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1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17篇
医药卫生   72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55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52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6年   1篇
  197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烙铁头蛇毒(Trimeresurus mucrosquamatus Snake venom,TMV)系蝰科蝮亚科烙铁头属烙铁头蛇(Trimeresurus mucrosquamatus(cantor))的毒腺分泌液的干燥制剂。据报道,台湾产烙铁头蛇毒可引起血  相似文献   
12.
在初期止血和血栓形成过程中血小板起着重要作用。当血管内皮损害暴露内皮下组分时血小板就会被活化 ,发生血小板的粘附和聚集。血小板的粘附、聚集和活化反应是通过血小板膜糖蛋白的功能而实现的。目前进行深入研究的有下列 3类血小板膜糖蛋白 :( 1 )糖蛋白 (GP)Ib -IX作为粘附蛋白vWF受体参与血小板粘附于受损血管壁的反应。 ( 2 )GPIIb -IIIa作为粘附蛋白纤维蛋白原 (Fbg)的受体在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中起重要作用。 ( 3)GMP - 1 40 (亦称P -Selectin)在血小板活化后暴露在血小板膜表面 ,并作为PSG…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基因Bsa Ⅰ、Sma Ⅰ多态性寡核苷酸阵列检测方法,对基因芯片在单核苷酸多态性(SNP)检测上的应用进行探讨;研究两位点多态性与血栓性疾病的发生有无相关关系.方法设计、合成两组寡核苷酸探针,使用3甲氧基氨基丙基硅烷、戊二醛等化学物质,实现探针与固相支持物玻片的连接.应用不对称PCR方法扩增Rsa Ⅰ、Sma Ⅰ多态性片段,在扩增体系中掺入荧光标记dUTP,获得被测片段的单链标记产物.对核酸杂交反应的温度、动力学和离子浓度变化进行研究,获得最佳的杂交鉴别条件.对20名正常人,酶切法确定多态性基因型,再用寡核苷酸阵列法检测,以验证该方法的准确性.使用该方法对50例血栓病人进行检测,探讨血栓性疾病的发生与vWF基因Rsa Ⅰ、Sma Ⅰ多态性的关系.结果寡核苷酸阵列法和酶切法对20例标本检测的符合率为100%;血栓病人与正常人Bsa Ⅰ、Sma Ⅰ两位点多态性的基因型GG、GA、AA和CC、CT、TF分别为4.0%、12.0%、84.0%和24.0%、44.0%、32.0%,正常人分别为1.4%、11.8%、86.8%和8.8%、57.4%、33.8%,血栓病人等位基因频率G、A和C、T分别为10.0%、90.0%和46.0%、54.0%,正常人分别为7.4%、92.6%和37.5%、62.5%,血栓病人与正常人之间两位点多态性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的差异均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成功建立vWF基因RsaⅠ、Sma Ⅰ多态性寡核苷酸阵列检测方法,为基因芯片技术在SNP检测上的应用提供依据.未获明确证据表明Rsa Ⅰ、Sma Ⅰ多态性与血栓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4.
15.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role of endothelin (ET) in the pathogenesis of exercise-induced asthma (EIA), we investigated the effects of ET(B) receptor antagonists, ET-1 (11-21)fragment and N-cis-2,6-dimethylpi-peridinocardonyl-L-γ-methylleucyl-D-1-methoxycarbonyl tryptophanyl-D-norleucine (BQ788) on broncho-constriction elicited by isocapnic hyperpnea in guinea pigs. Methods Eighteen pathogen-free Hartley guinea pig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ree groups. A: normal saline (NS) inhalation control group (n=6), B: BQ788 group (n=6), and C: ET-1(11-21) fragment group (n=6). Guinea pigs were anesthetized with pentobarbital sodium. After measuring the basal value of lung resistance (R[L]) and dynamic compliance of the respiratory system (Cdyn), NS (0.96 ml), BQ788 (9 nmol) and ET-1(11-21)fragment (9 nmol) were inhaled. A rodent respirator with a dry 5%CO(2)-95%O(2) mixture at room temperature provided mechanical ventilation (V[T] 8 ml/animal, 100 breaths/min) for 5 min. R[L] and Cdyn of the 3 groups were measured again after isocapnic hyperpnea challenge. Results In the control group, isocapnic hyperpnea of dry gas elicited a marked increase in R[L] and decrease in Cdyn. R[L] and Cdyn of the guinea pigs from BQ788 group and ET-1(11-21)fragment group did not change significantly. Conclusion It was demonstrated that selective ET(B) receptor antagonists, ET-1(11-21) fragment and BQ788, inhibited the bronchoconstriction induced by isocapnic hyperpnea in guinea pigs. The data showed that ETs are potent constrictors of guinea pig airway smooth muscle via a direct effect on ET receptors. It was suggested that ET receptor antagonists, especially ET(B) receptor antagonist, might be beneficial in preventing EIA.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正常造血细胞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基因的表达水平。方法 TRIzol一步法提取正常外周血和非恶性骨髓标本单个核细胞及正常血小板的总RNA ;以 β2 -微球蛋白基因为内对照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半定量分析VEGF基因的表达。结果  2 2份外周血标本有 18份表达VEGF基因 ,表达率为81.8% ,其中 8份为中度表达 ;18份骨髓标本VEGF基因的表达率高达 94.4% (17/ 18) ,其中高度表达和中度表达分别为 5份与 6份 ;血小板有VEGF基因的低度表达。结论 正常造血细胞可表达VEGF基因 ,提示体内血管生成受到多种效应细胞的共同调节  相似文献   
17.
采用96 型- 血液凝固分析仪,测定加入不同浓度溶血性血红蛋白、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和乳脂蛋白等4 种干扰物的实验血浆的PT、APTT和TT。结果表明该仪对加入低浓度干扰物的实验血浆,具有抗干扰的能力,但对含有较高或高浓度干扰物的实验血浆,则抗干扰能力差  相似文献   
18.
为建立逆转录病毒介导的多药耐药基因MDR1转移体系,用脂质体转染法将复制缺陷型道病毒载体HaMDR导入鼠源单向型包装细胞GP+E86;收集单向型逆病毒上清并重复转导双嗜型包装细胞,获得高满度病毒生产细胞PA317/HaMDR。结果:鼠源单向型与双嗜型病毒生产细胞的滴度分别为6.2×105CF/ml和8.5×105CFU/ml,无辅助病毒产生;聚合酶链反应分析证实两种生产细胞均整合有MDR1基因并能持续表达mRNA;流式细胞术与MTT法显示,转移有MDR1基因的包装细胞可高效表达功能性P一糖蛋白,使耐药水平较母株提高12-198倍。该研究为将MDR1基因导入造血于细胞莫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制备抗人尿激酶受体单克隆抗体,为今后uPAR 病理生理作用及临床意义的研究提供新的手段。方法 利用杂交瘤技术,用经PMA刺激的U937 细胞与可溶性尿激酶受体(suPAR)免疫Balb/c 小鼠,与SP2/0 细胞融合。结果 获得国内第1 组4 株抗人尿激酶受体(uPAR)单抗,分别命名为SZ- 98、SZ- 99 、SZ- 100 、SZ- 101。结论 4 株单抗均能与uPAR 特异性结合,能与U937 细胞及经PMA作用的K562 细胞反应。SZ- 101 与国外抗uPAR单抗3936 有相同的uPAR 结合位点;而SZ-98、SZ- 99 与SZ- 100 在uPAR上有不同的结合位点  相似文献   
20.
随着自由基生物学的发展,自由基与某些疾病的关系已受到学者们的关注。以往的研究发现,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的发生、发展可能与患者体内自由基产生清除平衡失调有一定关系。而以往自由基的研究一般采用生化法测定相关指标,且代谢产物受环氧化酶的影响。由于药物对环氧化酶活性的作用,使结果的敏感性与准确性受到影响。我们应用自己建立的^125I-8-表氧-前列腺素(PG)F2α放射免疫测定方法,检测妊高征孕妇及其新生儿脐静脉血浆中的8-表氧-PGF2α的水平,旨在探讨其与妊高征发病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