全可靠的优点,可用于多种心脏病的外科治疗。  相似文献   
33.
二尖瓣置换术后长时间留置气管插管致气管狭窄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 女,50岁。1994年4月19日因二尖瓣闭式扩张术后再狭窄并关闭不全行二尖瓣置换术。术后第1天脱离呼吸机并拔除气管插管;第2天呼吸功能不全,动脉血氧分压(PaO2)7.6kPa(57mmHg),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6.37kPa(47.8mmHg);再次气管插管辅助呼吸,加用呼气末正压(PEEP)...  相似文献   
34.
病儿 男,7岁;体重20kg。出生后即发现心脏杂音,幼时易感冒、发热,活动受限,喜蹲踞。查体:发育差,口唇发绀,杵状指(趾)明显。胸骨左缘2~3肋间闻及3~4VI级收缩性杂音,P2减弱。X线胸片示两肺血减少,右心室增大。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右心室肥厚。心脏超声示主动脉、肺动脉并行起源于右心室,肺动脉位于主动脉左后方,肺动脉瓣下室间隔缺损(VSD),直径18~20cm,右心室增大,肺动脉瓣狭窄,卵圆孔未闭。诊断:先天性心脏病,右室双出口(SDD)伴肺动脉狭窄(TaussigBing综合征伴肺动脉狭窄)。1998年6月在体外循环下行心内直视术,…  相似文献   
35.
目的总结成人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选择38例成人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行受累瓣膜置换术及合并畸形处理,术前、术后抗感染治疗。结果行主动脉瓣置换术20例,二尖瓣置换术11例,双瓣置换术7例,同期行室间隔缺损修补术5例,房间隔缺损修补术2例,瓦氏窦瘤破裂修补术2例,动脉导管切断缝合1例,肺动脉瓣成形术1例。早期并发症4例,分别为开胸止血2例,胸骨哆开2例;远期主动脉瓣轻度瓣周漏1例。术后随访1~9年,无复发及死亡病例。结论早期明确诊断,及时的手术治疗,围手术期的正确处理可使感染性心内膜炎获得优良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6.
我们应用碘气染色显示传导束进行了实验研究并应用于临床。结果显示:动物实验碘气喷射后右束支呈棕褐色,并经心电图及病理证实;临床应用10例,(其中室间隔缺损6例,法乐四联症4例)染色清晰,除2例法乐四联症有右束支阻滞外,其余心电图均无变化,T3、T4及酶学亦无明显改变。本结果表明碘气染色简便有效,无毒副作用,对于复杂先心病避免术中传导束损伤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7.
感染性心内膜炎(infective endocarditis,IE)治疗方案选择对预后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我院1992年6月~2009年2月处理IE 40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8.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式矫治部分型房室通道的效果。方法全组36例病人在全麻中低温、体外循环下手术。二尖瓣前叶裂间断缝合,仍有关闭不全的采用双孔二尖瓣成形术,先天的二尖瓣双孔予以保留。原发孔房间隔缺损的下缘缝合,13例位于冠状静脉窦开口后下缘;10例位于冠状窦开口前上缘;另13例缝在二尖瓣前叶的根部。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人工双孔二尖瓣和保留先天双孔二尖瓣的病人,二尖瓣无反流及狭窄。早年有1例发生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结论二尖瓣成形及避免房室传导阻滞的发生是矫治部分型房室通道手术的关键。  相似文献   
39.
我院 1 996年 6月至 2 0 0 1年 5月施行体外循环( CPB)心脏跳动下心脏手术 65例 (跳动组 ) ,与同期心脏停跳手术的 65例 (停跳组 )进行比较 ,主要包括术后第 1天的血谷草转氨酶 ( AST)、谷丙转氨酶( ALT)、乳酸脱氢酶 ( LDH)、肌酸激酶 ( CK)含量、输血量、引流量、术后监护时间、术后住院天数等 ,探讨两种方法的差别。1 临床资料和方法1 .1 心脏跳动组病人的诊断和手术先心病房间隔缺损修复 44例 ,室间隔缺损修复7例 ,法洛三联症矫治 3例 ,肺动脉瓣狭窄切开 9例 ,心脏 Ebstein畸形矫治 1例 ,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替换 1例。胸骨正中…  相似文献   
40.
例1 男,38岁。心慌、气短9年,间断咯血。心尖部可闻及2/Ⅵ级舒张期隆隆样杂音。超声心动图示二尖瓣增厚,开放受限,有两个瓣口,直径分别为6mm和4mm。诊断: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双孔二尖瓣。1989年12月行二尖瓣替换术,切除二尖瓣后发现内交界处有一直径6mm瓣膜口,一并切除。病人痊愈出院。例2 男,9岁。自幼发现心脏杂音,胸骨左缘第2~3肋间和心尖部均可闻及3~4/Ⅵ收缩期杂音。心电图示I度房室传导阻滞,左前分支阻滞。超声心动图示房间隔前下部及二尖瓣前叶中下部均有回声中断。诊断:先天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